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用DEA方法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十三五”期间25个建筑业上市企业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并采用Tobit回归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企业科技创新效率的进步得益于技术进步的增长,其退步是受纯技术效率降低的影响;民营和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效率上存在差异;企业规模和税收负担对科技创新效率具有促进作用,政府补助对科技创新效率具有抑制作用。基于研究结论,对提高建筑业企业科技创新效率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以我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将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活动划分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子系统。通过构建DEA-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2015—2020年两子系统的创新效率进行动态和静态分析,并建立Tobit面板模型深入剖析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整体创新效率不高,两子系统的创新效率分别为0.694和0.469,均小于1;全要素生产率分别为1.070和1.004,其中产业规模与创新能力不匹配、资源转化能力弱是创新效率提升缓慢的主要原因;研发投入强度、产业结构等因素对技术研发子系统的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区经济发达程度与成果转化子系统的创新效率呈正相关,而引进国外技术、企业规模等因素与其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基于创新价值链的视角构建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效率评价体系,运用DEA-Tobit模型对36个工业细分行业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研究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效率的行业差距十分显著,研发阶段的平均综合效率仅为0.38,纯技术效率不高是导致整体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成果转化阶段的平均综合效率为0.83,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共同制约着整体效率的提升。在科技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分析中发现,投入并非越多越好,根据行业特点合理配置资源十分重要。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技术生态位视角构建广东省科技创新效率评价体系,运用DEA-Tobit模型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进行科技创新效率测算,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科技创新效率在培育阶段和孵化阶段的平均综合效率分别为0.685和0.813,孵化阶段的整体科技创新效率高于培育阶段,且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共同制约着整体效率的提升;科技政策、应用研究与实验发展费用、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是影响科技创新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基于实证分析结果,从知识产权保障、成果转化、基础研究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创新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辽宁省的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在全国处于较领先地位,但实质上效率并不高。一方面,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深入研究辽宁省创新效率。另一方面,采用Tobit回归模型,剖析辽宁省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基于以上研究结果,从提高政府重视程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开放力度和加大教育投入4个方面指出辽宁省创新的驱动路径。  相似文献   

6.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资金的保障支持,而融资效率问题一直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桎梏.本文通过构建投入产出、企业内外部融资环境变量指标评价体系,以创业板上市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对企业2015-2019年财务数据进行整理研究,利用DEA-Tobit模型对企业融资效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纯技术效率更能影响融资效率,大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在同质环境下,内部融资环境变量、企业资产总额、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比例和有利于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流动负债率上升会降低融资效率;外部融资环境变量科技经费投入和经济水平对企业融资效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对上海工作提出新的发展要求,要上海争当我国改革开放的领头羊、创新发展的先行者。认真落实习总书记对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面对重大国家战略的需求,强化核心科技的研发攻关,加强战略导向、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大力支持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和坚定向前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上海全球科创中心的建设需要其产业知识基础与制度环境相协调。通过对上海产业知识基础与制度环境的协调进行研究得出结论:经济制度中持续的改革、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为解析型知识基础的发展提供了灵活的制度环境,对上海全球科创中心的建设非常有利。社会文化制度中的海派文化与白领文化对上海产业知识基础的发展以及科创中心的建设利弊共存。上海的组织规模、所有制结构与产业知识基础类型是相匹配的,但外资经济本土化创新网络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9.
吴佳 《今日科苑》2018,(7):80-84
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将围绕解决创新供需匹配问题为核心,对标国际建设经验,增强创新要素流动性,提高创新要素效率。在我国当前的户籍制度下,区域创新要素的流动性受到了抑制。房地产市场,作为企业微观层面、产业中观层面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宏观层面的承载物,对于创新要素资源的配置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房地产调控为切入点,探究房地产调控对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的积极意义,为科创中心的建设提供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0.
基于知识生产理论,采用DEA-Tobit两步法对2012—2016年上海17家高校的科研创新效率进行了分析,发现处于科研创新效率最优状态的高校数量较少。除上海大学之外,上海市属高校科研要素投入不足限制了其科研创新效率的进一步提升,亦导致了市属高校与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技术效率存在显著差距。其次,影响因素Tobit模型回归表明,当前上海高校总体处于人力资本"稀缺"、物资资本"丰裕"的发展阶段,未来上海高校科研创新效率提升需要将视角转向依靠人力资本积累上来;同时,物质资本对科研创新效率的倒"U"型影响已经显现,资本拥挤问题亟待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视角,运用2012-2015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在考虑创新时滞的情况下根据创新生成和创新转化的两阶段特点构建关联型两阶段DEA模型,测算了两阶段中国制造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创新效率。结果显示:(1)制造业混合所有制企业两阶段创新效率整体较高,创新成果生成阶段及技术转化阶段综合效率在0.6以上的企业占比分别为95.92%和100%;(2)在未达到DEA有效的企业中,其无效主要是由于纯技术创新效率不高造成的,而规模效率水平相对较高,可以支持企业创新效率的发展;(3)制造业混合所有制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创新转化阶段效率整体较好,而创新生成阶段效率偏低,这严重制约技术创新的发展;(4)两阶段都存在投入产出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其中创新生成阶段主要瓶颈在于产出不足;创新转化阶段主要瓶颈在于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本投入冗余,而资本投入则相对较合理。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DEA超效率分析模型表明,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技术创新效率存在校际差异,合作高校的学术能力与学术水平与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技术创新效率密切相关;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技术创新效率的区域间差异既表明了不同区域内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存在差异,也反映了区域间知识管理水平的差异;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空间分布的拓展,客观上促进了区域间技术转移和知识溢出;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技术创新效率存在学科专业类别之间的差异,新兴学科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理工学科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占主体的实际情况,表明理工学科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更为紧密,某些相关学科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技术创新效率值明显高于其他学科;人文社会学科类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建立促进了社会管理与服务水平的提升,某些相关学科专业研究生工作站具有较高的技术创新效率。研究结果及其理论分析对完善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建设与管理、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提高校企站合作水平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基于DEA-Tobit的区域创新系统资源配置优化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DEA-Tobit两阶段方法对上海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价,分析了环境因素对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机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要根据区域创新系统人力资源的存量来确定财力资源的投入;要认识到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并根据对区域创新系统所处阶段的判定,将系统的创新资源配置到弹性大的产出方向;避免区域经济增长较快所导致的资源不合理投入,减少由于资源冗余而导致的资源流动阻塞以及高才者的寻租行为;要深刻认知基础研究与创新活动的耦合性机理,实现区域创新系统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卓越绩效模式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国内外关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及"卓越绩效模式"的理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并据此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模型,该模型包括创新投入能力、创新过程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及创新环境支持四大系统;简单介绍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模型在湖南54家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最后得出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5.
社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企业是将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与社会创新紧密结合的组织类型和可持续性商业模式。管理大师德鲁克曾预言,这种组织有可能成为后资本主义时代发达经济体中真正的“增长部门”。在中国,社会企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社会各界对社会企业的研究还大多限于从社会学、公共管理学方向来研究。我们应该将社会企业与企业运作的商业模式结合起来,研究社会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过程与演进机理,以期更好地创建社会企业,给社会、企业、环境带来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深入研究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相关研究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TOPSIS法对我国9个典型城市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的结果得出我国最具有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实力的城市是北京、上海和广州,并指出科技创新中心与区域经济间的协同作用。最后根据部分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短板以及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牛盼强 《科研管理》2018,39(9):86-92
上海的产业知识基础配置状况是影响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重要因素。通过构建产业知识基础配置的测量指标和模型,设计产业知识基础配置的指数;在此基础上对上海市整体工业、六大重点发展工业和各区工业的知识基础配置格局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从整体来看,上海属于杂色知识基础配置区域,且解析型知识基础发展略好,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目标需要上海必须提高解析型知识基础配置的比重;从各区来看,徐汇、闵行和松江属于解析型知识基础配置类型,但未来徐汇的工业应该进一步向外转移;杨浦、宝山、嘉定、金山、青浦、奉贤和崇明属于综合型知识基础配置类型,但未来杨浦的定位也应该是现代服务业;浦东新区属于杂色知识基础配置类型,也是未来上海应该着力打造的典型。  相似文献   

18.
根据2012—2015年面板数据,建立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的DEA-Tobit模型,研究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创新效率距前沿面存在一定差距,规模技术效率较低是制约综合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创新效率Malmquist指数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技术退步是制约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因素;环境因素中的硬件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和创业环境对创新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市场环境对创新效率有显著负向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提升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而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效率问题亟需关注与研究。21世纪是复杂科学的世纪,科技创新政策的运行系统也是极为复杂的。因此,以复杂适应系统的刺激反应机理为指导,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分析了北京市创新政策对中关村区域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政策效率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单一政策工具的运用具有差异性及时效性,而政策工具的组合运用会呈现较高的效率,且不同产业间的政策效率也存在各自的特征,最后总结了研究启示与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