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通过设计调查问卷,以兰州市工业企业为数据样本,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工业企业生态创新的动力机制。结果表明,兰州市工业企业生态创新动力主要源自技术推动和政策响应,并多以末端治理和清洁生产为主开展废物和工艺的生态创新,缺乏产品服务和组织管控方面的生态创新。因此,应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进一步驱动企业进行生态创新活动并提高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统一的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2.
环保节能压力要求企业必须开展环境友好的实践,因此作为绿色创新实践的核心工具--生态设计日益受到重视.针对中国电信设备制造企业的现状,基于绿色创新理论、生态战略轮理论和制度理论开发出问卷调查题项;通过对236份有效问卷调查的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提出了中国电信设备制造行业实施生态设计的实践动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外部动力对电信没备制造企业进行生态设计实践有着正向影响,不同的外部动力影响的程度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越来越多地关注可持续发展和气候变化,经济实现绿色增长成为各国追逐的政治目标,生态创新受到了各国学者的关注。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时期,通过引入生态创新概念,真实客观地反映我国区域工业的生态创新效率,对我国工业实现健康有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以我国30个省市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作样本,通过引入SBM模型处理非期望产出,在考虑生态因素的前提下对我国区域工业生态创新效率进行评价,避免传统的DEA方法不能准确评价创新效率的缺点,并与仅考虑经济效益的CCR模型作比较分析。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区域工业生态创新效率为非有效,改善空间很大;基于生态的角度评价我国区域工业创新效率结果更加真实客观;我国八大经济带的工业生态创新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沿海地区的工业生态创新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注重对转型期出现的各种影响企业创新的动力因素的分析是建立有效的企业创新动力机制的基础和前提.根据转型期社会的特点,以熊彼特的创新模型为基础,整合个人需求、社会需求和企业人文环境因素,提出社会转型期企业创新动力机制的试探性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解释和分析,希望能够扩展创新模型的解释范围.  相似文献   

5.
生态创新是企业走向绿色发展的根本路径.为推动小微企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以贵州省小微企业数据为样本,从内部驱动和外部驱动两方面设计小微企业生态创新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对该评价体系进行验证与完善,并对贵州省小微企业生态创新水平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小微企业生态创新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良好适用性,其中生态资源创新水平对小微企业生态创新水平的影响较大,生态文化建设水平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小.最后,从大数据开放平台、大生态战略以及生态优势等方面提出提升贵州省小微企业生态创新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数字经济和VUCA时代,如何提高创新柔性以响应动态环境是摆在所有制造企业面前的难题。对中小制造企业而言,由于自身资源相对短缺和资源管理能力不足,其创新柔性的提升机制具有特殊性。基于资源编排理论的过程视角,结合中小制造企业固有特性,引入平台生态嵌入作为构建资源组合的新形式,数据赋能作为实现资源连接和供需精准匹配的前提和基础,价值共创活动作为推动资源有效利用的新途径,并建立了三者与创新柔性间的理论模型。基于106家嵌入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的中小制造企业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平台生态嵌入对创新柔性具有倒U形影响,并受到数据赋能的正向调节;价值共创活动在平台生态嵌入与创新柔性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数据赋能对创新柔性具有正向作用,并调节了价值共创活动在平台生态嵌入与创新柔性之间的中介作用。本文在理论上揭开了中小制造企业创新柔性的提升机制,对资源编排理论做出有益补充,同时对中小制造企业如何有效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等资源以提升创新柔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将服务的动力理论和服务创新动力模型,运用到高校科技创新服务中,得出高校科技创新服务动力模型,并提出建立高校产业园、发展校办知识性服务企业等建议,以改善高校科技创新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8.
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工业化以来中间组织生态演化,通过对比工业经济和新经济条件下企业间合作,揭示了中间组织发展的动力机制,认为新经济条件下,技术进步、产品和需求异化以及企业合作创新三者的相互作用是中间组织发展的主要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9.
阐述企业技术创新动力量化研究的现状及其不足,提出以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和心理状态为基础来反映企业创新动力水平的思路,设置测量企业创新行为和创新心理的指标及其问题,编制企业创新动力量表,以368家中小制造企业的调查问卷为依据,在数据统计的基础上,通过信度和效度检验验证量表的适用性,并测算、比较样本企业的创新动力水平。  相似文献   

10.
阐述企业技术创新动力量化研究的现状及其不足,提出以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和心理状态为基础来反映企业创新动力水平的思路,设置测量企业创新行为和创新心理的指标及其问题,编制企业创新动力量表,以368家中小制造企业的调查问卷为依据,在数据统计的基础上,通过信度和效度检验验证量表的适用性,并测算、比较样本企业的创新动力水平。  相似文献   

11.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探讨资源、资源管理对企业生态创新及财务绩效的影响,以482家制造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各类资源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生态创新行为,目前企业生态创新更依赖外部资源;内外部资源又通过资源管理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企业生态创新,生态创新能有效提高企业财务绩效。研究探明了资源、资源管理对企业生态创新的实现路径,有助于指导企业生态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12.
以企业生态创新类型划分为基础,将企业生态创新投入结构优化区分为创新深度不同的两个层级,运用随机最优控制分析方法,将绿色金融作用参数化,揭示了企业生态创新投入动态最优决策以及绿色金融市场发展对两个层级结构优化的重要作用机制,并结合企业特质给出了仿真依据。研究认为,绿色金融是企业生态创新结构优化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绿色金融通过缓解企业绿色资金束紧,调节企业生态创新认识、创新风险与收益结构,进入企业决策函数来发挥作用;以设计良好且有效配合的绿色金融与环境政策来引导和教育企业、促进企业生态创新文化的积极演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生态创新促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生态化,具有全方位、多层次、大众化的特点和要求.大数据作为生产生活重要因素和新的思维方法,在产品设计生产、服务、管控及消费等层面汇聚与共享,驱动产业集群协同、产学研结合、中小微企业联合与“草根”群体协作生态创新.要健全政策法规,支持大数据技术研发、公共平台建设和安全保护,加强宣传教育,培养公民大数据思维和生态创新意识,集聚数据流、想法流和技术流驱动大众生态创新.  相似文献   

14.
基于低碳经济理念的产业集群生态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低碳经济发展特征,研究产业集群生态创新的方向和动力,分析基于环境-资源-创新-经济的生态创新系统;结合上述研究,提出我国产业集群的生态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工艺生态创新是企业通过对生产体系进行改造或重构,在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废物产生的同时更有效率地将投入转化为产出,从而提高生产过程的经济、生态和社会绩效的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重庆制造企业的问卷调查,证实企业规模和所有权性质与工艺生态创新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但对不同创新措施的影响有所不同。以重庆钢铁集团为案例,剖析规模和所有权影响制造业开展工艺生态创新的作用机理,从中得出政策应起到激发创新动机、再分配创新资源、扩散创新成果、保护创新收益的作用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尽管我国生态创新成果层出不穷,但存在采纳水平不高、成果转化不足等问题,生态创新扩散效率有很大提升空间.系统梳理近20年以来国内外生态创新扩散相关文献,总体上已有大量研究成果集中在政府规制对生态创新宏观扩散规律的影响,近年来研究视角逐渐拓宽、方法不断丰富:在生态创新扩散规律和影响因素上,学者从不同层次、多个视角,重点运用创新理论、制度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社会网络理论等剖析政府政策、利益相关者、社会网络、企业资源和能力等四方面因素;在生态创新扩散机理上,采用了建模仿真、案例研究、二手数据统计和问卷调查等多元的研究方法.根据研究结论指出,未来可以在对生态创新分类的基础上,采用更多直接测量的方法,从微观视角对企业生态创新采纳的过程机理和影响因素,以及理清企业生态创新和一般创新的关系等方向进一步探究,以补充当前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同时为推进生态创新在我国实践中的扩散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王鑫  卢福财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22):126-134
为探明组织双元性对企业生态创新的促进作用及其具体影响机制,结合领导型双元、结构型双元和情境型双元3种组织双元类型,探讨不同类型的组织双元性对企业生态创新的影响机制以及环境动态性对其关系的调节作用.基于650家企业问卷调查数据的研究表明,领导型双元和结构型双元对于企业生态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情境型双元的影响不显著,结构型双元在领导型双元和企业生态创新之间起着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结构型双元与企业生态创新的关系以及结构型双元的中介作用.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构建组织双元性是有序推进企业生态创新的重要保障,实现领导型双元是整合不同类型组织双元性的前提,建立结构型双元是促进企业生态创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刘子杨  陈进 《软科学》2017,(6):86-90
以我国火力发电行业A股上市公司2009~2014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火电企业生态创新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及高管团队异质性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运用企业碳排放量及净利润的数据构建了生态创新的测量指标.结果表明:火电企业实施生态创新对短期经济绩效存在负面影响,但有利于长期经济绩效的提升;高管团队年龄、职位任期异质性对生态创新与短期经济绩效的负相关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但职能背景异质性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明显;高管团队异质性对生态创新与长期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不存在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Research Policy》2023,52(2):104697
Climate change represents a significant problem to the planet which raises concerns from stakeholder groups about corporate commitment to climate change issues. In this paper, we explore the effect of eco-innovation and climate governance on corporate commitment to climate change. We develop a unique measure for climate change commitment by considering four components, viz. whether a company support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 13 on climate action, whether a company is aware that climate change can represent commercial risks or opportunities, whether a company reports Scope 3 CO2 emissions and whether a company sets a target for emission reduction. We measure eco-innovation by using a score collected from the Eikon database that reflects a company's capacity to reduce environmental costs, eco-innovation intensity measured as environmental expenditures over revenues. We also create an index computed as a composite score by totalling five eco-innovation proxies collected from the Eikon database that reflect companies' efforts to reduce environmental impact. Concerning climate governance, we focus on three proxies, namely the existence of an environmental committee, climate incentives and the existence of sustainability reports. Based on a sample of companies listed on the London Stock Exchange for the period of 2014–2020, we find that corporate eco-innovation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climate change commitment. We argue that firms that adopt innovative approaches to efficiently control pollution and resource use and reduce their environmental impact are more committed to climate change. We also find that climate governance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climate change commitment. We claim that companies that integrate climate change issues in governance can help address climate change risks and opportunities. Our empirical evidence provides recommendations for managers and policymakers to promote the adoption of eco-innovative technologies and integrate climate change issues in governance, which can contribute to corporate commitment to climate change.  相似文献   

20.
《Research Policy》2023,52(4):104737
In this study, we first analyze whether firms' eco-innovation, manifested through green patents, improves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Then, we assess whether adopting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s (EMS) that follow standardized guidelines enhances the potential of eco-innovation to improv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To test our predictions, we build a unique firm-level dataset that combines global data on green patents, EMS adoption, and performance from five different data sources. The data support the positive effect of eco-innovation on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However, our results show that adopting EMS, rather than strengthening the positive impact of eco-innovation on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generates organizational rigidities that weaken the eco-innovation–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link. After conducting a set of qualitative post hoc interviews with elite informants, our surprising findings became more meaningful. Furthermore, we conducted a set of additional tests to validate our results in different scenarios where organizational rigidities could be a pivotal factor in explaining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differences connected to eco-innovation. This study has relev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the design and adoption of EMS and the conjoint dynamics between innov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practices to improve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