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运动心理技能是运动员体能、技术和战术水平正常发挥的保证.以现代篮球运动训练理论和认知理论为基础,以篮球运动项目身体对抗性特征作为切入点,对我国106名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的运动心理技能同身体对抗能力关系进行研究.标准回归分析表明:在所测量的六项运动心理技能中,注意力和动机控制两项心理技能对我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身体对抗能力具有较强预测力,自信心和集体重要性这两项心理技能预测力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羽毛球运动员的体能特征、技术能力特征、战术能力特征、心理能力特征和知识能力特征进行了分析,旨在研究羽毛球运动员在竞技活动中需要具备的综合能力。在体能特征方面,要求羽毛球运动员的体型要匀称,在身体机能方面具备较快的反应速度、较敏捷的体位转换能力和较强的耐力。在技术能力特征方面,羽毛球运动员需要掌握动态与对抗相结合的技术,手法与步法相结合的技术以及全面、准确、稳定和精细化的技术。在战术能力特征方面,羽毛球运动员需要注重发接发、落点和线路变化、控制和反控制的实施以及战术意识的培养。在心理能力特征方面,羽毛球运动员需要具备拼搏意识、心理调控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在知识能力特征方面,羽毛球运动员需要掌握运动智能,具备比赛分断能力、羽毛球专项知识和心理知识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3.
网球比赛的胜负不仅取决于运动员的身体能力和击球技术,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态度和心理的影响。网球自身的比赛特点就向运动员的发出了强大的心理挑战,谁能够在心理上承受这挑战,谁就获得比赛的胜利。本文分析网球比赛对运动员产生的不同心理影响,并提出相关的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排球比赛中,运动员既要承受比赛名次的压力,又要承受比赛激烈对抗的压力,身体和心理都处于紧张的状态中,同时排球运动的特点决定了运动员情绪体验的强烈,鲜明和迅速多变,而教练员由于受到竞赛规则的限制,不可能随时向场上运动员发出指令性信息来帮助运动员调整心理状态,运动员只有进行自我调控,才能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进而充分发挥集体应有的实战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心理测量与心理测试法对我国部分少年儿童足球运动员进行了运动心理能力方面的测试研究,旨在探讨目前我国少年儿童足球运动员心理能力现状、优秀足球运动员与一般足球运动员心理能力的差异以及影响少儿足球运动员的最基本的运动心理能力因素,并重点分析了构成少儿足球员的主要运动心理能力,供教师及教练员在少儿足球运动员心理选材、评定和训练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短道速滑运动员赛前最佳心理状态与调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动员赛前最佳心理状态一直是运动员和教练员十分关注的问题。由于短道速滑项目的特殊性,对运动员赛前最佳心理状态的探讨就更为重要。认为短道速滑运动员赛前最佳心理状态表现为良好的身体机能状况、对比赛各种状况的正确认知、合理的个人能力定位、良好的情绪状态、较高的捕捉战机能力和良好的自控能力。提出采用培养专业兴趣、激发正确的比赛动机、进行必要的心理训练和提高运动员的战术素养等方法调控短道速滑运动员赛前最佳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7.
重剑运动员的心理能力诊断及心理训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击剑运动的特点和比赛对运动员心理能力的要求,采用运动心理能力诊断的方法,对运动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结果显示,这一方法能帮助运动员克服心理障碍,提高比赛时的心理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短跑是一项高强度的竞技项目,往往在毫秒之间决定着运动员比赛的胜负,这就要求运动员不但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技能,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本文对影响百米运动员赛前心理变化的诸因素进行分析,提高运动员自我调节的心理能力,培养稳定的情绪,良好的意志力,使运动员的心理技能与运动技能达到同步发展,促l进运动成绩的稳定提高。  相似文献   

9.
陈健 《体育科技信息》2002,22(1):15-17,33
篮球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受到身体、技术、战术和心理等因素的共同制约,根据水桶理论我们进一步认为篮球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是由上述四个因素之中最薄弱的因素决定的.查阅文献得知,由于心理过程看不见摸不着,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的研究是篮球系统研究之中最薄弱的环节。通过使用积极自我暗示语,调节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改善其认知水平的自我暗示训练是一种有效的心理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一、影响田径运动员心理的主要因素 1、运动员的竞技状态直接影响运动员赛前的心理状态 如果运动员参加了系统的训练,身体、技术、战术等训练效果也很好,那么,他对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就信心十足,心理状态也稳定;反之,就会对比赛产生恐惧,紧张和不安。  相似文献   

11.
陈建莉 《精武》2013,(24):43-44
少儿蔬水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培养训练和身体,技术素质训练一样,是科学训练的三大重要要素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发挥身体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最重要的保证。在El常的教学训练中,对少儿跳水运动员成功的心理训练对于运动员较快地掌握动作技巧,发挥运动员的最大潜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自己在业余体校执教跳水训练多年的隶身经历中,对少儿运动员心理素质培养的点滴经验进行总结。遗就一个成功的跳水运动人才,就必须先从早期的少儿跳水运动员选材开始,在众多热爱运动的孩子中,发掘出体格健美.性格稳定,接受和反应能力强,意志坚定.能吃苦的苗予,结合少年儿童的生理特征,从小就进行自信心,坚强意志,正能量控制等有效的心理训练和培养。  相似文献   

12.
散打队员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能力是决定队员运动技术发挥的重要因素,教练员在训练中合理科学的进行心理素质训练是现代运动员必不可少的训练内容,在比赛中正确及时的调整心理状态对运动员的临场发挥有着很大的帮助,在比赛结束后消除心理障碍和恢复积极的心理状态对运动员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王克楠 《游泳》2012,(1):62-63
跳水比赛不仅仅是比身体能力和运动技能,同时也是比心理能力,没有很好的心理素质,就不可能在大赛中取得胜。心理辅导和心理训练是提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潜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针对篮球教练员普遍关心的运动员心理训练和心理选材问题,在哈尔滨工程大学CUBS男子篮球队进行了三年的跟踪调查,并运用心理测量、数理统计等方法对CUBS男运动员的专项心理能力的构成因素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CUBS男运动员的专项心理能力由认知能力因子、注意能力因子、心理状态因子和自我调控能力因子构成.并对主力与替补队员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5.
运用心理测量法、问卷法和访谈法,对黑龙江省冬夏两季运动员心理能力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省冬夏两季运动员心理能力发展总体水平良好,但不均衡,冬季运动员优于夏季运动员;优秀运动员的心理能力与运动成绩有一定的内在关系;应加强对运动员意志力的培养,提高他们克服困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从运动心理学方面对我国优秀青年蹼泳运动员心理运动能力进行研究,通过与我国优秀蹼泳运动员心理运动能力的比较,发现青年运动员与成年运动员在心理运动能力方面无显性差异,认为青年运动员心理运动能力的高水平发展与较早接受专项运动训练密切相关,运动员赛前心境状况较差且不稳定,女运动员表现更为突出,建议在青年蹼泳运动员选材时,要注意运动员的心理特征和规律。  相似文献   

17.
吴伊静 《精武》2012,(30):18-19
对研究的目的和研究依据进行论述,对完成射击运动所应具备的一般心理能力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追踪,筛选出射击运动员专项心理能力,以此构成射击运动员纵向模块心理指标。同时分别以一般心理能力和专项心理能力为起点,进一步各心理指据所具有的特点连行分析、解读。同时提出射击运动员心理能力评价的方法,对射击运动员心理能力和评价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冰球运动员的心理敏捷性的组成因素:视觉和感知等操作活动进行分析讨论。提出了培养发展冰球运动员心理敏捷能力的途径;加强冰球运动员的基本功训练;在实战训练和比赛中注意培养运动员敏锐的观察力;重视加强对冰球运动员大脑的训练及身体灵敏性素质的培养和训练。  相似文献   

19.
优秀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专项心理能力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游  杨杰 《冰雪运动》2003,(4):12-14
运用心理测量法对我国28名优秀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专项心理能力的13项指标进行了测试,并对数据用多因素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我国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的专项心理能力由5方面组成,依次为协调能力、心理状态控制力、目标定向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时空判断能力。建立少年短道专项心理能力结构,所得性心理能力由协调能力、快速反应能力、时空判断能力组成。可得性心理能力由心理状态控制力、目标定向能力组成。  相似文献   

20.
王冬梅 《精武》2012,(13):9-10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以及现代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射击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技能和体能的差距越来越小,影响运动员现场发挥的专项心理能力越来越重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射击运动员的专项心理能力构成及其影响因素,并针对专项心理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为射击运动员的专项心理能力的提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