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确定以“培养创新思维为核心”的课堂教学目标。(1)教师在确定课时教学目标时,要有培养创新思维的主导意识。教育观念支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因此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教师的教育观点必须转变:从“以知识为核心”的观念转变为“以培养创新思维为核心”的观念;从“以教师本位”的观念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从“权威教学”的观念转变为“共同探索”的观念;从“传统模式”的观念转变为“开放性教学”的观念。教师有了培养创新思维的主导意识,就能自觉地围绕“培养创新思维”这个核心研究确定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柴时钟 《湖北教育》2004,(24):30-31
教育观念是所有教育教学行为的“总开关”,是统率,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办学思想,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效果。要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校长的教育观念和管理思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创新意识、创新思想动力的有无及创新思维方式的科学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受“技术风土”中传统文化的影响,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观念是影响人们创新观念的“观念背后的观念”。  相似文献   

4.
德育教学是德育的主渠道,德育教学创新要从观念创新入手,建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创立新型德育。思路创新是在观念创新指导下思维路径创新,有这一中间环节作用才有教学方法、内容、形式、机制的创新。中较详尽地介绍了笔在这些方面所做出的探索和努力。  相似文献   

5.
王强 《天津教育》2002,(2):43-44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根本,决不仅在于教学方法的改变,而关键在于教学观念的更新。不言而喻,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便产生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只不过是教学行为过程的概括化,只不过是教学观念支配下的教学思维方式的外化形式而已。在作文教学中,观念的更新当属首要。一、作文活水怎样来?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有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此虽为《观书有感》,却也道出了作文真谛。如果说,一本书是“天光云影”的“半亩方塘”,那么,一篇作文则为“天光云影”的一…  相似文献   

6.
观念创新变被动为主动,变“围绕”为“参与”。观念创新必须冲破“禁区”,倡导创造性思维.实现思想再解放,观念再创新.思路再突破,彻底打破“唯书、唯上”这种固定单一的思维定势,向“唯实”转变,要从听件、听布置转变为从实际出发.发挥能动作用.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思想保证、智力支持和良好的舆论环境。考  相似文献   

7.
一、更新观念 从现在的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来看,教师的思想。观念与肩负的历史重任极不相适应。因为,现在的中小学教师,多数是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他们的学生时代,一直埋头拼博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缺乏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造性锻炼的机会,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他们又奋战在“应试”教育第一线,应试教育的环境养成了应试教育的习惯、方法,因而,对应试教育的模式、方法使用起来得心应手,轻车熟路。要改变这种旧的思维观念、思维习惯、思维方法,就必须下大力气,解放思想,超越自我,有强烈的使命感,有执着的敬业、乐业、专业、…  相似文献   

8.
在文[1]中,我们曾经指出,数学是数学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活动,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意义赋予”和“文化继承”的过程.因此,思维与文化是数学活动的双翼,也是数学教育的双翼!在文[2]中,我们进一步指出:问题是思维活动的载体,观念则是文化系统的核心.因而,问题与观念分别是思维研究和文化研究中的核心概念.在本文中,我们将结合实际的数学教学活动,对数学观念与数学文化和数学思维的关系,作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9.
“省时、轻负、高效”观念推动着素质教育迈上新台阶。我们认为该观念包括两重含义:一是对教育教学工作者提出的要求;二是给教育教学工作者指明了方向。如何树立“省时、轻负、高效”的教育观念,是我们工作的又一重大课题。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我校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注意在“激活”学生思维上下功夫,取得一定成效,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做到“省时、轻负、高效”,推动素质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一、在课堂教学几个环节中“激活”1.在课堂引入中激活学生的思维课堂引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关键性环节,是“激活”学生兴趣、求…  相似文献   

10.
前人的“细读”,汗牛充栋,有思维、观念、原则、方法等的不同。本文撮其大略,以注疏、文选、观止、别裁种种,粗分“细读”大要,以为借鉴。  相似文献   

11.
李帜 《天津教育》2004,(4):18-20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借助语言来达到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和传递信息的目的。语言又是保障社会生活正常运行的重要思维工具。不论是进行哪种类型的思维活动,人们只要是想把某种观念外化、表述和传达出来,就绝对离不开语言这个“外衣”。有了语言这一“思维  相似文献   

12.
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营造氛围策略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须营造出创造的氛围,让学生敢于并且善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1.“延期评判”。“延期评判”是美国创造力教学专家帕内斯提出来的,其主要精神是“有意地隔离对观念产品的批评”,即当学生全力以赴“生产观念”时,教师必须有意识地暂停对“观念产品”的评判,以便给学生的想象力腾出“场地”。课堂中,对待学生,应大力提倡“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教师自己,恰恰相反,常常要做到“知而不言,言而不尽。”知而不言,意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己去获得结论…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大学生都被看作是“天之骄子”,在这种氛围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定位也很高,体现在就业过程中,“有业不就”的现象并不少见。在对就业与择业的认识上,存在“一步到位,终生不变”的观念,把初次择业看得过重等仍然是大学生不够理性的就业观念。因此,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和就业意识的创新迫切需要教育思维的超越。  相似文献   

14.
冲破定势束缚 体味思维快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一记二背三题海战术,不注重理解实质,只求记住答案,忽视知识的内在联系,轻视思维形成的过程,这种人云亦云的结论和被动的思维定势严重地阻碍了创造性思维的提高,自然而然,学生也就无从体味思维的快乐了。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有责任发现学生原有的思维定势,并有意识地消除其负面影响,积极引导学生用新观点观察、分析、认识、理解各类文章、各种问题,这一点在基础教育中尤为重要,本文就“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体味思维的快乐”作以下几方面的探讨。一、展现语文思维…  相似文献   

15.
求异思维是在已有的传统经验和经典规律的基础上,对既定事物进行理性的、批判性的思考,是在主“路”上寻找“新路子”的思维,体现的是一种求异过程,是一种在不可能中寻找可能的思维。这种思维在一般人看来是不合事理甚至是荒谬的。但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思维,科学家才得以摆脱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桎梏,创造出新的观念和理论来,导致科学和技术的革命,实现理论上的伟大突破。  相似文献   

16.
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必须贯穿于整个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贯穿于整个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传授正确的思维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一、教学观念的创新,培养学生思维的不同寻常性和标新立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沙塔洛夫指出:“教师的创造性是学生创造性的源泉”。学生思维能力的强弱与教师创造性教学的水平直接联系,互为反馈,相得益彰。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前提。1.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疑”在心理学中称之为“怀疑感”,它是对客观真理的…  相似文献   

17.
杨文礼 《云南教育》2005,(32):47-48
教学反思,指教师对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过程及相关认识的再认识。一般的说,实践、学习、反思是人们形成和转变教育观念的基本途径。在教育教学中,反思又有其特定含义。杜威在1910年最早提出:反思指“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深思”。他说:“思维中某种事物作为诱因而发生。但是,思维还未必就是反思的……只有人们心甘情愿地忍受疑难的困惑,不辞劳苦地进行探究,他才可能有反省的思维。”  相似文献   

18.
(一)作文必须经历“物——意——文”双重转化的过程,即将现实生活、客观事物转化为观念或情感,再将这种观念或情感转化为书面言语。这是写作心理学揭示的规律。“表象是思维的起点”,是写作中双重转化的基础。没有表象,“意”和“文”只是无源之水。不同的“物”在...  相似文献   

19.
高秀然 《辽宁教育》2013,(12):75-75
“跟着感觉走”是教师经常讲的一句话,其实这句话里已蕴涵着直觉思维的萌芽,只不过没有把它上升为一种思维观念。教师应该把直觉思维理直气壮的在课堂教学中明确的提出,制定相应的活动策略,从整体上分析问题的特征;重视数学思维方法的教学,诸如:换元、数形结合、归纳猜想、反证法等,对渗透直觉观念与思维能力的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语言观念的变革为重新观照五四学精神提供了新的视角。“科学”、“民主”、“革命”这几个关键词潜藏着五四学精神的特定内涵。在五四学思想和学创作中,首先表现在进化论思想的影响,核心是“人”的观念的确立。尤其是鲁迅,在“人”和“革命”的观念上认识最为深刻。五四学精神始终受着中国传统化精神的制约,二在思维理路上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