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是政府为博士后研究人员申请科研资助而开辟的专属通道,择优资助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能的优秀博士后从事创新性研究。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为对象,运用循证评估设计方法,建立基于"评估议题—关键问题—证据"的整体资助绩效评估框架,通过文本分析、数理统计、文献计量和问卷调查等评估方法进行定性与定量研究,系统总结基金资助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关的资助政策与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刘云  杨芳娟  陈颖  刘文澜 《科研管理》2017,38(10):138-14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是中国博士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85年设立以来,已成为中央财政资助博士后科研工作的主渠道之一。本文在系统分析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绩效评估需求和绩效特征的基础上,基于循证设计理论研究构建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整体资助与管理绩效评估框架以及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首次开展了针对近年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绩效评估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资助体系、促进了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成长和创新性研究成果的取得,最后从改进基金资助模式和资助类型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政府绩效管理作为现代政府管理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绩效评估和绩效追踪来激励组织和个人提高服务质量的过程。胜任力模型的引入,为政府绩效评估提出了可量化、可操作的新途径。本文以胜任力为基础,以地方政府在职公务员为研究对象,针对在职公务员设计了包括专业技能和通用技能的胜任力模型,讨论了绩效考评的实施主体,构建了以胜任力模型为基础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为优化政府绩效考核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绩效评估是引导和激励员工的行为趋向于组织目标,约束和监督员工行为确保组织的目标得以实现.运用绩效管理,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为组织目标服务.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理念和管理理论,就如何实施符合档案管理需要的新型档案人员绩效考评作了探计,阐述了对档案人员绩效考评必要性,给档案人员绩效管理提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医学科研绩效评估是医学科研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论文结合医学科研绩效评估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介绍医学科研绩效评估体系建立的原则、指标体系的确定以及相关的评估方法,以期能为医学科研绩效评估体系的建立提供基本的思路与框架,为加强医学科研绩效评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王喆  杨国栋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5):127-133
基于高校战略管理理论,采用平衡计分卡方法构建高校博士后科技人才培养绩效评价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进行深入探讨与系统验证,总结提炼了科研活动、培养服务、品质素质、客户满意、学习交流、职业发展等六个主要因子.最后基于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为高校改进博士后科技人才培养绩效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2007—2013年中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从互动作用的视角,综合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仅公司治理水平会影响公司绩效,公司绩效的提升也会通过声誉传递机制被债权人等外部利益相关者所获取,从而有效提升公司治理效率。研究结论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也为中国上市公司以绩效为导向的公司治理机制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2007—2013年中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从互动作用的视角,综合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仅公司治理水平会影响公司绩效,公司绩效的提升也会通过声誉传递机制被债权人等外部利益相关者所获取,从而有效提升公司治理效率。研究结论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也为中国上市公司以绩效为导向的公司治理机制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设立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旨在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中的优秀者,以利于他们完成科研工作任务,并迅速成长为各类高水平专业人才,为我国科技、教育和经济的发展以及国防建设做出贡献。十七年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在支持博士后的研究工作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高级人才的培养。今后,从进一步发挥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科学研究的作用出发,应对博士后科学基金管理工作绩效作出科学的评价,并逐步完善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工作,使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在培养人才和孕育学术成果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地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评估,从人才培养模式绩效内涵的多维度、多层次角度出发,构建了合理、客观、全面的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人工神经网络理论为基础,采用有监督的Kohonen网络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绩效进行评估,希望能够为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G企业的研究院是其所在企业集团产品创新和科技创新的中心,建有博士后工作站等科技平台,与研究型大学或科研机构联合培养博士后,在乳制品营养、食品安全控制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研究,构筑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研发体系。G企业立足于企业自身实际发展需求,建立健全博士后培养管理组织体系,充分利用政府、高校、海外资源,注重协同创新,在博士后培养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经验。  相似文献   

12.
中国博士后群体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亦面临着生存境遇、学术发展与自主独立等现实挑战,但学界缺乏从内部与系统角度研究其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为推动相关制度改革、提升博士后群体工作满意度,基于2020年《自然》的全球博士后调查数据,在满意度指数模型的理论框架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全球样本博士后工作满意度指数得分为63.16分,处于基本满意阶段。其中,组织保障、合作导师支持和工作期望能显著正向预测博士后工作满意度,且合作导师支持的总体效应较高;工作期望不仅可以直接预测博士后工作满意度,还通过组织保障与合作导师支持两个中介变量对博士后满意度产生间接影响,而组织保障通过影响合作导师支持发挥链式中介效应;不同性别、流动方式与工作年限的博士后具有差异化的工作满意感知。由此,中国相关博士后政策制度应明确其职业地位,提升组织保障水平,加大合作导师支持力度并关注不同博士后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13.
 博士后科学基金自1985年设立以来,截止2011年底共资助博士后27412人,资助总额达到了6.9亿元,为我国的科技人才队伍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以我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促进青年人才成长的绩效为研究对象,通过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统计分析和后续成长状况研究,验证我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对稳定博士后队伍,提供“第一桶金”,促进人才成长的作用;通过对首批受资助博士后发展现状的追踪和文献计量分析,以个案研究的方式,表明博士后科学基金的资助帮助科学家凝练了研究方向,为后续研究成果的取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利益相关者合作和数据价值链形成二维视角对科技数据类新型研发机构的运行特征进行分析,进而建构与之匹配的绩效评估框架,且以上海数据中心为例进行分析,提炼关键绩效领域并建构具体的关键绩效指标体系,以期为该类机构未来运行管理和绩效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周建中  闫昊  孙粒 《科研管理》2019,40(10):126-141
本文对我国科研人员职业生涯的成长轨迹与影响因素开展定量研究,以科研人员获得博士学位的时间为基点,采用事件史分析方法分析科研人员职业生涯中的若干重要节点和事件,包括职称晋升、第一次重要学术产出、第一次获得荣誉奖励以及第一次担任行政或学术职务等关键事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个人家庭因素(性别、孩子状况和配偶文化)、教育背景因素(毕业院校、导师身份和博士后经历)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工作单位、流动状况和学科领域)等对科研人员职业生涯成长的影响状况。结果发现,科研人员职业生涯成长过程中的“累积效应”依然明显,如毕业院校、博士后经历等教育背景都会对科研人员职业生涯的成长产生正向影响;师承效应在科研人员职业生涯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流动经历增加了科研人员进入到职业生涯中的关键事件比例等。基于研究结果,文章最后提出如何更好的促进科研人员成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跨学科制度对博士后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学科被认为是提高科研人员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但对这一命题,缺乏实证的分析支持。为此,以博士后作为分析对象,从材料物理与化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生物细胞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这五个一级学科中选取2001-2004年这四年间在全国所有流动站进站博士后发表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基于交叉学科的视角,从两个方面比较了"跨学科"对博士后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跨学科的制度,有助于我国科研人员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高技术公司R&D部门的员工绩效评价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郭斌  王端旭 《科研管理》2003,24(2):77-82
对于高技术公司而言 ,R&D部门的员工绩效测度存在着较大的复杂性。本文指出 ,高技术公司R&D部门员工绩效评价体系不仅仅是为薪酬及奖励的分配提供依据 ,它还应对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员工行为的导向性激励起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 ,对绩效评价基础信息的获取、薪酬与绩效评价结果之间关系的确定、绩效评价的支持体系进行了分析。最后 ,本文对高技术公司R&D部门员工绩效考评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18.
基于ANP理论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模型和算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容和特征,设计了具体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网络层次分析理论ANP进行评价。该方法可以克服评价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从而为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提供了一种定量的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