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往大学生都是到了临近毕业时才开始陆续进入人才招聘会,今后,江西理工大学大一至大四的学生,随时都可以享受“招聘”的待遇。在近日江西理工大学首届大学生“预招聘”会上,有数十名低年级大学生顺利通过了“招聘企业”的层层筛选,最终签订了用人“合同”。  相似文献   

2.
“教”的目的是为了最终“不教”或少教,是为了学生能自主学习。所有的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3.
一只吸血蝙蝠满脸鲜血地从黑暗中飞出来,它在山洞顶上想休息一会儿。不久之后,其它蝙蝠嗅到了血腥,大家飞过来问它到底是在哪里吸到血的。它要它们都滚开,因为它想要睡一会觉。但是,它们都坚持不走,最终,它还是让步了。“好吧,跟我来。”它说,然后飞出山洞,身后跟着几百只蝙蝠。它们飞进一道峡谷,飞越一条河,然后钻进了一个巨大的密林。最终,它慢下来,其它所有蝙蝠都激动得乱糟糟地围在它周围,舌头都伸出来准备吸血。“大家看见那边的一棵大橡树吗?”它问。“看见了,看见了,看见了!!!”所有蝙蝠都尖叫起来。“那好!”…  相似文献   

4.
郭新 《初中生学习》2005,(1):101-101
“水滴石穿”与“水滴石长”这两个词语都用以比喻力量虽小,但只要坚持不懈.千事就一定能成功。两从字面上看都是“水滴”的作用.而最终产生的效果却不一样.原因是“水滴”的环境不同。  相似文献   

5.
《音乐世界》2014,(21):6-6
张碧晨摘得“年度好声音” 张碧晨、帕尔哈提、余枫、秦宇子,四种完全不同风格的“好声音”,最终登上了《中国好声音》的决赛舞台。在经过三轮演唱与多方投票,最终曾在韩国有着练习生生涯的张碧晨摘得“年度好声音”的桂冠。决赛当晚,张碧晨准备的三首个人曲目中,贿邓丽君的经典老歌《我只在乎你轨也有新近走红的催泪神曲《时间都去哪儿了》。动情的旋律和歌词,配合深情真挚的歌喉,不仅感染了101位大众媒体评审更让现场所有观众都沉浸在她的歌声中,最终夺冠。  相似文献   

6.
数学复习课要重视“理”,达到“化”,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并通过归纳、总结,最终达到浓缩化、精细化。只有每一个学生都发展的课堂教学才是值得推崇的,只有每一朵花儿都开放的季节才是美好的春天。  相似文献   

7.
吴昊辰 《教育》2007,(2S):41-43
在北京159中学,有一位会“变魔术”的班主任。但凡经她调教过的班级,无论是年级排行倒数第一的“差班”,还是让学校颇为头疼的“乱班”,最终都能成为年级里数一数二的优秀班级。  相似文献   

8.
平民教育:现代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之后,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说,教育是现代化国家的基石,国家的发展最终要靠提高全民的素质。温总理特别强调了“平民教育”,指出“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都能受到教育”,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平民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整体国民的素质”。  相似文献   

9.
“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这些教育管理的名言给我们道出了这样一个启示,即我们的任何教育手段、管理方法都不是最终追求的目的,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形成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学生管理的目的与归宿。  相似文献   

10.
叶澜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路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时下,淡化课前预设,关注课堂“生成”,这是新课标理念下的一道亮丽的新景观。然而,对“生成”的过分热衷与宠信,非但不能收获期待的精彩纷呈,反而会导致文本失落,课堂失控,“生成”最终沦为“无成”。所以,在主张课堂“生成”的同时,切勿失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马光贵 《新作文》2004,(11):26-26
从选拔性考试的最终目的来看,考试作一半是考“人”,一半是考“”。但是遗憾的是,每年的中高考作,都有为数众多的同学试卷上的“人”字书写的不够好的。作宿构就是一个让人扼腕长叹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在历史教学中,无论何种课型都要注意处理“点”与“面”的关系,也就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它们之间,是一种逻辑上的“分”与整体上的“合”的关系,“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最终的有机融合。在历史教学中,无论何种课型都要注意处理“点”与“面”的关系,也就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它们之间,是一种逻辑上的“分”与整体上的“合”的关系,“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最终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3.
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和根本任务。在发展生产力上,毛泽东和邓小平的目标与愿望相同,并且都把其作为“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基础,都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在解放生产力上,毛泽东侧重于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调整,侧重于从革命的角度谈“解放生产力”;邓小平则提出“要把解放生产力讲全”,“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观点,从而继承与发展了毛泽东“生产力思想”。  相似文献   

14.
父母这道墙     
前两天,一位在外企工作的朋友午饭时向我吐槽,他们看好的实习生,一个挺能干的苏州姑娘,最终还是在父母的“威逼利诱”下选择了离开,老老实实地回家做了一个“大家都很看好”的公务员。  相似文献   

15.
张颖  李华 《教育》2006,(8):48-49
“校园孝子,要尊敬父母老辈、要珍惜父母的血汗钱、要尊敬师长、要乐于助人。”半年来,吉林省吉林市第四十九中学热闹非凡,学生们都在谈论学校开展的评选“十大孝子”活动。经过半年来的海选,有90名“孝子”入围,最终确立了 “十大孝子”。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发展”与“创新”,教育的目标主要靠教学来完成。通过教学,使学生的知识、智能、品德、心理等都得到和谐的发展,成为具有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现代人才。  相似文献   

1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目标任务都是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确立的,最终都要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  相似文献   

18.
我看网络与语文教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互联网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震荡性影响怎么估计都不会过分,这种“震荡”最终将达到何种程度,今天无法预料——也许它根本没有“最终”。它对教育已经产生的影响,人们评价各异,褒贬不一。比如,对于学生接触网络的现象,有人认为这是素质教育应该提倡的,并将其视为“信息时代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但是相当多的人却认为这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而且网络上不健康的信息将有害于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19.
数字与数值     
在教学过程中,笔发现部分学生和个别教师对“数字”和“数值”这两个概念区分不清。总认为它们的意思差不多,不管用哪个都一样,最终导致使用的错误.其实它们的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20.
喜欢周笔畅的N个理由 开学都好长一段时间了,可“超女”热依旧未能退去,虽然最终结果早已揭晓,但“超女”仍是谈论的热点,比如——周笔畅。(开篇过于平淡,没有把心中喜爱之情渲染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