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吟诵     
<正>在教室内通读,该用宣读法,前面已经说过。讨论完毕以后,学生对于文章的细微曲折之处都弄清楚了,就不妨指名吟诵。或者先由教师吟诵,再令学生仿读。自修的时候,尤其应该吟诵;只要声音低一点,不妨碍他人的自修。原来国文和英文一样,是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从前人读书,多数不注重内容与理法的讨究,单在吟诵上用功夫,这自然不是好办法。现在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的讨究上比从前注重多了;可是学生吟诵的  相似文献   

2.
1997年年底由《北京文学》的三篇文章引发了全社会对语文教育的大讨论 ,不过在这股热潮过后 ,剩下了什么 ?又改变了什么 ?作为一个处在最基层的语文教师 ,我也谈谈自己对语文教学的一些看法。  一、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的朗读分析课文的方法是本世纪初 ,从西方国家传入中国的。早在 40年代 ,叶圣陶先生忽视对朗读提出了批评 :“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现在国文教学 ,在内容与理法的讨究方面比以前注意得多了 ;可是学生吟诵的功夫太少 ,多数学生只是看看而已。这是偏向了一面 ,丢开了另一面。”现在五十多年过去了 …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误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重分析轻诵读20世纪40年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针对当时的语文教学二语中的地指出:“现在的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的讨究方面比以前注意多了,可是学生吟诵的工夫太少……”这种重分析轻吟诵的状况,在推行新课改的今天仍无多大改观。一首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相似文献   

4.
据有关方面的调查显示,当前中学的阅读现状是没有良好的阅读方法,缺乏必要的质疑精神,阅读的作品科幻、武侠、言情较多而名著较少,而且没有恰当的计划,学生很少做读书笔记,针对以上情况,可采取以下对策。一、阅读教学中倡导本色阅读教师的讲解过于繁琐,大大地剥夺了学生在吟诵阅读中探究思考的时间,从而逐渐地丧失阅读的兴趣。叶圣陶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就指出:“现在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的讨究上比以前注重多了;可学生吟诵的功夫太少,多数学生只是看看而已。这又是偏向了一面,丢开了一面。”而现在有些情况比叶老指出的还要严重,教学一篇…  相似文献   

5.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不可忽视的环节。它既是技能的训练,又是素质的培养,同时,又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然而,今天朗读声在校园里渐渐稀少了。有些老师一走进课堂常常是一人连读带讲他把课文分析完了,而部分学生却仍处于茫然状态,这样分析课文,效果可想而知。笔者认为这实在是语文教学环节中的弊端,叶圣陶老先生早在40年代初就指出:“现在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研究上比以前注重多了。可是学生吟诵的功夫太少,多数只是看看而已,这又是偏向一面而丢开了一面”。现在,学校早读时间一般只有3O分钟,有的学生是抓紧时间做几道作业…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的颁布,为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以及有些教师对新课标理解不深,在教学中仍课堂教学的三大误区及其矫正吴胜东蒋友军新课标的颁布,为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以及有些教师对新课标理解不深,在教学中仍存在着较多的认识误区和行为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重分析轻诵读早在上世纪40年代,叶老就针对当时的语文教学一语中的地指出:“现在的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的讨究方面比以前注意多了,可是学生吟诵的功夫太少,……”这种重分析轻吟诵的状况,在…  相似文献   

7.
目前,不少教师注意到,在语文教学中,由于有些教师至今对新课程的理解仍不透彻,导致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只讲不读。诵读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早在上世纪40年代,叶圣陶先生就说过:"现在的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的研究方面比以前注意多了,可是学生的吟诵工夫太少……"叶老的这种担忧在21世纪的今天,也改观不大。如千古名篇《岳阳楼记》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8.
<正>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叶圣陶先生指出:"国文和英文一样,是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惟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全而不偏。"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朱自清在其《朗诵与诗》一文中指出:"语言不能离开声调,诗文是为了读而存在的。"的确,课文意义有多解性,课堂上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通过动口、动脑,反复诵读,才能体会文章的意思,咀嚼出作品  相似文献   

9.
熟读背诵是记忆的一种形式,它是青少年理解语言,增强语感,加深记忆,学会表达的一种重要方法。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些至理名言,是前人积累的成功经验。而我们不少教师却对此熟视无睹。早在上世纪40年代,叶圣陶先生就指出:现在的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上的研究比以前注重多了,可是学生吟诵的功夫少了,多数只能看看而已,这又是偏向了一面,丢开了另一面。实践证明,学生学习语言,多数是先记忆而后逐步理解的,或者是朦朦胧胧地知道一点意思,记住后再渐渐明白的,哪有一个母亲教孩子学叫妈妈时,先讲“妈妈…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国文教学)惟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全面不偏。""讨究"即研究,是教学中理性分析的过程;"吟诵"则是感性的认知和领悟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要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不可执于一端,顾此失彼。纵观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现状,则发现"讨究"倍受宠爱,"吟诵"却惨遭冷落。课堂上不绝于耳的是连篇系读的分析,琅琅的书声则很难听到。教师们对付究为什么这样偏爱?过多的讨究有没有危害?吟诵在语文教学中究竟有多大的作用"如何摆正两者的关系?这一系列问题都急需教师们认真思考。在此,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  相似文献   

11.
许多语文教育专家都十分重视朗读背诵的语文教学传统。夏丐尊先生强调变“阅”为“读”,以培养语感,他说“要领略文字的气势,会诵是惟一的途径”。叶圣陶先生也说:“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吟诵的时候……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这是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相似文献   

12.
谈吟诵     
在教室内通读,该用宣读法,前面已经说过。讨究完毕以后,学生对于文章的细微曲折之处都弄清楚了,就不妨指名吟诵。或者先由教师吟诵,再令学生仿读。自修的时候,尤其应该吟诵;只要声音低一点,不妨碍他人的自修。原来国文和英文一样,是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2007,(4):1-1
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这种技术的训练,他科教学是不负责任的.全在国文教学的肩膀上。所谓训练,当然不只是教学生拿起书来读,提起笔来写,就算了事。第一,必须讲求方法。怎样阅读才可以明白通晓,摄其精英,怎样写作才可以清楚畅达.表其情意,都得让学生们心知其故。第二,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因为阅读与写作都是习惯方面的事情,仅仅心知其故,而习惯没有养成,还是不济事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一、以"独当之任"重新审视"非语文""泛语文"现象 叶老的话:"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 "语文学科是多重属性、多种关系、多向互为作用而构成的复杂的统一体." 叶老也说:"国文是各种学科中的一个学科,各种学科又像轮辐一样辏合于一个教育的轴心,所以国文教学除了技术的训练外,更需含有教育的意义."然而,我们往往在语文教学中专重精神和思想一面,而忽略了"言语形式"的重要性.缺乏相关的阅读和作文的训练,导致学生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尤其有些教师将一些富含人文性、思想性的语文课上成了生硬而浅薄的道德课,这种理性化、抽象化、概念化的教学,不但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背道而驰,也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6.
王明辉 《考试周刊》2013,(77):32-33
前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说:“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学习。”传统的课堂阅读教学课就是如此,教师片面强调“教”的一面,而忽略了学生“学”的一面.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过于强调分析文学作品中“语修逻、段章篇”.而忽略了学生的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对于这个目标,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诵读教学来实现。叶圣陶先生早在60年前就批评当时学生“吟诵功夫太少”。他谆谆告诫国文老师,学生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仅是理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许多语文教育专家都十分重视朗读背诵的语文教学传统。夏丏尊先生强调变“阅”为“读”,以培养语感,他说“要领略文字的气势,会诵是惟一的途径”。叶圣陶先生也说:“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吟诵的时候……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这是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我认为,语文教学要想提高效率,必须返璞归真,大力提倡朗读背诵,让校园里处处有琅琅的读书声。那么,应该怎样诵读呢?宋代朱熹十分明确地提出诵读的要求:“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之我见□兰州十二中钱玉芳叶老在《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点》一文中指出:“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学生眼前要阅读,要写作,至于将来,一辈子要阅读,要写作。……第一,必须讲求方法。第二,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  相似文献   

20.
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我对低年级的吟诵教学有了一些新的思考和体会。我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一年级学生,鉴于他们识字量不多,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在教学吟诵古诗时,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朗读古诗吟诵教学的第一步是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它是学习吟诵的前提。学生在学完汉语拼音后,就可以独自朗读古诗了。在《我爱吟诵》这本教材中,他们开始接触的都是近体的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古诗内容简单,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有些古诗都是他们在幼儿园时就会背诵的,所以读准古诗并不难,读上四五遍就可以做到读得正确、流利了。学生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