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绿色化视角出发,构建环境约束下能源效率的分析框架和相应的非期望EBM测算模型。通过对20国能源效率的全新测度表明:2000—2010年间,发达国家的能源效率最高,其次为发展中国家,金砖国家最低;但在观测期内,金砖国家实现了效率的快速追赶,不断向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组靠近;美国、英国、法国实现了DEA有效,巴西则为金砖国家中的高效典范;中国效率得分排名第18位,不但显著低于20国先进水平,并且显著低于金砖国家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2.
首先用融合径向与非径向距离函数特征的EBM方法测度了环境约束下长江经济带9省2市的工业能源环境效率,借助效率核密度图和技术分解分析了效率随时间的演变趋势和空间差异;继而利用泰尔熵量化区域工业能源环境效率的总体差距,并将其分解结果运用于地区差异的成因识别中。研究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工业能源环境效率普遍偏低,在经历短暂的上升期后,近年来持续走低,规模效率下降是主要原因;研究期内区域工业能源环境效率的总体差距逐渐缩小,区域间差距仍为驱动总体差距的主导因素,缩小上游区域内差距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资源、能源和环境约束下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效率较低,我国提出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然而,传统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国家有关宏观层面和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难以适应生态化评价的要求.为此,设计了资源、能源和环境约束下适用于我国企业效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含传统效率、资源效率、能源效率和环境效率四个子系统,以及每个子系统具体的指标变量.  相似文献   

4.
技术创新有助于提高能源效率似是一个常识,但本文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提出了质疑.参考Acemoglu偏向性技术进步的观点,构建了技术创新、环境规制与能源效率的理论分析模型,揭示出受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技术创新对能源效率的促进作用是不确定的,而合理的环境规制可以改变技术创新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基于1998—201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基于环境方向性距离函数的全局DEA模型测度了能源效率,并分地区运用广义矩估计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 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的技术创新对能源效率均没有显著正影响,但东部的技术创新在环境规制下对能源效率有显著正影响,而中部和西部的环境规制没能改变技术创新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最后,结合理论分析和中国的现实情景,对实证检验结果给出了直观解释  相似文献   

5.
中国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研究——基于VEC模型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冕  杨福霞  陈兴鹏 《资源科学》2011,33(1):163-168
能源效率以其在优化能源-经济-环境系统中的重要作用,被学者们称为"第五类能源"。本文采用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法,考察能源相对价格、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以及科技进步四个因素在时序维度上对我国能源效率影响的动态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在整个冲击响应期内,能源相对价格的提升与科技进步对我国能源效率的改进具有促进作用,而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的变动则在不同程度上阻碍着我国能源效率的提高,且以上四个因素均具有持续性特征。其次,能源相对价格、科技进步、能源结构三个因素较为显著,而产业结构的影响相对较弱。基于上述研究结论,从完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优化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加大节能科技投入等方面,探讨了提高我国能源效率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6.
7.
选择信息量、信息装备水平及通信主体水平三个指标对信息化进行刻画,以北京市为例,对信息化与能源效率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证实信息化与能源效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企业信息化及国民经济信息化水平越高,越有利于能源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装备制造业对陕西省工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引进资源环境约束指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陕西装备制造业7个行业2001-2010年来的工业技术效率值进行测算,发现近年来发展比较迅猛的专用设备制造业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性较差.  相似文献   

9.
尤济红  高志刚 《资源科学》2013,35(6):1211-1219
能源效率的提高和环境污染的治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解决的双重任务.基于政府环境规制的视角,以新疆1990年-2010年的数据为样本,本研究实证检验了政府环境规制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从单要素能源效率,还是从全要素能源效率的角度,政府环境规制均不利于新疆能源效率的提高,同时,政府环境规制对能源效率的抑制作用不仅体现在当期,滞后3期的抑制作用仍然显著,尤其是滞后2期的政府环境规制对当期的能源效率影响最大.最后,就实证检验的结果做出一些理论推断,并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运用基于规模报酬不变的投入导向的超效率DEA模型计算"金砖国家"2003~2010年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表明"金砖国家"全要素能源效率整体水平不高,且各国存在显著差异。为分析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等因素对"金砖国家"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采用Tobit模型发现"金砖国家"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程度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程度均较大,而技术进步对各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郭文 《软科学》2016,(11):61-65
基于不可分离变量的非期望产出SBM模型来评价2004~2013年中国30个省份的能源无效率,并通过投入产出松弛的分解来探索区域能源无效率的来源;然后基于环境规制视角拓展上述模型,分析了三种环境规制思路影响整体能源无效率的灵敏度及阀值效应。结果表明:我国能源无效率最低的三大经济区域分别是东部沿海、南部沿海和北部沿海区域,八大经济区域的能源无效率主要来源各不相同。在"效率"视角下,按非期望产出松弛量比例分配目标方法具有更强的灵敏度,能最快地优化整体能源效率。八大经济区域应采用差异化的环境规制目标,SO2减排目标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南部沿海、东部沿海、北部沿海、东北、大西北、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和大西南区域。  相似文献   

12.
采用SBM-DEA模型,评价2005-2011年中国8个集装箱港口的环境效率。将各港口的各年度CO2排放量设定为非期望产出,分析CO2排放量对效率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集装箱港口碳排放量对港口效率给予了负向影响。8个集装箱港口的评价环境效率各模型上呈现0.476-0.764的水平。8个港口均在2005年-2011年均呈现了不同程度的非效率,非效率发生的原因是港口投入要素过多,同时投入相比集装箱吞吐量过少,以及环境要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过大所造成。另外,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对2009年效率上也产生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上海股票市场有效性实证检验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胡畏  范龙振 《预测》2000,19(2):61-64
本文以上海股票市场的指数和选取的一些股票的价格行为对象,用单位根和方差比方法检验其是否服从随机游走过程,从而判断其弱式市场有效性。结果发现除个别小公司股票价格行为不服从单位根过程外,指数和大多数股票价格的行为均显示出其具有一定程度的弱式市场有效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岳立  赵海涛 《资源科学》2011,33(11):2071-2079
水污染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工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提高工业水污染日益严重背景下的工业用水效率对于保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论文基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DEDF),选取中国13个典型的主要工业省区2003年-2009年数据,以工业从业人数、工业资本存量和工业水供给量为投入指标,工业产值和污染物(COD、氮氨)排放量为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指标计算了这13个省区的工业用水效率。研究发现,考虑污染物后工业省区在生产前沿上的数目增加且用水效率高于不考虑的情形;中国工业用水效率、规模收益整体上呈递增趋势,但地区间存在差异:东部地区比其它地区有更高的工业用水效率,北方地区的工业用水效率明显高于南方地区,只有广东、上海两省市在整个研究时段内是规模报酬不变的;接着采用Malmquist—Luenberger(ML)指数分解法得出中国工业用水效率提高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效率变化率,而技术进步对用水效率的作用不明显的重要结论,从而为今后提高工业用水效率提供了针对性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梳理和对比欧盟、美国和日本的经验,我国可以从三个层面上完善低碳能源技术政策:通过投资扶植研发、通过政策调节市场、通过统筹实现低碳。  相似文献   

16.
侯贵生  侯莹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20):216-223
面对资源环境的发展困境,基于2009—2018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以产业聚集度划分区域类型,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使用系统高斯混合模型估计、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的方法分析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能源消耗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对能源消耗具有短期抑制作用,非产业聚集区域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技术创新对能源消耗具有抑制作用,产业聚集区域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非产业聚集区域在后期可能会出现能源回弹效应;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具有推动作用,非产业聚集区域的推动作用高于产业聚集区域.因此,政府应当根据区域特性制定相关政策、进行宏观环境资源调控,推动经济发展由低环境成本推动模式转变为科技创新驱动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中国能源利用效率测度的国际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艳芬 《资源科学》2013,35(11):2131-2141
为解决国内日益尖锐的能源环境矛盾,应对国际气候变化的压力,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而对其进行准确的统计测度和国际对比是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将能源消费者分为企业、政府和居民三大类别,从国家能源发展目标出发,构建测度指标体系,包括总分类指标、监控类指标、解释类指标和辅助说明类指标4 大类;在汇率法和购买力平价法核算方式下,采用熵权法与能源消费份额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与主成份投影法相结合,对中国、美国、日本等32 个国家和地区的能源利用效率进行测度分析,结果显示,在4 种组合条件下,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的测度值分别为0.6207、0.5796、0.7854、0.7186,总体虽基本处于"较好"状态,但在32个样本国家和地区中排名分别为第26 位、第28 位、第8 位和第11 位,比较而言,购买力平价法下的测度值和排名更好,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2010-2014年深市中小板中的165家科技型企业数据为研究依据,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构建融资约束指数,在Richardson投资支出模型改进的基础上测度科技型中小企业RD投资效率,并对融资约束对科技型中小企业RD投资效率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非效率RD投资主要源于RD投资不足;RD投资不足企业融资约束的加剧会降低其RD投资效率,RD投资过度企业融资约束的客观存在可有效缓解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进而提高其RD投资效率;较好的财务能力能够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国有性质的科技型中小企业RD投资效率较低;规模较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更高的RD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