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江红莉  何建敏 《软科学》2010,24(3):63-68
在分析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交互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模型,并对江苏省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95~2007年间,江苏省的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指数呈快速上升的趋势,生态环境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在曲折变化中缓慢上升;经济与生态环境处于协调发展状态,但协调耦合度经历了"九五"期间的快速下降和2001年后逐渐上升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6  
吴玉鸣  张燕 《资源科学》2008,30(1):25-30
如何协调高速经济增长与环境恶化及资源耗竭的关系涉及到人类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和承载,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基于经济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18项指标构成的“经济增长与环境”系统指标体系,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熵值赋权法对1995年、2000年和2005年中国31个省级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耦舍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区域的经济增长与环境发展尚处于低强度低协调的低水平耦合阶段;各个区域的经济增长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且区域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空间对应关系;区域耦合强度与协调程度在空间上还没有达到良性共振,在空间分布上不具有对应性。要改变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较低的现状,各个区域需要依据各自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耦合协调程度及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进行宏观调控,以实现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向良性的、可持续的耦合协调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一方面区域经济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与引导;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与动力。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相互协调、共同发展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未来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4.
地区经济作为整体的有玩系统,其内部的经济、教育、科技、文化之间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区域经济的发展推动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高等教育的发展对经济又有巨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区域经济是各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大城市为中心、发展水平相近地区的经济联系和合作加强,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济区。现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依据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做一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与文明程度的一种综合体现。从经济学角度看,城市化是由农村自然经济转化为城市社会化大生产的过程,是一种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静态的结果。因此,城市化进程本身就是变落后的乡村社会和自然经济为先进的城市社会和商品经济的历史过程。在现代经济中,城市是经济的载体,在一定经济区域起着发展极的作用,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舞台,城市化与区域经济之间遵循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与经济间的协调发展,构建了生态环境与经济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建立耦合协调模型,对2006年~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8.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不仅是发挥区域综合优势的需要,同时也是劳动地域分工、生产社会化、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沪蓉高速公路的全线通车,对于进一步促进东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逐步形成东西部之间强大的物流链,实现沪蓉高速沿线经济一体化,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断缩小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等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区域经济动态协调发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正在走上协调发展之路,但这种协调必须是一种动态协调,本文首次提出了区域经济动态协调发展理论,并阐述了动态协调发展的基本要领,理论依据,主要内容等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10.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不仅是发挥区域综合优势的需要,同时也是劳动地域分工、生产社会化、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沪蓉高速公路的全线通车,对于进一步促进东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逐步形成东西部之间强大的物流链,实现沪蓉高速沿线经济一体化,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断缩小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等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为探讨经济发展背景下的政府舆情治理问题,以耦合理论为基础,研究政府舆情治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非线性交互关系。[方法/过程]基于熵权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我国31个省级区域的政府舆情治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进行测度。[结果/结论]结果显示,现阶段我国政府舆情治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耦合协调水平较低;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耦合协调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而西部地区略高于中部地区。据此,提出政府舆情治理能力提升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增长   总被引:51,自引:1,他引:51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独特的产业组织形式,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区域品耀的视角探讨了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产业集群所在区域的企业都有充分的激励去建立和维护区域品牌,从而有效防止“柠檬”市场的出现,利用索洛模型,可以解释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环境政策创新对资源型区域经济影响机理的基础上,构建区域能源环境CGE模型并模拟分析了调整排污费率、资源税率及能源价格三种典型的经济型环境政策对资源型区域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时提高20%的资源税率和排污费率,能够显著地达到节能减排而对居民收入及就业负面影响相对较小,从而不断优化区域创新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绿色转型,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利用文本分类、情感分析等自然语言处理手段,开发基于互联网文本信息的地区环境形象评价方法。为满足生态环境大数据的分析需求,划分了环境形象类别,分别从文体来源、情感极性和环境要素这三种角度评价地区环境形象。人工标注环境文本语料,对比支持向量机、朴素贝叶斯和卷积神经网络三种算法,最终构建了以卷积神经网络为核心算法的地区环境形象评价模型。方法的分类效果较好,三种分类的F1值均满足分析需求,环境要素的F1值在0.8~0.9之间,情感分析的F1值在0.8以上,文体来源的F1值在0.9左右。该方法应用在长三角城市,可实时处理地区热点环境舆情,分析地区环境形象,提供精准直观的环境形象评估结果,为区域环境管理提供基础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15.
王娜 《科学与管理》2020,40(4):25-32
创新是驱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同时经济发展也是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支撑。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客观评价山东省创新驱动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运用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对2001—2017年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性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2009年前后耦合协调程度存在阶段性变化,尽管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二者较好地维持了耦合发展,但尚未形成同步协调的发展趋势,仍需通过加大创新投入、促进成果转化、调整经济结构等措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发展反哺创新的双赢。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广东1980年来32年工业"三废"排放量变化情况,发现广东"三废"的排放总量在波动中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建立模型,将广东人均GDP与工业"三废"排放量进行拟合,EKC曲线并不完全符合传统的EKC曲线倒"U"形式。其计算结果显示:广东"三废"排放与人均GDP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三次曲线特征,工业"三废"产生量与人均GDP拟合曲线处于不断上升的阶段,说明广东处于由中期向后期转变的过程中,迫切需要加强环境治理,转变经济增长的结构,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向生态宜居省份转变。  相似文献   

17.
利用系统动力学因果联系、互相反馈特点,分析系统内部各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反馈关系,从区域创新环境、区域创新载体、区域创新投入3个方面定义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指数,并建立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利用湖南省2006-2013年数据进行模拟和仿真.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教育投入和企业自主研发投入水平是影响区域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而一味通过政府投入,盲目增加专利数量对于经济增长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基于环境质量成本模型的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杰  李玉萍  景崇毅 《软科学》2005,19(6):49-51,55
从环境质量成本的角度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建立了质量环境成本模型。该模型从环境成本的确认、核算、报告、控制等方面,提出了一套基于环境质量成本模型的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有效办法,为企业进行环境成本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区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内在联系,以我国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2005—2014年面板数据为例,建立两者耦合协调模型,并从时空上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时间上,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逐年上升,截至2014年年底,北京率先进入优质协调,区域整体跨越5个等级;在空间上,东部地区耦合协调度高于中西部,西部地区处于劣势。随后通过SPSS22.0多元回归分析,探索影响不同地区耦合协调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