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作为基本的价值取向,而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思想的主阵地,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已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突出课题。一、坚持探究性原则,让学生主动发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2.
阮丽竹 《考试周刊》2012,(17):45-45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灵魂,是历史前进、社会发展和新生事物成长的动力。本文探讨如何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作文教学闪烁智慧光芒。  相似文献   

3.
语文学科是一门积淀着人类文明的结晶,富有浓郁的人文特色的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中有更多的文字、艺术,有更多的幻想和想象,也有更多的情和爱.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语文学科在培养人文素养和弘扬人文精神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但在传统教育教学观点的影响下,许多教师的语文教学偏离了教学的本质,将它等同于纯知识的教学、纯技能的训练,而人文情怀却被淡化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把人文性定位为语文的基本性质,这无疑是对语文学科认识的一个重大超越.  相似文献   

4.
2006年春节期间,胡锦涛总书记瞻仰了杨家岭、枣园革命旧址。在党的七大会址,在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老一辈革命家旧居,胡锦涛认真听取讲解,不时驻足观看。一孔孔简陋的窑洞,一件件朴素的陈设,一幅幅珍贵的图片,生动地再现了当年火热的斗争生活。他动情地说:在延安这块土地上孕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我们要把延安精神作为凝聚人心、团结奋进的强大动力,作为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教育呼唤人文精神,语文教学呼唤人性美的光芒。我们应抓住实施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的契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为终极目标,让学生不断从中华灿烂的民族文化与坚韧的民族精神中吸收养分。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在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下,许多教师的语文教学偏离了教学的本  相似文献   

7.
学校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促使每个学生全面发展,是使学校中的每个学生通过不断学习,在各方面日臻完善,从而不仅能使学生的学校生活具有鲜活的生命意义,而且这种教育教学能戚为学生今后人生道路上的奠基石。因此,我感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初中思想品德课不是知识的传授课.也不是时事的宣传课,更不是“修理”学生的“政治”课,而是调适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心理课.是形成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思想传承课。是培养学生崇高品质、陶冶学生高尚情操的实践课。怎样让思想品德课回归真实的价值趋向,让它凸显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让它永远放射出思想光芒呢?  相似文献   

9.
丁维秀 《现代语文》2011,(9):113-113
众所周知,语文学科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能凸显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一门学科。然而由于多年来应试模式下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中学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尚未得到充分的发挥,严重阻碍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发展。作文教学作为中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了学生不同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显示了学生的内在的精神和独特的个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就是说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首先要求他们要有健康的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因为一个人在做人方面的缺陷会影响他一辈子。且仔细审视古人的“道菲文不著,文非道不生”,“文以载道”之说,发现这些观点很符合当今社会的要求。所以语文教学就很自然地起着“传道”的重要作用,而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道德人格,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应时记得倾注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也就是说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首先要求他们要有健康的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因为一个人在做人方面的缺陷会影响他一辈子。且仔细审视古人的“道菲文不著 ,文非道不生” ,“文以载道”之说 ,发现这些观点很符合当今社会的要求。所以语文教学就很自然地起着“传道”的重要作用 ,而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道德人格 ,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应时刻倾注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2.
[题目设计] 一位16岁的少年拜访一位智者。他问:“我如何才能成为一个自己愉快也能让别人愉快的人呢?”智者说:“送你四句话:‘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把别人当成别人,把自己当成自己。’”这位少年牢记智者的话,终于成为自己愉快也给别人愉快的人。  相似文献   

13.
宋飞 《语文天地》2012,(1):48-49
从初中升入高中,学生从身体到心理逐渐走向了成熟,尤其在心理上,对内表现为独立意向增强,自尊心增强,并且满腔热情地关注自己的成长;对外则表现为道德意识高度发展,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等,这些心理变化对他们的作文水平影响很大。顺应学生的心理需要,给予他们人文关怀,培养其写作能力,是笔者多年来在作文教学中付诸实践的基...  相似文献   

14.
费静亚 《生活教育》2011,(7X):84-85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个性更复杂、更丰富多彩。"处于发展阶段的儿童,有着独特的个性和深不可测的巨大潜能,可是,当前的作文教学却过分强调共性,压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怎样才能使学生的作文闪烁出绚丽的个性光芒,我觉得应做到陶行知先生提倡的"六个解放"。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新课改进程的逐步深入,作文的重要地位日趋凸显。但长期以来,作文成了困扰师生的一大难题。学生感觉作文难写,常常疲于应付;教师感觉作文难批,经常望文兴叹。作文评改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逐步深入,作文的重要地位日趋凸显。但长期以来,作文成了困扰师生的一大难题。学生感觉作文难写,常常疲于应付;教师感觉作文难批,经常望文兴叹。作文评改重改轻评,作文水平长期滞步不前。如何走出这种困境?笔者认为,充分彰显作文评改的人文魅力,让作文评改放射人文的光辉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对语文教学要求学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直切体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断丰富学生的人文内涵”,显而易见,“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已经被提升到一个重要的位置。写作作为高度综合的语文活动,不仅体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显示了学生内在的精神和个性,它反映了作者对人的价值、命运等内在问题的思考与探索。因此,  相似文献   

18.
作文活动是写作者运思言志抒情写意,充分发挥个体能动作用的创造性脑力劳动,其最后的指向——文章是最具有主体个性特征的精神产品。凡是成功的、令人喜爱的好作文,都自然地融合了作者特有的人生经历或者生活体验,表现着作者独特的思维方法和对事物的真知灼见,闪烁着作者独有的智慧之光,体现着作者自身的态度愿望等。2012年的高考作文,虽不乏佳  相似文献   

19.
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小语界致力改革和优化的核心问题。但由于长期受传统文化和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往往采用程式化、模式化、标准化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对学生本体性的理性认识,作文教学陷入了"以文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