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在分析专利质押融资的质物权利属性及债权担保特性基础上,研究了专利质押融资质物筛选一般原则及实施原则,提出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构建专利质押融资质物筛选系统是解决当前专利质押融资问题的重要方向之一.据此,基于MAS(Multi Agent System)技术构建专利质押融资质物筛选系统结构,以行业专利本体库——质物专利库为路径建立筛选流程,从质物收益、质物质量及质物风险三个维度共十二个筛选指标,选用相应数据分析工具,对质物分级及筛选.本研究最后探讨了专利质押融资质物筛选系统的实施主体及运用范畴,为我国专利质押融资发展提供重要理论启发.  相似文献   

2.
为准确衡量地区专利成长状况,建立包括增长指数、质量指数、效率指数和潜力指数的专利成长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VIKOR法对我国31个省市区的专利成长性水平进行评价和分析,发现地区专利成长中存在的优势和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胡成  朱雪忠 《科研管理》2021,42(3):109-119
为推动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为审核重心的新型专利质押融资模式顺利实施,本文运用信号博弈模型对该融资模式实施的市场均衡状态进行分析,结合博弈模型中的参数研究了其实施的困境。结果发现,该融资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专利质押融资市场失灵"与"质押融资市场效率低下"的问题。建议政府采取措施加大专利数量伪装的经济成本、技术成本与失信成本,保障专利质押融资市场有效运行,在此基础上组合运用贷款补贴与科技政策工具调控可融资的企业数量,以提升专利质押融资的整体市场效率。  相似文献   

4.
从财务管控风险、经营管控风险、知识产权自身风险和政府行为相关风险四个纬度构建一套完整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企业风险的量化指标评价体系,运用群效用的最大化与个体遗憾的最小化原理,建立基于VIKOR方法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评价模型,并对选取的样本进行了风险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能够有效地对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5.
专利质押贷款是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也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重要举措,但如何确定专利价值直接关系到专利质押贷款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目前,在专利质押贷款环境下,研究专利价值的决定因素的文献并不多见。本文以我国2004-2010年176份专利质押贷款数据为样本,分析专利属性、企业属性以及其他控制变量对专利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质押状态下的专利属性仍是决定其价值的关键因素,企业属性能体现贷款风险的高低,它对专利质押贷款额度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模糊环境下从情报来源、情报价值、情报成本3个维度构建决策情报评价指标体系,将评价指标无量纲化并转换为三角模糊数,形成决策矩阵。然后根据客观熵赋权法为评价指标计算权重,运用模糊VIKOR法对决策情报进行排序,选出最优评估方案。最后,通过案例证实了该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比较研究提出专利质押融资质物的价值类型本质上是质押贷款资产价值。商业银行在开展专利质押融资质物评估时,要考虑质物在未来整个贷款期间可实现的资产价值,综合考虑财务价值与战略期权价值,运用改进后的Black-Scholes模型构建专利质押融资质物评估模型,结合商业银行对某公司专利质押融资项目的价值评估对该模型开展算例分析,结果显示企业凭借质物可得到贷款赢得发展机会,而银行风险也在有效控制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朱国军  许长新 《科研管理》2012,33(12):117-125
面向中小企业的专利质押融资业务能够有效盘活无形资产,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压力。本文主要研究银行专利质押融资业务的核心风险控制指标——质押率决策。基于博弈理论,提出完全市场模式下的专利质押融资质押率实质上是银行与企业博弈的结果,该结果符合Stackelberg leadership model。从企业违约风险评估与银行承担风险程度两个维度,将博弈模型求解问题转化为纳什均衡求解,并运用VaR风险计量等方法,确定银行最优质押率,探索达到纳什均衡的情境。本研究将为银行专利质押融资质押率决策提供重要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广西壮族自治区知识产权局近日分别与交通银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分行、广西北部湾银行签署了中小企业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战略合作协议,这是该局首次与商业银行就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开展合作,旨在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此举也标志着广西专利质押融资工作迈出实质性步伐。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作为中小型企业重要资金来源渠道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成功率较低,商业银行怕贷。因此,本文基于商业银行业务开展角度,在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新视角即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流程寻找风险产生的根源,结合经济学理论确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风险因素并解释其形成过程,最终以三大分风险分担主体以及导致贷款企业以及出质知识产权变化的因素两方面为着手点,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一套科学、合理地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以提高银行参与知识产权质押业务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专利估值困难是金融机构办理专利质押融资业务的主要障碍。低技术企业通过伪装专利使金融机构无法通过贷款信号确认其技术水平,由此出现“专利信号失灵”问题。通过信号博弈模型对该现象的成因及危害进行分析,并对产学研合作与专利质押融资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产学研合作有助于减少专利质押市场中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从而缓解“专利信号失灵”造成的市场效率低下问题。对此,建议积极完善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将产学研合作作为帮助金融机构识别可靠专利信号的重要考量,同时对尚未有高质量专利产出但正与高水平科研团队进行科技合作的中小企业提供更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2.
苗凤丽  张初 《现代情报》2012,32(7):107-111
从企业经济信息的角度出发,对企业经营状况、专利权质押政治特征、专利权质押市场特征、专利产品的特征进行分析,融合了政府决策支持、法律完善程度、市场竞争、企业管理水平等在内的多个因素构成的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的量化处理,具体分析了企业所处的融资环境、经济信息与专利产品的特点,建立了企业专利权质押融资模型。最后通过实证,对典型企业的专利权质押融资能力与实际融资情况进行对比验证,以期对企业进行专利权质押融资达到合理科学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评价指标之间存在的交互性,引入信息集成能力较强的Choquet模糊积分,构建大数据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评价模型。首先,构建大数据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基于指标权重和指标间交互度的默比乌斯变换系数计算2-可加模糊测度,其中,指标权重借助模糊AHP确定,指标间的交互关系和交互度由专家确定;最后,利用Choquet模糊积分计算待评价大数据企业的综合评价值。以大数据产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算例分析结果证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专利权质押融资是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下知识资本与金融资源相融合的产物,为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了新思路。2009年以来浙江省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支持专利权质押融资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专利权转化为融资资金的比例较低、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专利整体价值较低等问题亟待解决。在对制约浙江省专利权质押融资发展因素分析基础上,分别从专利权质押融资各参与主体的角度提出包括完善治理结构、提升专利质量、加强专利权管理与保护,设立科创支行或事业部、加大专利权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强化企业信息管理、健全专利权价值评估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完善专利权交易平台和设立政策性银行等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浙江省专利权质押融资工作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供应链存货质押融资是一种新的融资模式,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创新金融产品,对其风险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供应链存货质押融资的发展状况;通过对供应链存货质押融资风险进行分析,建立了供应链存货质押融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应用层次分析法,合理地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最后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融资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为供应链存货质押融资风险评价提供了一种科学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制定和实施专利质押融资保险政策,是促进知识产权运用、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重要举措。文章总结了我国促进专利质押贷款保险的相关法规政策,梳理了美国、日本制定实施的专利质押贷款风险分担政策,运用保险精算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研究了我国专利质押贷款保险的运用条件和模式,提出了发展专利质押贷款保险的政策建议:建立专利质押贷款保险损失补贴和保费补贴制度,对未出险贷款项目给予奖励,提高金融机构参保积极性,减轻逆淘汰问题;建立严格的风险评估制度,提升保险公司对专利和贷款的风险评估能力;进一步提高专利质量,降低金融机构的损失和保险费率。  相似文献   

17.
基于低碳供应商选择问题的模糊性,提出直觉模糊集理论和VIKOR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定义直觉模糊集,并给出改进的基于犹豫度的直觉模糊集距离测度公式。然后,运用拓展到直觉模糊集理论的VIKOR法给出了供应商择优的具体决策过程。其中,用语言变量考虑决策者权重,利用直觉模糊熵权法赋予评价指标权重。最后,通过算例结合敏感性分析表明,该研究方法计算过程简捷有效,能够达到对低碳供应商进行优选的目的,具有实用价值,为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