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费孝通先生曾指出"民族关系是指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往关系."所以本文从族际交往这一视角来分析贵州省安顺地区"屯堡人"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在当代的演变情况.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当代羚中地区屯堡人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日渐频繁,民族关系日益融洽.  相似文献   

2.
刘红 《辽宁教育》2001,(7):70-71
在论及有关教育的问题时,人们往往只注重老师与学生间的纵向关系--教育与被教育、教与学的关系,却很少涉及到学生与学生之间联系--相互交往、相互影响、相互教育.其实,学生之间这种交往关系,是中学阶段的一个重要的教育环节.……  相似文献   

3.
刘红 《辽宁教育》2001,(8):70-71
在论及有关教育的问题时,人们往往只注重老师与学生间的纵向关系--教育与被教育、教与学的关系,却很少涉及到学生与学生之间联系--相互交往、相互影响、相互教育.其实,学生之间这种交往关系,是中学阶段的一个重要的教育环节.……  相似文献   

4.
交往与学生发展的关系是教育的基本关系。本文主要探讨了交往在学生发展中的位置和作用,以及如何才能以健康的交往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等基本问题。作者认为,交往是学生重要的存在方式,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在学生发展中,交往是学生知识学习的重要途径,是理性成长的根本动力,是个性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当前促使学生交往的健康成长,必须促使教育向生活世界回归,大力实施交往教育,努力促使语言的合理化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分析当今高校教师与学生的交往状况,揭示出各类教师与学生交往的不足,如教师的态度、距离平衡度、公平度、交往技巧等,最后探讨了高校教师与学生的交往艺术,为高校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合运用历史文献、统计分析、实地调查等方法,对呼和浩特建城至今蒙、满、回、汉四族在学校中的构成与交往及其演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清代蒙、满、汉、回四学并立,互不混校;民国以后逐渐演变为大部分学校以汉族学生占大多数,同时混杂着少量的各少数民族学生的局面;但仍有相当数量的民族学校。本文认为,学校与工作单位、居住区一样,也是民族交往的重要场所,而且民族成员分布的密度更大。青少年儿童在校期间的族际族内交往状况,不仅影响他们现在、他们自身,而且潜在地影响他们未来走向社会和整个民族。现代学校一方面扩大了民族交往,一方面也培养了新的民族意识、强化和分化了民族利益。但就民族个体而言,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一般超越于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小学高年级学生异性交往发展的现状并探索有效促进异性交往发展的辅导策略,本研究以北京某小学9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学生进行了异性交往发展的问卷调查,通过分析了解到学生处于异性交往的"疏远期",对异性的评价较为单一,缺乏与异性交往的方法.基于该现状,本研究提出了以下实践策略:开发"花季少年异性交往"跨学科系列课程,多方联动开展异性交往发展的辅导;结合阅读课、青春心语小报等多种形式推进对学生异性交往发展的教育.通过实践,学生了解了青春期异性交往的相关知识,学会了与异性交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交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凡是交往都必须有人们之间信息的交流,属于认识方面的信息有知识和经验等,属于情绪方面的信息有需要、愿望、态度等。对于辅导员来说,与学生交往就显得特别重要,应研究如何在与学生交往中达到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9.
绝大多数有关学生交往活动的研究都集中在师生之间,而对其他方面的探讨较少。实际上,学生的交往活动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而且对他们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将学生的交往活动从广义上划分为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以及学生与自我三方面,并对这些交往活动与学生科学意识、人文精神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之间的关系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交往实践是现实的人的基本存在形式,是人的认识规律的逻辑起点。创新高校民族学生工作,应坚持马克思交往实践观,把交往实践作为把握民族学生特点的认识基础、作为民族学生工作的价值定位、作为民族学生工作范式的方法建构,从而增强高校民族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绝大多数有关学生交往活动的研究都集中在师生之间,而对其他方面的探讨较少。实际上,学生的交往活动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而且对他们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将学生的交往活动从广义上划分为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以及学生与自我三方面,并对这些交往活动与学生科学意识、人文精神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之间的关系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学生在交往过程中,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能及时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妥善处理纠纷,则有利于班级的稳定和发展。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因势利导使冲突成为学生学会交往的机缘。一、在冲突中学会交往的重要性1.有利于学生学会积极、自主的人际交往当冲突发生时,我们不应以教师的权威来评判学生的行为,即先调查事情的前因后果,再裁决孰是孰非,  相似文献   

13.
小学阶段是学生同伴关系建立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同伴交往方式与态度往往左右着学生品德的形成。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生同伴交往"功利化"日益明显。文章从交往意识、交往方式、交往行为、交往目的这四个维度进行分析,洞察学生同伴交往背后的德育价值,并对如何提高学生同伴交往的道德意义提出相关对策,期望与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共同切磋。  相似文献   

14.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环境 ,以其稳固的人际关系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和学生的心理发展。本文试就其中的学生之间的交往关系略加剖析。一、班级中学生交往的性质及类型表现现代班级中的学生的交往关系 ,是较为单纯的 ,一般很少涉及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 ,而以情感相容为主。1 .友好关系。学生的友好关系具有两面性。一是建立在高尚情趣基础上的 ,并且彼此在交往过程中都表现出正直、诚实、团结、友爱的自觉意向的友好关系。二是以庸俗的低级情趣为基础的 ,在交往过程中相互利用、欺骗 ;或者以所谓“为朋友两肋插刀”为宗…  相似文献   

15.
跨界民族交往心理是构成跨界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跨界民族关系是通过跨界民族心理与交往实践具体体现的。从阐释跨界民族交往出发,参照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认为跨界民族交往心理的基本要素是由边境跨界民族交往的内在驱动力、认知、情感体验、意识和交往行为共同构成。跨界民族交往心理体现了跨界民族关系的心理指标体系,从内在方面折射着跨界民族关系的变迁,对理解跨界民族交往、协调周边关系乃至推动世界的多元文化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分析当今高校教师与学生的交往状况,揭示出各类教师与学生交往的不足,如教师的态度、距离平衡度、公平度、交往技巧等,最后探讨了高校教师与学生的交往艺术,为高校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英语课堂的交往互动主要可分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和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两种类型.英语教学任务主要通过这样的交往互动来完成.Flanders(1963)认为: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的水平和类型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近年来一些较为有影响的教学方法诸如合作学习法、体验式学习法、任务型学习法等,虽然有各自的特点,但它们成功与否都取决于课堂上交往互动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刘红 《教学与管理》2001,(11):31-32
在论及有关教育的问题时,人们往往只注重老师与学生间的纵向关系——教育与被教育、教与学的关系,却很少涉及到学生与学生间的横向联系——相互交往、相互影响、相互教育。其实,学生之间的这种交往关系,是中学阶段的一个重要的教育环节。  相似文献   

19.
新疆区内初中班(以下简称“内初班”)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基础教育领域的一种办学模式,主要吸收疆内农牧地区少数民族为主、品学兼优的小学毕业生赴经济条件较好的疆内城市中学就读初中。以北疆1所城市中学为案例学校,以该校1个内初班的各民族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追踪研究,历时1年,通过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等方法,探索该班级学生的族际接触和族际交往过程。研究发现,内初班各族学生持积极的族际接触态度,在族际交往中可以形成跨民族的亲密关系、冲突关系和其他关系。随着交往程度的不断深入,族际交往性质由基于能力、品格等的认知性交往发展为基于陪伴、分享等的情感性交往。高质量族际关系的形成以超越认知的情感联结为标志,族际友谊具有普遍性和稳定性。民汉混合编班形式为学生族际交往提供了认知接纳环境,混合住宿环境为学生族际交往创造了情感联结机会。  相似文献   

20.
交往能力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全球开展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的五大能力之一,本研究以我国苏州市的测评数据为基础,从不同维度和层面来呈现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调查之交往能力维度的测评结果。研究发现交往能力与其他维度的社会与情感能力均存在显著的中等相关关系;不同年龄、性别、学校和区域的学生交往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学生的交往能力受到个人背景及同伴关系、家庭背景、教师和学校因素的显著影响;交往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身心健康等生活结果变量也具有一定影响。研究启示是:亲密的同伴关系是提升学生交往能力的应有之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交往能力的重要保障;良好的学校氛围是提高学生交往能力的关键助力;积极的家庭教养方式是发展学生交往能力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