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朴素的情感     
黄宏 《中国德育》2009,(1):9-12
这是我第一次正式走进中学校园。中学生是一群最难接触的群体,我一直没有掌握好怎么与中学生进行交流。我女儿也是中学生,有时候她的突发奇想,令人难以揣摩。所以今天,我想通过互动、问答的方式,解答一下同学们的疑惑。  相似文献   

2.
这篇散文饱含情感,精心刻画了一个来自底层的劳动者的形象——厨子老关。 老关本是主人雇来做饭的厨子,但他除了买菜、做饭,还主动去干好多分外的活儿:他养鸡,浇地种菜,搬砖修路,拾树枝回来引火,天不好在家纺麻绳,给孩子们修鞋……他甚至还会做木工活。这些内容,表现了他勤劳、能干、健康、有活力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程启飞 《教育》2008,(9):32-33
又是一年教师节。在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有这样一位老人,他从教48年,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他工作成绩突出,一生所获荣誉100余项,曾先后被表彰为山东省“捐资助教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他一生节俭,不抽烟,不喝酒,把省下来的10多万元钱捐给了社会。他叫郁忠诚,他不仅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还影响了自己的后代献身教育。  相似文献   

4.
旅游研究面临“情感转向”,但学界仍缺少游客情感体验是什么以及如何发生的理论探讨。以乡村旅游为背景,在SOR理论支持下,采用隐喻抽取技术,探索乡村游客情感体验的发生过程和诉求本质。结果显示,乡村游客情感体验的发生遵循了从刺激-激活-反应的基本逻辑,游客在乡村旅游地情感符号表征系统刺激下,通过对特定的评价过程和方式,生成八种积极情感以及失望、难过等负向情感。游客乡村情感最终统归为对“在家感”的诉求。研究对促进游客情感体验本体性研究有一定理论价值,对我国乡村旅游产品体验提升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琦的诗歌总是充满了理想精神和人性的温婉,她的诗歌,总是带着淡淡的香气,让读诗的人沉浸在她所营造的美好世界里,享受沁人心脾的芬芳。  相似文献   

6.
<正>诺尔曼·丹森在《情感论》中指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应该是一个有情感的人。"人是有情感的动物。人的主观情感,决定了教室必须是有温度、有情意的存在。如果一个学生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一直被当作学习的机器,那么,他对整个教育生活一定是厌恶的、反感的、抗拒的,我们就不得不怀疑他健康成长的可能性。郭敏老师提出惬意教室的主张,强调教室是一种温情的、有兴味的、有意思的存在,她不仅关注教室的物理空间,更注重儿童的精神世界,以美好的德行浸润儿童的身心,让儿童在"教  相似文献   

7.
歌唱艺术的情感体验是一个歌唱者达到歌唱艺术高境界、高水平的关键环节,是歌唱艺术的生命线。笔者是根据自己多年来声乐教学经验的积累,从以下五个方面来阐述歌唱艺术情感体验的由来,以及它在我们声乐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目的是要提醒我们从事声乐教学工作的广大同仁,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歌唱发声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怎样用情去歌唱,达到“声情并茂”的完美境界。  相似文献   

8.
郑炜栋 《小学生》2012,(9):57-57
灌输和培养少年儿童对党的朴素感情,这是少先队组织的责任,是应始终要坚持的,必须引起少先队工作者高度重视和冷静思考。但是,爱党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比较空洞,往往教育效果并不理想。我们经常能看到许多队员对党并不了解,在对少年儿童的访谈中,人们发现:大多数孩子对党有着纯洁的感情,但也有不少孩子对党的认识还停留在革命战争时期,对党在新时期的形象和成就缺乏了解。怎样对当代少年儿童讲党?如何培养少年儿童对党的朴素感情?如何帮助少先队员增强党、团、队衔接的组织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敏感的心灵、丰富的体验、细腻的感受,即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0.
公共精神重塑是乡村教师助力乡村教育振兴战略、身心俱在融入乡土社会、回归乡土公共情感世界的题中应有之义。当下,新时代乡村教师囿于公共制度依附、公共使命式微、公共空间离场等现实桎梏未发挥应有的“新乡贤”身份角色。研究发现,乡土社会悬浮化、乡土文化空心化、城乡张力对立化是导致乡村教师公共精神旁落的主要原因。鉴于此,通过融入乡村社会文化生活、肩负乡村教育振兴使命、加大本土定向培养力度等措施重塑乡村教师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11.
方园 《考试周刊》2012,(58):34-35
中华文化中一脉相承的耻感文化,曾极为广泛、深刻地影响中国人,对人们的道德行为产生强大的控制力。然而,在社会转型的新时期,随着人们道德水平的下降,耻感意识也在逐步淡化,可贵的羞耻之心正在被人们渐渐淡忘。本文试就当代中国耻感淡化的现象及原因进行论析,并提出疗治对策,从而为"重塑耻感"提供一种理性视角。  相似文献   

12.
文化破碎中的乡村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乡村文化秩序遭遇的危机是多重的,综合起来,一是自然生态秩序的破坏,一是乡村文化秩序的瓦解,一是乡村公共生活的危机,一是乡村心惫秩序的危机。这些问题的后果也许一时还看不出来,但只要我们稍微留心,就会发现,这些问题在眼下的直接受害者就是乡村的孩子们,他们正在失去乡村社会对他们生命悉心的、整体的呵护,尽管他们在物质层面大都得到了更好的基本生活条件,但他们精神生活的贫乏与从小就形成的生存的迷失也许会陪伴他们一生,  相似文献   

13.
忧患与失落--对南宋词人的情感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作为一种学体式,在宋代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南宋词表现了较为独特的艺术风格。忧患与失落是这一时期词作所表现出的主要情感特征,词人们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使这一情感特征得到充分展示。  相似文献   

14.
浅谈音乐欣赏与情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欣赏音乐中,首先对音乐表现为感性上的直接体验,其次要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这是在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当然,欣赏者的欣赏能力各不相同,每个欣赏者都只能根据自己的不同生活经验来体验乐曲所表达的感情。欣赏者的感情是否能够在欣赏的过程中随着音乐的进行而起伏、变化,如果做到了这一点,就是对音乐中所表现的感受有所体验了。这种理解认识只有融注于感受性的体验之中,才能真正有助于音乐欣赏。  相似文献   

15.
情感是诗歌天性的最主要动力之一。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就没有诗歌。没有情感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而情感也是欣赏者体验的核心,体验的出发点是情感,最后的归结点也是情感。欣赏诗歌的目的在于领略诗人抒发的情感,并期望通过诗人的启迪以引起共鸣式的感情燃烧。欣赏者从自己的命运和遭遇,从自己内心的情感积累和先从感受出发去体验和揭示作品的意蕴和感受诗人的情感。  相似文献   

16.
周卫星  金玉珍 《辅导员》2011,(25):20-22
源东中心学校坐落在"中国白桃之乡"——源东,这里诞生了我党早期创始人、团中央第一任书记、中国民主建国会的主要发起人和领导人之一施复亮,人民音乐家施光南,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诗坛泰斗艾青以及著名的抗日组织"八大队"。学校以此为少先队开展爱党教育的重要资源,结合队员情感发展的一般特点,以四个"红领巾乡土资源研究院"为载体,通过"浸透、自育、传承"三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来实现教育的目标。情感教育是新课程的目标之一,而促进人的发展的教学则要关注人的内在主动性,但人的内在主动性是受情感所支配的。因此,《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要营造学生体验的情感场,可以激活学生的情感元素,达到教学的目的。从情感目标的设定,通过“入情、悟情、生情、露情“,把情感目标的贯彻和落实于课堂整个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来实现教育的目标。情感教育是新课程的目标之一,而促进人的发展的教学则要关注人的内在主动性,但人的内在主动性是受情感所支配的。因此,《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要营造学生体验的情感场,可以激活学生的情感元素,达到教学的目的。从情感目标的设定,通过“入情、悟情、生情、露情”,把情感目标的贯彻和落实于课堂整个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蔡美月 《教师》2008,(11):53-54
学生无“情”,何其甚! 昨天,“天地君亲师”的牌匾或条幅还挂在中国家庭的厅堂里;  相似文献   

20.
长征过程艰辛无比,但又充满了温情和感动。如何抓住语言文字引导学生感受彭德怀爱大黑骡子但更爱战士的矛盾的情感?通过三次引导,层层深入,逐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验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