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的基本方式,是提高我党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我党对执政规律的科学认识,是适应我党党情变化的客观要求,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深入研究依法执政的实现方式和途径,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内容,规范党依法执政的行为,严格执法,带头守法,加强监督,实现党依法执政。  相似文献   

2.
21世纪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以及党和国家所肩负的艰巨而繁重的历史任务,都对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出了挑战,只有实行依法执政才能使党适应新形势下党的执政条件、任务和环境的深刻变化.坚持依法执政,要树立依宪执政的理念,必须从宪政制度和法律上坚持和保证党的执政地位,理顺党组织和国家政权机关的关系,保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和司法机关独立公正司法,实现党对国家和社会领导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治化.  相似文献   

3.
论依法执政     
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相似文献   

4.
对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议》进行生产性阅读,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所指向的社会形态现代性研究域,以“为谁执政,靠谁执政,怎样执政”和“依法执政”所指向的民主政治现代性研究域,为两大理论资源开发背景,解读“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执政理念的内涵,并从三个维度探讨党的执政能力问题。  相似文献   

5.
程序化建设: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序化建设是科学执政的必然要求,是民主执政的题中之义,是依法执政的基本环节。  相似文献   

6.
对“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或者说是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和必然延伸。依法执政,是针对长期存在的党执政治国基本上不是靠国家“法”,而是靠党开会、做决定,甚至靠党的领导人做指示(有时还加上发动群众)那种治国理念和体制而提出来的。毛泽东曾说过:“法律这个东西没有也不行,但我们有我们这一套。”“不能靠法律治多数人。……民法、刑法那样多条文谁记得住?宪法是我参加制定的,我也记不得。”“我们每个决议那是法,开会也是法。”1978年,邓小平指出:“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正是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强调指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依法执政。  相似文献   

7.
程序化建设是科学执政的必然要求,是民主执政的题中之义,是依法执政的基本环节.  相似文献   

8.
民主执政作为党的一种执政方式,关键在于科学合理地处理党与各民主党派、政府、社会团体、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以及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干部与普通党员个体之间的关系。通过合理协调上述各种关系,不断缓解社会矛盾。化解社会冲突,以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稳定有序的发展状态及国家的长治欠安。  相似文献   

9.
"三个代表"表述的是党的执政目标,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表述的是党的执政方式.中国共产党只有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才能实现"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执政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思想的提出,极大地丰富、完善和发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0.
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我们党执政的一条新经验,也是确立正确的执政方式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党执政方式的三个基本要素。贯彻落实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执政党必须坚持科学精神来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必须把民主执政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来抓;必须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辩证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  相似文献   

11.
公民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国家的基本标志,它是维护国家政治稳定、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法治化必须解决:通过立法健全政治体制、完善政治参与主体立法、提供公民多种政治参与途径、加强司法制度特别是重视程序法改革。  相似文献   

12.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社会转型期。当时的法家以"以法治国"为口号,提出了一系列改革的措施,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的形成作出了杰出贡献。法家的"以法治国"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法治建设仍然有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社会转型期。当时的法家以“以法治国“为口号,提出了一系列改革的措施,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的形成作出了杰出贡献。法家的“以法治国“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法治建设仍然有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法家学派之德治思想探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家学派的法治思想中其实包含了丰富的德治内容,如对道德地位与作用的认同,对道德原则与道德秩序的认可、对执法道德品质的强调等等,这些思想对当今社会的法治体系及其建构很有借鉴意义,故很有必要对法家学派的德治思想进行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5.
法治与创新是我国迈向现代化的两条基本途径.文章从法的产生、发展过程考察法与创新的关系,通过对法与创新的理性分析认为法与创新各自存在自身难以克服的弊病,应当保持两者之间动态的平衡,同时提出解决两者弊病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法律制度的创新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都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不可偏废。“法治”与“德治”并举的思想,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治国理论,而且符合当代中国的国情。把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开展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是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基础和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分析和探讨法治与道德各自的特性及其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内在联系。从而说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既需要法治的“硬”约束,更离不开道德的“软”实力的调节。只有把这种“刀”与“菊”的各自优势相结合,才能建立一个既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又具“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西方法治思想发展史上的三个有着一定代表意义的人物及其流派。  相似文献   

19.
卢梭、洛克等人的社会契约思想在西方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它以自由、平等、人权为核心,影响着话方宪政的产生、发展。本文从社会契约思想及其与西方宪政的关系人手,结合我国宪政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契约思想在我国的推广,将会推动我国宪政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罗尔斯认为,自由是制度所规定的各种权利和义务的总和,所以法治和自由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将法律看为争夺权益而制定的产物,而应将它看作是试图实现正义原则而规定的最好方针,具有道德的功能,整个法律和正义的哲学就是以自由观念为核心而建构起来的。概言之,自由的法治观是罗尔斯法治观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