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要着眼于“性格描写”的主线─—五年制第九册第6组课文的备课思考安徽省望江县教委教研室胡月南这组课文,以“抓住人物的特点”为重点训练项目。全组教材有5篇课文,一类课文有《古诗三首》、《将相和》和《少年闰土》,二类课文有《一分试验田》,三类课文有《一张珍...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组共有五篇课文和一篇读写例话:讲读课文《少年闰土》,阅读课文《小桂花》、《忆铁人》,独立阅读课文《大仓老师》、《一分试验田》,读写例话《抓住人物的特点》。此外,还有一个基础训练。  相似文献   

3.
《一分试验田》是小学语文第九册的一篇阅读课文,它的前边是讲读课文《少年闰土》。学生在学习《少年闰土》时,通过教师讲解,了解了闰土的特点,获得了一些表现人物特点的感性知识。《一分试验田》的后边是独立阅读课文《一张珍贵的照片》,它要求学生在学习前两篇课文的基础上,运用学到的读写知识来分析课文中的周总理和小桂花,特别是周总理的一些特点。尽管课后作业没有  相似文献   

4.
(一)激情迸发彭总周身浩然正气,为人刚直不阿,实是万世楷模。我从教三十年,为的是什么?一句话,是为了培养现代化建设一代新人。面对着《一分试验田》(九册24课)这么好的课文,我们就应该教育学生向彭总学习,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硬汉子。我到底应该怎样教这一课呢?我考虑了好久好久。结果决定,先深钻课文,再熟悉彭总侄女彭钢写的《怀念伯伯彭德怀》。经过一番努力,两文在我的思想里就自然地融合为一体了。渐渐地眼前便浮现了“情切·理正·形美”这三条六字的结语。这六个字,可不是普普通通的六个字,它是我激情的进发,它是我对彭总的真诚的爱戴;它是我改革《一分试验田》教学的总纲。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材在编排上,以组为单位,每一组都有一个训练重点,讲读、阅读、独立阅读课文都紧紧围绕这个训练重点。而基础训练上的作文练习也是紧扣这个训练重点,使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一、围绕重点,在阅读中学阅读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知道课文写了些什么?而且更重要的应该使学生知道作者是怎么写的?也就是说,在一组课文的教学中,要使学生能够体会到每篇课文是怎样体现训练重点的。从中学会方法。如第十一册第七组课文。重点训练项目是“抓住人物的特点”。讲读课文《少年闰土》;阅读课文《一分试验田》。独立阅读课文《我的心事》。在教学《少年闰土》时,让学生读通课文后,划出描写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的词句,抓住这些描写进行分析,让学生体会。从外貌描写的  相似文献   

6.
三“才”见精神三“才”见精神谈《一分试验田》中的三个“才”字□广西全州县全州镇光明完小唐咸康《一分试验田》中有三个带有“才”字的句子,较好地体现了彭总的精神特点。“这一下我才明白,原来他种这一分试验田是冲着当时的‘浮夸风’来的。”这句话是紧承彭总针对...  相似文献   

7.
《沙漠里的船》(人教版六年制第六册)主要讲了骆驼的生理特征和适应自然环境的特殊能力,说明它为什么被称为“沙漠里的船”。教学这篇课文应针对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抓住事物特点”和课文特点,抓好重点段(第1自然段)的教学。 第1自然段紧扣“骆驼能生活在沙漠里”,通过句子之间一因一果的关系,层层说明它在特定环境下的生  相似文献   

8.
李江梅 《河北教育》2002,(11):40-40
以疑激趣。质疑问难是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为此,教学中,可把鼓励、引导学生质疑作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着力点。如学习《一分试验田》一文,我引导学生根据题目来设疑:“谁种一分试验田?为什么要种一分试验田?一分试验田有多大?怎样种?种的结果怎样?”由于抓住了主要问题来设疑,又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学生学习情绪极佳,很快便弄清了课文的主要意思,并把握了文章的脉胳。又如学习《飞夺泸定桥》一文时,我点拨学生特别注意“飞过来吧”中的“飞”和题目中的“飞”,使学生对两个“飞…  相似文献   

9.
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17课《琥珀》是一篇常识性课文。我们认为它有两个显著特点:其一,它是一篇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的好教材;其二,它不是一般常识性课文,而是一篇文艺性的说明文。教学时,应抓住这两大特点,教出本课特色。一、培养学生用辩证观点看问题的能力本组教材的读写训练重点是《抓住要点,考虑周到》。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教材中的具体体现。这不仅是表达的需要,而且是培养未来人才具有良好的认识事物的基本素质的需要。教学中,我们抓住课文的重点——琥珀的形成过程,提出三个问题:①琥珀的形成分哪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条幅式”板书设计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写人的文章,写人就脱不开人物音容笑貌、言行举止等形象上的描写,设计板书时,抓住人物形象这条线索,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词语,分类书写,一幅条幅式板书就会浮现于脑际。如《一分试验田》,抓住彭总诙谐而直率的语言,具体而大胆...  相似文献   

11.
分析教材特点 领会编写意图 本单元由讲读课文《蝙蝠和雷达》、《试航》,阅读课文《一次科技活动》,独立阅读课文《金色的细雨》和《基础训练8》组成。其特点是:突出了对同一类事物的观察和抓住同一类事物的重点来叙述的训练。 第五册进行过观察事物和抓住事物重点叙述的起始训练。在观察训练上,《雨》是对景物进行观察,《壁虎》是对动物进行观察;在叙述训练上,《一次乒乓球赛》重点记叙决赛场面,《打猎》重点记叙打死野猪情况,都晃对一件事进行单一的叙述。本册第三单元的《第一次跳伞》抓住准备跳伞到着陆过程,进行了如何抓住一件事的重点来叙述的训练。本单元的教  相似文献   

12.
注意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突出事物的重点,按一定的顺序记叙,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的几个读写训练重点。《观潮》是该册第二组教材里的一篇讲读课文。它与《海底世界》都担负着训练观察能力的任务。但训练的角度不同,《海底世界》侧重于训练观察时抓住事物的特点,该课侧重于训练观察的顺序。课文共六个自然段。除第l自然段是概括介绍  相似文献   

13.
张志公先生曾对阅读教学提出了“带学生从文章里走过来回”的主张:“首先把语言文字弄懂,从而进入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走出来,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组织运用的。”《一分试验田》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彭德怀同志种一分试验田的事,表现了他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文章着重描写了彭总的行动与语言,来表现他的性格特点。 一、组织阅读讨论,理解文章内容 《一分试验田》是一篇阅读课文。我们应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引导他们自学课文,讨论问题,理解文章思想内容。在教学中先可要求学生仔细阅读全文,再围绕彭总种一分试验田这件事,组  相似文献   

14.
本单元有讲读课文《海底世界》和《观潮》,阅读课文兼习作例文《爬山虎的脚》,独立阅读课文《一棵苹果树》及基础训练二。 一、突出训练重点:观察 本册教材的读写训练重点是:“注意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的重点”,“抓住事物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记叙”。这四个重点又是紧密联系的,其中观  相似文献   

15.
用读写课型教《鲸》□深圳市安区沙井镇教研室张云鹰《鲸》是一篇以状物为主,较适宜儿童习作模仿的典型的说明文。在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鲸》是第九册第五单元的讲读课,它所在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抓住事物特点写”。由此可见,《鲸》一课的训练重点是写的训练。按照这...  相似文献   

16.
浅谈《抓住人物特点》的教学徐静梅抓住人物的特点是阅读和写作记叙文的重点技能。《抓住人物特点》这一则读写例话,以《少年问上》为例子,介绍了士。何才能抓住人物特声、,为了完成好这篇读写例话的教学任务,我把整个教学环节分作四步:一、由感情材料人手,先解决好...  相似文献   

17.
《蟋蟀的住宅》这篇课文赞扬了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写”。根据训练重点和高年级阅读要求,本课主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把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的建造写具体的,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为此,本课通过“画一画”、“说一说”、“写一写”的方法进行如下设计。  相似文献   

18.
《鲸》是一篇阅读课文,着重介绍鲸的特点、种类及生活习性,指导学生阅读时,应注意着重分析段与段之间的联系,认识结构的逻辑关系.特别要在鲸的“大”这方面做文章.鲸的“大”,是世界上任何动物都不可比的,它对学生有很大吸引导力.所以教学中抓住鲸的“大”不仅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还能通过抓住鲸“大”这个特点,明了课文段落之间的联系,领悟写动物的规律,学习到多种说明事物的方法.一、抓特点:教学时首先要抓住鲸“大”的特点,抓住这个特点,就可以提领全文,使学生对文章的联系一目了然,学习有兴趣.在学生对课文感知的基础上.出示思考题:①鲸有什么特  相似文献   

19.
五年制小语第六册第七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抓住事物特点”,《赵州桥》(第25课)是该单元的讲读课文。为使学生初步学习抓住事物特点的方法,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我这样设计教学过程: (一)导语开课,激发兴趣 1.导语:同学们在第五册学过《桥》这篇课文,知道了我国有一座闻名世界的现代化桥梁。这座桥分两层,上层是公路,下层是火车道。它好像一条钢铁巨龙横卧在波涛滚滚的长江上,使“天堑变通途”。这座桥的名字叫什么?(学生齐答:南京长江大桥)这节课老师又向同学们介绍我国闻名世界的一座古桥。  相似文献   

20.
四、五单元是本册书的重点单元。六篇文章都是紧紧抓住事物自身的特征,将说明和描写结合起来,具有一定文艺性的说明文。《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是说明建筑物的外形,构造的。教学时除抓住这一特点外,重点使学生认识说明与描写两种表达方式的区别,描写在说明文中的作用,同时了解说明建筑物一般采用的说明顺序,提高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春蚕到死丝方尽》《宇宙里有些什么》《食物从何处来》《奇特的激光》是说明动、植物生长,宇宙科学,现代科技的知识小品。教学时重点使学生理解:抓住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特征,才能把事物说清楚这一道理,同时了解并学习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