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不确定需求及WTP差异下的再制造回收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军华  李帮义  倪明 《软科学》2012,26(4):131-135
在新产品及再制造产品的需求均为不确定的情形下,考虑了两种产品之间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差异性,分别建立了制造商回收、零售商回收及第三方回收三种不同回收模式下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模型,并给出求解的优化条件,然后利用数值仿真对三种回收模型进行了求解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制造商主导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中,第三方回收模式下制造商利润最高,制造商回收模式下新产品及再制造产品的零售价均最低,制造商利润、零售商利润及渠道总利润随再制造产品的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增加先减少后增加。  相似文献   

2.
在制造商受专利保护的条件下,建立含有一个能自行回收的制造商及一个具有再制造能力的回收商的闭环供应链模型。采用Stackelberg博弈、Kuhn-tucker条件等方法研究了两种策略不授权再制造(策略S)及授权回收商进行再制造(策略D)之后,通过算例分析,讨论再制造所节约的成本和单位专利费用对闭环供应链参与者利润及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再制品供不应求的市场中,只有当回收商再制造成本低于制造商时,制造商才会授权其进行再制造。  相似文献   

3.
考虑人们对再制造产品的偏好及市场中存在的专利模式,在细分普通消费者与绿色消费者的基础上,探讨不同专利模式下制造商与再制造商的最优博弈策略,并结合数值算例分析模型中关键参数(绿色消费者比例、普通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的接受程度)对均衡解及渠道成员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从环境绩效和消费者利益的角度分析,固定费用专利许可模式下的闭环供应链最优;从制造商与再制造商的角度分析,使用何种专利许可模式或定价策略取决于不同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夏西强  阮俊虎  曹裕 《科研管理》2020,41(7):169-180
在知识产权保护下,原始制造商为获得再制造带来的收益和降低再制造市场竞争优势,针对再制造会采取授权再制造模式。同时,政府为促进再制造产业发展和消费者购买再制造产品,对再制造商采取补贴策略。为分析知识产权保护下政府补贴对再制造影响,本文基于授权再制造构建两周期政府通过补贴参与下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博弈模型,分析政府补贴对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纳什均衡最优解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表明:政府采取补贴时,再制造商为满足市场需求和获取更多的补贴,会努力回收废旧产品,使废旧产品回收数量大于政府不采取补贴时废旧产品回收数量,最终使废旧产品收率变大;政府补贴时,政府补贴可以弥补部分再制造商生产成本,这时,再制造商会采取"薄利多销"策略来提高消费者购买再制造产品,进而增加再制造产品销售量,但是,原始制造可以通过授权再制造获得再制造带来收益,也即原始制造商可以通过授权再制造弥补新产品因市场竞争导致新产品收益减少,最终使原始制造商收益不仅没有变小,还大于市场上无再制造时收益;无论是再制造产品或新产品,其销售量增加都会使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增加,因此,政府采取补贴政策时,要综合考虑单位再制造对环境影响降低量,因为,当单位再制造产品对环境造成影响减少较低时,政府补贴会使两种产品对环境影响总和变大;政府补贴降低消费者购买再制造产品成本,最终使消费者获得的剩余变大。  相似文献   

5.
研究技术创新对闭环供应链再制造模式选择的影响,分别建立以制造商为领导者的经销商回收再制造模型和第三方回收再制造模型。研究表明:若产品技术创新成本较低时,经销商回收再制造对其不利;若产品技术创新成本较高时,经销商回收再制造对其有利。随着再制造产品的成本优势越大,经销商从事回收再制造的动力越大,这与传统观点不同。此外,无论经销商还是第三方从事回收再制造,第三方回收再制造总是有利于增加原制造商的利润和消费者福利。  相似文献   

6.
考虑到人们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产品生命周期被大大地缩短了,导致了许多环境和资源上的问题.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由制造商、零售商和消费者组成的闭环供应链.针对制造商所生产的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2种具有差异性,分别考虑无政府补贴和政府补贴制造商的情况下,综合运用最优化理论和博弈理论求解和比较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下供应链系统成员的最优定价策略和收益状况,最终得出2种产品的最优模型和最优定价策略,然后再通过算例分析验证相关的性质.研究表明:在集中决策模式下,当政府对制造商进行补贴的情况下,再制造产品的需求量增大,新产品的需求量减少,供应链的整体利润增大;在分散决策模式下,当产品差异化程度较小时,有政府补贴情况下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的需求量减少,制造商、零售商和供应链整体的利润得到提升;当产品差异化过大时,制造商的利润小于无政府补贴情况下的利润,有政府补贴的情况下整体供应链和零售商的利润要大于政府不补贴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计国君  陈燕琳 《软科学》2013,27(1):56-63
构建一个两阶段的博弈模型,综合考虑OEM可能采取再制造、回收但不再制造、收取再售特许费这三种阻止策略下,探讨新产品、再制品的最优定价。通过数值仿真分析,发现三种策略均能起到缓解外部竞争的作用。同时探讨不同再制品价值折扣和产品特性下的OEM策略选择。最后分析不同策略对再制造市场和消费者的影响,提出引导OEM策略选择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竞争环境对企业再制造决策的影响,应用博弈论方法,建立了古诺竞争环境中,两制造商的制造/再制造决策模型,并进行求解。根据模型结果,分析了再制造决策对竞争双方再制造成本的敏感性,比较了各均衡下的最优决策,并与垄断环境下的决策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在竞争环境中,任何一方再制造成本的下降可同时提高两制造商的回收再制造率及本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且使得市场出清价格下降,但由于缺乏规模效应,竞争机制的引入不利于企业提高产品回收再制造率。  相似文献   

9.
研究支付意愿(WTP)差异及不同专利制度下碳配额交易政策及再制造商风险规避对再制造生产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固定专利费用模式下新产品、再制造产品的产量较高但价格较低。(2)当再制造节碳能力较强时,变动专利费用模式下供应链碳排放总量较小;反之,固定专利费用模式下供应链碳排放总量较小。(3)固定专利费用存在临界值,大于此临界值时,固定专利授权费用模式下原始设备制造商(OEM)获利更多;反之,变动专利授权费用模式下OEM获利更多。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回收再制造供应链网络下核心企业间回收再制造合作行为,在分析核心企业不同的博弈选择策略收益的基础上,应用演化博弈理论对核心企业间回收再制造的合作行为进行研究,根据核心企业间各自收益的差异得出4种博弈结果,最终的企业回收再制造合作的稳定策略存在两种可能。研究结果发现:降低核心企业间的回收再制造成本与风险、提升合作效应、建立良好的奖励机制是促进核心企业间合作,提升回收再制造供应链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李新然  许钰清 《科研管理》2020,41(6):256-267
为减少消费者对再造品质量水平的质疑,促进再造品销售,本文构建了有无零售商企业社会责任与制造商质量努力的四个闭环供应链模型,运用stackelberg博弈与逆向归纳法求出均衡解,通过对比、算例仿真各均衡结果探讨其对闭环供应链利润、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研究表明:(1)制造商质量努力能够扩大再造品的市场份额及产品的市场规模。一定范围内的质量努力能够使闭环供应链各方均获益。(2)零售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能够提升企业品牌形象,扩大产品的市场规模,使制造商、闭环供应链系统及社会福利获益。(3)一定范围内的质量努力能够缓解零售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利益损失,因此,制造商质量努力与零售商企业社会责任相结合是可以改善再造品销售难问题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2.
基于再制造和顾客等待的差别定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一种基于再制造和顾客等待的差别定价模型,假设顾客对产品的估价是异质的,当顾客估价低于新产品价格时,可能购买再制造品。研究表明制造商的最优差别定价决策和利润受到再制造成本和顾客等待行为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算例说明所得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再制造品环境税征收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哲  李帮义  王玥 《科研管理》2019,40(2):186-198
虽然再制造品减少了对能源和材料的需求,但是生产和使用再制造品依然会带来环境问题,而且当其蚕食效应达到一定程度时将会导致环境效益变坏,因此是否应该对再制造品征税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为了更好的分析引入再制造品征税对供应链生产决策、环境、经济和社会福利的影响,分别构建了有无再制造征税情况下包含政府和制造商的二阶段Stackelberg博弈模型,利用逆向归纳法求解分析发现:对再制造品征税会导致政府可调控税收范围变小;低税收政策下引入再制造品征税可以促进制造商新产品生产销售行为,高税收政策下将阻碍制造商生产销售行为。引入再制造品征税后,高税收政策下制造商会出现经济效益变坏、环境效益变好的“一输一赢”局面,低税收政策下一定条件下会出现经济和环境效益都变坏的“双输”局面。所以,当制造商税收负担较低且消费者环保意识高于再制造品环境影响时,规制者不应当对再制造品征税。为了更好衡量立法有效性,政府应当平衡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以福利最大化为标准决定是否对再制造品进行征税,并确定最优税收水平。最后,通过算例分析给出了相关结论的验证,并获得了一些新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4.
李新然  吴义彪 《科研管理》2015,36(9):106-118
本文以政府补贴消费者的再造品购买行为为切入点,对由单个制造商和单个零售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系统展开了研究。基于政府"以旧换再"补贴政策,分别构建了有、无政府补贴下新产品和再造品具不同销售渠道的闭环供应链模型,进而运用博弈论的方法探讨了政府"以旧换再"补贴对闭环供应链的决策、系统各成员的利润以及总利润的影响问题。研究表明:(1)与无政府补贴相比,有政府补贴下单个"以旧换再"消费者、"以旧换再"消费者群体、制造商、闭环供应链系统及环境效益均受益于政府"以旧换再"补贴;单个初始消费者、初始消费者群体和零售商均受损于政府"以旧换再"补贴。(2)政府"以旧换再"补贴政策能有效促进再造品的销售和废旧品的回收,扩大再造品的市场份额,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和政策目标,达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3)制造商和零售商博弈能力影响双渠道销售闭环供应链的稳定性及零售商的利润水平,因此设置合理的"以旧换再"补贴比例并出台相应政策来弥补初始消费者和零售商的效益损失是政府和制造商均应关注的重点。最后采用算例仿真分析的方法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计国君  张茹秀 《软科学》2010,24(8):36-40
运用博弈理论研究再造品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下回收品和再造品的定价决策问题。逆向供应链决策模式被分为集中决策和回收商为领导者的分散决策、再制造商为领导者的分散决策三种模式。通过结果比较分析,整个生命周期内集中式供应链的回收量和系统总利润最高,生态效益最大。两种分散式供应链的优劣则决定于废旧品价格敏感程度与再造品价格敏感程度的大小对比。在同一供应链决策模式中,废旧品价格敏感程度小于再造品价格敏感程度时的回收量和总利润高于废旧品价格敏感程度,大于再造品价格敏感程度时的回收量和总利润。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碳排量对闭环供应链产生的影响,将碳排放量作为罚利润值的形式进行研究,构建了以碳排放罚利润扰动下的两级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动态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比较分析了有无碳约束两种情况下的闭环供应链利润趋势,并讨论了在不同碳排放罚利润值扰动下的产品回收比例、利润分配、生产商和再制造商产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碳排放罚利润值的增大,再制造商产品逐渐取代生产商产品,闭环供应链的利润流向再制造商,这意味着产品回收再利用能有效减少闭环供应链的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