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的学生厌学情绪很大,有一些学校厌学学生的比例高达32%左右,而厌学的学生是有方向性的,有的学生厌学这门课,但不厌学那门课。学生为什么会产生厌学的现象呢?我在深入听思品课中发现,有25%的老师在上思品课时照本宣科,有68%的课未使用教具上课。这样怎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实践证明,哪个老师注意到调整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老师所教的学生厌学率就低。  相似文献   

2.
当前小学生厌学现象普遍存在,其中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不可忽视,纠正学生厌学已成当务之急,必须依靠学生、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互相配合,综合治理,多措并举,扭转学生厌学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3.
“厌学心理”是差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由于厌学,进而学习态度不端正,成绩差,表现差。厌学的原因及类型大致有这几种情形:逼迫、不堪重负性厌学;迷恋课外兴趣性厌学;失败、绝望退步性厌学;疲倦性厌学;环境性厌学。教师对这些厌学现象一定不能小视,如果不及时矫正.发展下去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  相似文献   

4.
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这三个维度,是在中小学生中存在的一种负性现象。导致中小学生产生厌学的因素有很多,我们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改变中小学生厌学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学习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造成了青少年学生学习的种种问题。其中,厌学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据新华网消息,“来自北京部分中小学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小学生厌学率达到30%”。虽然其他研究者由于调查的范围与方法不同而可能有不同的结论,但对于厌学的现状,绝大多数研究都认为是“普遍存在”。不仅学习差的学生厌学,而且学习好的学生也有厌学倾向。厌学已成为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棘手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关于中职学生厌学原因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学生存在厌学现象.通过初步统计以后发现,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产生厌学的因素很多,有自身方面的,也有家庭、学校和社会方面的因素.本文着重客观地分析评论,提出更好的解决措施和策略,为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以及教育管理者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参考和建议,以期彻底有效地解决中职学生的厌学现象.  相似文献   

7.
厌学是指学生在主观上对学校学习活动失去兴趣而产生的厌倦情绪和冷漠态度。厌学现象若不及时有效地加以有效遏制和转变,则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也会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留守学生和单亲学生极易出现厌学现象,教师必须承担起教育的神圣职责,剖析此类学生厌学的原因,探寻缓解和转变厌学现象的对策措施,这是一项极为迫切并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厌学指学生主观上对学校学习活动失去兴趣而产生的厌倦情绪和冷漠态度。厌学现象若不及时有效加以遏制和转变,必然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对留守学生和单亲学生来说,其极易出现厌学现象。教师必须承担起教育的神圣职责,剖析此类学生厌学的原因,探寻缓解和转变厌学现象的对策措施,这是一项极为迫切、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厌学心理是对学习产生厌倦乃至厌恶,从而逃避的一种心态,严重的可以发展到旷课、逃学、出走甚至轻生。如今,中学生厌学问题越来越严重,农村中学表现得尤为突出。通过农村初中学生问卷调查,结果表明,53.5%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影响农村中学生厌学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学生的自身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本文仅对农村中学生厌学的学校教育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一些学校由于教师教学不得当导致学生厌学的现象,北京教育学院季苹教授提出,评价中小学教学质量不能只凭“升学率”,中小学应设置“厌学率”评价体系。据季教授对一些学校调查,目前学生厌学率最保守的数据已达30%,实际数字还高些。学习兴趣的淡薄直接影响孩子的求知欲和最终的“成绩”,严重厌学造成的学习障碍甚至使少数孩子不得不辍学。  相似文献   

11.
目前,民办独立院校兴起发展,此类院校的学生身上也具有着个性特征,他们中有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厌学现象,成为困扰独立学院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将侧重分析学生的厌学原因,并寻找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2.
近日,在两城区的“校长论坛”中,北京教育学院季苹教授指出,目前在校学生厌学率保守地估计已达30%.实际数字还要高。季苹教授是通过近两三年来对分布在不同区县的四五所中小学校的问卷调查、亲自去课堂感受和广泛与学生接触交谈得出的结论。那么是什么造成了厌学现象?出现了厌学现象如何解决?为此记者采访了几位教育专家。  相似文献   

13.
作者结合担任高职生班主任和学科教学工作的切身体会,发现学生上课睡觉、不完成作业,甚至逃课旷课等厌学现象在高职院校普遍存在,情况严重。本文旨在探讨高职学生这一特定大学生群体所存在的厌学现象、厌学的心理因素及解决高职学生厌学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程雪松 《考试周刊》2010,(31):211-212
厌学问题是一个长期困扰教育界的问题,一直广受关注。近年来,受金融危机、就业形式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高职学生厌学现象越来越普遍,引起了社会和学校的高度重视。相关学者、专家和各级教育工作者针对各种厌学现象提出了不少解决办法和措施,起到了一定的预防和调节作用,但依旧没能彻底解决学生厌学这一难题。本文认为要解决好学生厌学问题,首先要弄清楚"厌学"问题的界定办法,其次对各种具体的厌学现象进行分析归纳,最后根据不同类型的厌学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马雅兰 《文教资料》2008,6(16):107-108
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这三个维度,是在中学生中存在的一种负性现象.导致厌学的原因从总体上可以归结为两种因素,情境因素和自身因素.本文从这两个因素分析了影响中学生厌学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人民生活日益富裕,办学条件不断改善,而在小学生、中学生中厌学现象却有增大趋势。据了解,2004年从8月到9月,《中国少年报》的知心姐姐就接到了117个反映厌学问题的热线电话,占“知心热线”总量的57%。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相似文献   

17.
厌学现象是以不愿意学习为主要特征,有厌学现象的学生对与学习有关的刺激表现出焦虑的反应。现在“厌学”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只是厌学的程度不一样,但最后真正发展成为厌学症的并不多。不过,如果我们对厌学现象掉以轻心,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和很难提高我国公民的素质,很难适应21世纪国际社会发展的需要,很难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8.
<正>许多高中生对英语学习存在畏惧、厌学情绪。尤其是处于农村普通高中的学生,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现象特别严重,厌学英语成为农村高中生辍学的一个重要因素。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而师源性因素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一、农村普通高中学生厌学英语的师源性因素1.教师的教学态度差(1)宠优轻劣,标准不一。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只重视对优生的培养及关爱,忽视了对大量的中等  相似文献   

19.
陈德名 《教师》2008,(16):57-57
现在许多家庭和学校偏重学生智力发展,只关心学生身体的健康,忽视了他们心理的健康,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厌学情绪、消极颓废、轻生现象、攻击行为等,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据统计,全国有心理问题的青少年有3000多万,而其中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32%,并逐年呈上升趋势。因此,初中生的心理辅导工作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正>当前,学生厌学已成为普遍的现象,特别是在农村中小学。造成农村高中单亲家庭学生厌学的因素很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单亲父母无暇顾及孩子,家庭教育缺失,家庭因素使学生缺失父爱或母爱,从而产生消极心理;农村单亲家庭的学生心理素质较差,往往感觉不到集体的温暖,会在压力影响下产生厌学心理。基于此,笔者就农村高中单亲家庭学生厌学的心理作了深入探究,并提出应对措施。一、农村高中单亲家庭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