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宏安 《学周刊C版》2010,(5):196-196
中国古代诗歌广义上包括诗、词、曲。由于中国古代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离我们现代生活已经很久远,以及诗歌语言的含蓄与凝练,所以在鉴赏中国古代诗歌时就会碰到很多障碍,要么一知半解,要么误解,不能享受其中的美感,不能感悟诗人对社会、人生的理解与感悟。然而,在鉴赏中国古代诗歌时又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可寻。  相似文献   

2.
虎符     
《红领巾》2014,(5)
正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阳陵(ling)虎符,高3.1厘米,长8.9厘米。一提起虎符呀,小编那崇敬(chong jing)2.情就滔(tao)滔不绝(jue)、喷涌(pen yong)而出。因为,虎符一有,军队在手!虎符是古代皇帝调兵遣将(diao bing qian jiang)用的兵符,一般用青铜做成老虎的形状,分成了左右两半。右边那半在皇帝手中,左边将帅或地方长官手中。如果说暴发户的爱好是数钱,那数  相似文献   

3.
<正>1942年至1943年间,郭沫若在重庆一连写出了《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等多部历史剧。其中《虎符》一剧,借"窃符救赵"的历史故事,成功地塑造了主持公道,维护正义的反侵略志士——信陵君的形象,用赵魏联合抗击强秦的历史,来讽喻现实,号召人们共同对敌的用心极为显明。该剧中有一件重要道具——虎符。剧名又径称"虎符",可见其在郭沫若心中,是有很重分  相似文献   

4.
虎符补说     
《信陵君窃符救赵》记叙了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想办法窃得国王虎符 ,夺晋鄙军救赵国的故事。“虎符”是这篇课文的焦点。何谓“虎符” ?虎符是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调遣兵员的凭证 ,用金、玉、铜、竹、木等制成 ,帝王与大将双方各执一半 ,合之以验真假 ,两半相合 ,称为“符合” ,表示命令验证可信 ,反之则不可行军令。虎符最早用于战国时代 ,到唐代初年 ,将虎符改为银艹免 符。不久即改用鱼符。唐代鱼符是唐代官员使用的鱼形符契。一般长 6厘米 ,宽 2厘米 ,分左右两半 ,中间有“同”字形榫卯可相契合。唐代鱼符分为三类 :有用于调动军旅、…  相似文献   

5.
黑格尔承认中国哲学是道德哲学,但同时认为中国哲学抽象思考是空洞无物的,这种空洞无物的中国哲学无法产生中国古代的科技,甚至认为中国古代的科技是从西方传入并保留几千年的形式而没有发生变化。这些明显是黑格尔对中国哲学的误解。本文分析了黑格尔对中国哲学的误解,主要源于文献资料缺乏、对中国哲学思考对象的误解和对中国哲学蕴含的辩证法片面理解三个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秦国君王牢握军权,用兵制度严格,已知的杜虎符和新郪虎符,是驻扎地方军事长官的被动发兵之符。那么,军官有自主的用兵权力吗?新发现的战国时期秦国虎符铭文:"旨,五甲,毋之会,行。"意为君王的命令,动用士兵五人不要会合(君王的)虎符,即可行动。授予军官一伍兵权,从中不难看到秦君王对军队的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7.
岳麓版《历史·必修2》第38页中"贝"字甲骨文书写为而表示人民币符号的为"■",本人原以为人民币符号"■",来源于甲骨文,特别是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两者纯粹是历史的巧合。"贝":1.蛤蜊、珠母、刀蚌、文蛤等有介壳软体动物的总称。2.指贝类动物的硬壳:贝壳。贝雕。3.古代用贝壳做的货币。"贝者、水虫,古人取其甲以为货,如今之用钱然。"《尚书·盘庚中》,中国古代以海贝充当的原始货币。中国商周时期的墓葬中有出土发现。商代的卜辞  相似文献   

8.
正高中历史必修2专题1的第一个学习主题是古代中国农业,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虽然各个版本的教科书对这个主题的叙述方式有较大差异,但是都涉及一些基本概念,如古代农业、传统农业,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等。由于教科书的叙述比较简略,一些教师反映学生在学习时搞  相似文献   

9.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中华书局标点本)载:“……授君玺绶策书、金虎符第一至第五、左竹使符第一至第十,……。”这里标点有误,文字亦有脱漏。我国古代以虎符、竹使符作为君主调兵遣将或传递命令的符信,在战国、秦汉时已经盛行。按当时制度,虎符,竹使符均剖而为二,右半由君主所掌,左半授于臣属,使用时两半相合为信。然史书所载君主授与臣属虎符、竹使符之事,有时不书“左”字,因为该制为时人  相似文献   

10.
虎符亦称兵符,因作成伏虎状,故名。它是古代帝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动军队所用的凭证。虎符能分成左右两半,用兵时,左一半给带兵的将帅,右一半由国王保存。调动军队时,国王将右一半给另外的将领拿去和带兵将帅手中的左一半扣合,二者相符方  相似文献   

11.
虎符是古代帝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发军队的信物,用铜铸成虎形,背有铭文,分为两半,右半留存朝廷或君王,左半发供地方官吏或统兵的将帅.调发军队时,须由使臣持符到地方验合,方能生效.盛行于战国、秦、汉时期.本期封底刊登的战国时期秦国杜县虎符,1973年在陕西西安南郊山门口公社兆沈村出土.虎符长9.5、高4.4、厚0.7厘米,现存半符,为左符.虎作踞形,叱鼻昂首,尾端卷曲,造型生动逼真.背面有槽,以备合符之用,颈上有一小孔,虎身有错金小篆九行,共四十字: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兴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隊火)之事,虽毋会符,行殴.铭文中的"杜",是地名,西周有杜伯国,公元前687年秦武公时置县,治所在今陕西西安市南郊杜城村,虎符出土地距杜城村二公里.这次发现的虎符与历史记载的有关情况是相合的.虎符铭文的大意说:军用兵符,右半存君王处,左半存杜县的军事将帅处.凡调动杜县军队五十人以上,县必须得君王的右符与自已的左符会合才能行动;如遇紧急军情,烽(隊火)举火,不必会君王的右符,就可以行动.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一些学者认为,大团圆结局不符合亚里士多德对于悲剧的定义,因此得出"中国古代无悲剧"的定论。本文通过对悲剧内涵的重新解读,结合中国古代"四大悲剧三部大团圆结局"的现象,从"尚圆"思想、中和之美、因果轮回、心理补偿、政治因素等角度,分析大团圆结局的心理学依据。得出结论:中国古代是有悲剧的,并且由于特殊的文化思维以及社会背景影响,中国古典悲剧折射出比现实更为深刻的悲剧性内涵。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的"寓言"理论及文体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使用源于《庄子》的"寄寓于言"手法创作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包含有"寄寓之言"的寓言故事,也包括中国古代特有的"寓言诗",以及一些有寄寓之义的散文和比喻。由此可见,源于《庄子》的中国古代的"寓言"文学,应是一种广义色彩的"泛寓言"体式。还原《庄子》的"泛寓言"理论,探讨其深远影响,对于全面了解中国古代的"寓言"观念及其影响下的"寓言"创作,比较中西及古今寓言的异同,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4.
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用了一些我国古代的著名文学作品,对学生学习古代汉语与传统文化十分有益。教材中的注释有些不够准确,容易造成误解,现在做些辩证工作,供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15.
"被发"考辨     
古代文献中的"被发"有双重意义:"被发缨冠""被发及地"中的"被发"表示披散头发;"被发文身""被发左衽"中的"被发"表示剪短头发.古书异文、相关词语的组合共现情况、一些语文工具书误解"被发"造成的内部矛盾以及同形词"被"与"披"的不同联系方式等,都可证明应该区别对待所指不同的"被发",而不应将它们混而为一.  相似文献   

16.
名著是中国古代小说在域外传播的主流,但它们在不同国家传播的情况不尽相同,一些二三流作品的传播有时超过了其在本土的影响,这是由于中国古代小说域外传播带有随意性、偶然性以及名著文化含量高,传播难度大等原因造成的。中国古代小说对接受国的文学创作有所影响,其中被改编以适应接受国的文化传统是一个很突出的现象。而中国古代小说在译为外文时,除了文学翻译本身的限度,在文化上也存在着不少误解与遗漏,这在非汉字文化圈表现得更明显。由于文化传统与观念的不同,中国古代小说在域外的解读,还产生了许多与本土不同的歧见。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对虎的形象十分崇拜,特别是在军事上。将铜制兵符刻成虎形,背面刻有铭文,分为两半,右半存于朝廷,左半发给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专符专用,一地一符,不能用一个兵符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调兵谴将时需要两半勘合验真,方能发兵。在古代“虎符”也成为了统治阶级巩固帝王皇权地位的一种象征。  相似文献   

18.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自主赏析"为学生提供了欣赏古代诗歌散文的广阔空间,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另类解读可能会有"柳暗花明"之感。它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欣赏从四个方面作了一些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的中国古代小说研究领域,对于"小说"概念之理解与认识多有分歧,相关理论的运用多存误区,因而给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带来一些困惑与难题。宁稼雨首倡中国叙事文化学,将其引入中国古代小说研究领域,无疑是走向中西会通之路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历史上,很早就出现了"间谍"的身影。夏朝"女艾间浇"之后,中国古代的间谍们就一直未停止他们的活动,而且几乎每个朝代都曾设置过一些专门的职官和间谍机构来进行侦察间谍活动。中国古代间谍也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进程中,起过重要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到目前为止,史学界对"中国古代间谍"这一特殊群体的研究却很有限,对间谍职官及其机构的设置的研究则更少。本文主要是按时间顺序,对各朝各代有关的间谍职官及其机构进行系统归纳、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它们各自的特点,从而总结中国古代间谍机构的总体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