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由于多数教师对学生的想象活动认识不深,同时想象这种思维活动不易觉察和感知,以致诸如“未想象”“难想象”“虚想象”“谬想象”等“伪想象”现象在数学教学中既屡见不鲜又被熟视无睹。以学生已有的记忆表象和学习经验为支撑,关注学生在想象过程中的心理过程,加强实践操作,丰富数学表象和搭建想象平台,能够培育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与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
想象是人们大脑对已有的事物形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事物新形象的一种心理过程 ,实验是人为地复制和调控物质运动的状态与过程的一种实践活动 ,把想象运用到实验 ,就有了“想象实验”和“实验想象”.所谓“想象实验”,即在人们大脑中依据一定的规律 ,模拟实验过程 .而“实验想象”,是人们在大脑中 ,对原有实验的再现、加工、深化等过程 .在教学中恰当运用“想象实验”和“实验想象”,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 ,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以及创造思维能力的提高 ,都有重要影响 .本文就“想象实验”和“实验想象”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做一讨论 .一、…  相似文献   

3.
笔者从空间想象能力的形成规律着手,提出了空间想象能力训练的三个训练要素,即在“看看”中树立空间概念,丰富表象的储备量;在“比比”中弄清物与图相互转化的投影规律;在“想想”中形成空间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在“分段目标”和“教学建议”中反复强调,在写作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作文要“运用联想和想象”,要“不拘形式地写下想象”,要“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要写“想象作文”。  相似文献   

5.
“直观想象”是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之一,“空间观念”是“直观想象”的关键能力之一,由于空间观念的抽象性与小学生具象思维认知方式的矛盾,使得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难度更大.文章将结合教学实际,谈一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6.
歌唱时“大脑”是歌唱的总指挥,“想象思维”在歌唱过程中操控着各发声器官。积极、科学的“想象”有助于歌唱。文章论述了歌唱时“想象”在呼吸状态中起到的重要调整作用;在追求“美好的声音”过程中创造性地想象有利于歌者找到最佳的歌唱状态;歌唱中的“想象”,是情感表达的先知先觉,预示着歌者的演唱是否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7.
“工农兵诗歌”创作是“十七年”文学的一个重要现象,《诗刊》(1957—1964)“工农兵诗歌”想象方式经历了“想象的工农兵”与“工农兵的想象”两个阶段,这两种想象方式使“工农兵”形象趋于“符号化”并最终走向“完型化”。透过诗人想象方式的前后变化以及符号化“工农兵”形象的价值化过程,人们能有效探察“十七年”革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在具体文学创作中的显现方式,以及特定文学现象与时代文化语境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8.
肖祥 《教育研究》2023,(1):47-57
道德想象作为一种“创造性地发掘情境”和“移情投射”的道德心理活动,在道德行为选择、道德思维形成、道德信念培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道德教育的实质性追求是实现对主体的德性教化,而传统道德认知模式的缺陷影响着德性教化的实效性,并阻滞德性教化的目标实现。改变积累式道德教化对道德知识的拘囿、伦理律法主义对规范或条文的执迷,需要在道德教育中激发创造想象的力量。发挥道德想象的积极能动作用是实现德性教化由“转知为智”、“转智为德”向“转德为美”跃升的重要途径。在道德教育中培育主体之德性,就是要使之拥有观照“人是目的”与“和谐秩序”的主动性,在德—善—美的再生循环中追求“美好”,从而实现德性教化“转德为美”的目标升华。道德想象启示德性教化的审美转向,经由美的定向——道德意义的形而上学建构,美的追寻——在道德想象中实现价值生成与创造,美的体验——在道德想象中开启价值体验的“心灵旅程”,臻入美境——在道德想象中敞开德性教化的道德关怀,从而指示着德性教化的审美实践。  相似文献   

9.
“思与境偕”是唐代诗人司空图提出的中国诗论的一个命题,“迁想妙得”是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的中国画论中的命题。这两个命题分别探讨了在中国诗画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中艺术想象的特点,体现了诗歌和绘画在想象技巧上的不同,以及在艺术理想上的共通。“思与境偕”要求诗歌创作中的想象收得更紧一些,而“迁想妙得”要求绘画中的想象放得更开一些。这表明了想象不是无法控制的心理活动,而是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和操控的心理能力。“思与境偕”的目的是营造“意境”;“迁想妙得”追求的是“传神写照”。在强调意与境、形与神的融合方面,二者产生了共鸣。诗、画艺术采用了不同的想象方式,最终却是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10.
一、想象与想象作文生:唐老师,您好!今天想请教您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写好想象作文。师:近年来,想象能力一直是高考作文考查的重点,《考试说明》中对写作能力的要求曾单独列出一项:“联想恰当,想象合理。”在高考作文的各种文体、各种写法中,其实都包含着想象活动。“记叙经历”,要结合再现想象;“编述故事”,是创造想象;“抒发情感”,有想象活动的灵光在闪耀;“发表议论”,也常常要借助想象的翅膀。从本质上看,文章本身就是想象活动的产物。事实上,面对近几年内容宽泛、文体自选、写法灵活的话题作文,许多考生正是凭借着丰富的想象力,在考场上大显身手,从而赢得阅卷教师青睐,获取高分的。生:唐老师,那么什么是想象?何谓想象作文?  相似文献   

11.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先驱威廉·布莱克十分推崇诗人想象力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他认为“一种力量——想象足以造就一个诗人,想象就是一切”。布菜克诗歌体现的想象世界,哲学观点——“想象与理性的对立”以及诗人通过想象创造的神话体系体现了其神奇瑰丽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12.
《修补匠》是2010年普利策文学奖获奖作品,语言优美、描写准确精致、内涵丰富隽永。故事围绕着主人公乔治临终之前对于自己一生的回顾而展开,其中又包含着种种奇异的幻想以及关于其父亲和祖父的种种生活琐事的回忆。小说试图通过想象使意识中的碎片归于某种秩序而获得生活的意义。本文从现象学中关于意义、想象和时间的理论出发解读了小说的主题,并阐释了“修补”和“时间”在小说中的内涵以及其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终极价值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3.
根据接受美学的"召唤结构"理论,在诗歌鉴赏中分别运用再造性想象、创造性想象、相似性想象,可以激发学生对诗歌的阅读兴趣,也能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深层意蕴。  相似文献   

14.
人世间有一种东西其价值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它就是"美"。美的价值与它曾经失去息息相关———人生最大的喜事幸事和快事就是失而复得。美,在历史上实际走过了一个从"有"到"无"再到"有"的失而复得的辩证过程。在此基础上,才有了艺术和美学的诞生,也就有了美学的历史和逻辑。  相似文献   

15.
“游”是极具中国特色的美学范畴之一。从庄子的“逍遥游”、“游心”,到晋代陆机的“心游万仞”,再到南朝刘勰的“神与物游”,“游”完成了从哲学范畴向美学范畴的最终转换。“游”不仅代表着一种人格独立、心灵自由的生命状态,也表现为审美创造时想像力极其丰富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对任何新鲜事物都容易产生好奇,对未知的事物更会产生无穷的想象。想象在学生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发展学生智力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主要有以下几种有效策略:结合课题,产生想象﹔加强朗读,培养想象﹔设计问题,引导想象﹔理解课文,激发想象﹔利用插图,丰富想象﹔学习古诗,拓展想象﹔通过比较,启发想象﹔续编故事,展开想象﹔重组课文,培养想象﹔布置作业,训练想象。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意识形态分析的方法,从人物形象、情节模式和电影语言三方面入手,一窥隐藏在“十七年”反特片影像表层之下的意识形态话语的想象方式,探寻其背后的意识形态根源,并就这种意识形态想象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2009年11月由台湾《苹果日报》推出的"动新闻"因为其传播"腥膻色"在台湾引起了轩然大波,招致公众和业界人士对"动新闻"的新闻伦理及新闻真实的多重拷问。文章针对"动新闻"的"新闻真实"问题作了粗浅分析,认为"动新闻"这种新闻形式的出现具有必然性。"动新闻"同时具有"新闻"和"剧作"的特点,作者尝试提出"动新闻"向"新闻剧"转变的假设,从而为"动新闻"具有"想象"和"感情"等特征提供理论层面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