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对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构建了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粗糙集方法,选取沪深上市的32家文化传媒类上市公司数据,对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加强人才培养,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和科技中介机构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对于我国企业的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文章从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的概念界定出发,对国内外学者对持续创新能力研究的新进展进行全面考察,并进一步探讨了研究趋势,为持续创新能力的深入研究奠定必要基础。  相似文献   

3.
从2004至2015年的文献研究现状来看,学界目前对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还未形成统一的界定,主要侧重对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不同要素进行考察,包括技术创新要素、内容创新要素、体制创新要素、集群创新要素等,这四种不同层次的能力要素由内向外,依次对文化产业创新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总的来看,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研究目前较为零散,尚未形成系统性,未来的研究必将着眼于"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要素体系与能力框架"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科技创新是推动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关键措施。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能力,国内学者围绕科技创新能力开展了较为广泛的研究,但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本文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模型等方面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热点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5.
高校创新能力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创新能力的研究是当前创新评价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对于建设创新型大学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及分类热点问题的研究情况等方面对国内外高校创新能力的研究现状做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对高校创新能力的研究工作进行总体评价.  相似文献   

6.
科技创新:现代文化产业翱翔之翼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科技与文化的交融在日益加深,两者相互促进,正支撑和引领文化产业发生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以科技为手段,传统文化产业脱胎换骨,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基于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现代文化产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成为文化产业中最具活力的部分。本文分析了当今世界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几个重要趋势以及我国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依靠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我国现代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国家创新能力测度研究述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家创新能力测度对于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监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首先对国家创新能力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接着选择9套有影响的国家创新能力测度方案进行比较,分析了每一套方案的特点和方法论内涵;最后从国家创新能力测度与创新型国家评价的区别和联系、国家创新能力测度的指标体系设计、基础数据支撑、测度结果分析和应用等方面探讨了国家创新能力测度的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科学有效监测广东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成效和不足,借鉴国内外创新监测研究成果,立足广东科技创新新阶段,采用综合加权评价方法,从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企业创新、创新绩效5个方面构建广东创新能力监测指标体系.监测结果显示,广东科技创新能力在"十三五"期间大幅提升,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创新氛围日趋浓厚,创新投入显著提高,创新产出硕果累累,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夯实,但仍存在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比较低、企业创新产出成果转化率偏低、创新促进绿色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提出广东下一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提高创新治理效能的对策建议,包括形成基础研究稳定投入机制、鼓励大型龙头企业开展基础研究,以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为契机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强省建设,加快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以及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  相似文献   

9.
从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入手,分析其主要的软环境影响因素,从而提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议,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发展、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0.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文化产业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才能获得快速和长期稳定的发展.论文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探讨了科技创新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所起的支撑作用,分析了科技创新对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意义,讨论了科技创新对文化科技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并提出了管理部门促进文化科技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在调研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基础上,阐述了国防科研院所的特点及其科技创新能力内涵;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为样本,围绕国防科研院所"一分为二"的科技创新能力结构要素,提出了从共性能力与核心能力两个方面开展评价的思路;以"抓住核心能力、注重科技创新能力整体提升"为宗旨,提出了"两个体系、三个阶段"的评估办法,为国防科研院所部署开展科技创新能力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或指导。  相似文献   

12.
科技创新是企业提升竞争力并保持其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双创”背景下,中小企业数量不断增长,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湖北基层企业在湖北省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科技创新活动也越来越频繁。客观地评价湖北基层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于提高其创新能力,使其健康持续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科技创新投入和科技创新产出两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湖北省基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武汉市、襄阳市和宜昌市的基层企业研发综合技术效率相对较高,鄂州市、黄石市、神农架林区基层企业的科技创新不够稳定,存在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的情况,据此提出提高其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FONT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项本武 《科研管理》2011,32(1):10-14
    摘要:本文使用中国1996-2007年31个两位数行业的面板数据,应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基于内生增长模型的知识生产函数理论构建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实现对中国工业行业知识生产函数的估计与技术创新效率的实证测度。研究发现:中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中存在无效率;各工业行业研发创新效率存在较大的不平衡;中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的效率并没有表现出随时间提升的趋势。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促进中国自主创新战略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论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增长周期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产业总是依赖科技创新而存在及发展。根据公元607年至今的科技创新和文化产业发展历程,得出文化产业发展四个阶段的看法,并进一步对文化产业增长周期进行了论述。以此为背景去发掘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律性问题,提出了科技创新加速发展规律、文化产业增长周期规律、科技创新之于文化产业增长的反作用等。  相似文献   

15.
从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涵、演进趋势、建设路径模式选择和评价方法四个方面进行文献研究,分析科技创新中心的相关理论、评价方法及存在的缺陷,为准确把握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规律提供理论依据,对我国部分重点城市或区域正在开展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外部技术获取、技术改造等非RD创新经费支出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既可能产生"促进效应",也可能产生"替代效应"。运用17个高技术产业1995-201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非RD创新经费支出对高技术产业的专利产出和新产品销售收入整体上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技术改造经费支出对专利产出主要体现为替代效应,但对新产品销售收入具有积极影响。外部技术获取整体上提升了高技术产业的专利产出水平,其中技术引进对专利产出产生了显著负面影响,但当与消化吸收费用支出产生协同效应时,其对专利产出的促进效应就会显现出来;消化吸收费用支出对新产品销售收入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购买国内技术则有利于提升专利产出水平。  相似文献   

17.
全球经济受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中国恢复经济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对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际科创中心")的内涵和政府功能的梳理,从科技发展战略、支持尖端技术研究、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系统、直接推动企业实施创新创造和帮助高科技企业提升国际化管理等5个方面总结德国建设欧洲乃至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一系列政策经验,并阐释其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创中心的启示,即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规划,避免各自为政;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为科技创新中心提供长久动力;以建设国际科技创新大平台为抓手,提升协同创新效率;加大政府对科技金融的扶持,避免过度市场化;以提升实体经济质量为着力点,建设国际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以期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创中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李湛  张良  罗鄂湘 《科研管理》2019,40(10):14-24
摘要:将科技创新政策归纳为六种类型,建立三阶段通径模型,以上海市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了科技创新政策对企业不同创新阶段能力及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六类创新政策对于企业创新产业化实现的路径影响存在异质性,财政政策、外部规范性政策只对创新基础投入能力产生直接正向影响,金融政策对创新基础投入能力及创新中间转化能力产生直接正向影响;知识产权政策对创新基础投入能力及创新产业化实现能力产生直接正向影响;税收政策、人才政策对创新成果产业化三个阶段均产生直接正向影响。且六类创新政策对于促进企业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政策效应大小依次是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中间转化能力、创新产业化实现能力。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上市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构建科创版上市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Z-均值聚类分析对科创版首批上市25家企业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科创版首批上市企业注册地分布不均衡且企业创新能力存在提升空间。最后基于实证分析提出应强化政府的政策引导力度,加大企业创新投入力度,注重技术转移能力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