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内隐认知理论和缄默知识理论视野下,语感的三维内涵包括:其一,是指学习主体在进行言语活动时对语言知识和言语知识的内隐学习;其二,是指学习主体内隐学习的结果,是关于语言和言语的缄默知识;其三,是指言语主体凭借内隐记忆,对处于潜意识中的语文知识的无意识运用。  相似文献   

2.
在内隐认知理论和缄默知识理论视野下,语感的三维内涵包括:其一,是指学习主体在进行言语活动时对语言知识和言语知识的内隐学习;其二,是指学习主体内隐学习的结果,是关于语言和言语的缄默知识;其三,是指言语主体凭借内隐记忆,对处于潜意识中的语文知识的无意识运用.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实践知识具有“缄默”的本质。教师知识缄默性的生成是由“内隐学习”的存在、教师作为实践者的角色以及实践知识本身的特征决定的。促进教师实践知识的习得对教师的成长非常重要。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善于借助自己的缄默知识来开展教学活动,同时也要不断地揭示实践过程中生成的缄默知识,使其显现出来,达到系统化、明晰化。  相似文献   

4.
从内隐认知理论和缄默知识理论角度看,语感有三维内涵的概念:一指的是学习主体在进行言语活动时对语言知识和言语知识的内隐学习;二指的是学习主体内隐学习的结果,是关于语言和言语的缄默知识;三指的是言语主体凭借内隐记忆,对处于潜意识中的语文知识的无意识运用.培养语感应注意实践感受与调控指导相结合,读听理解与说写表达相结合,感性积累与理性分析相结合,语感培养与人格塑造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如何让英语老师身上的缄默知识显性化,让教师的内隐知识更有效地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服务,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教学反思作为教师对自己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形成自己的内隐知识的一种过程,是可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的研究方法.正好能够让教师的“缄默知识”显性化,有效地发挥其在实践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语文学习,既有外显学习,也有内隐学习;语文知识,既有显性知识,也有缄默知识。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加强内隐学习与获得缄默知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缄默知识”(Tacit Knowledge)这个概念,是1958年英国著名物理化学家和思想家波兰尼(M.Polanyi, 1891-1976)在《人的研究》一书中首次明确提出的。“缄默知识”(又称“默会的知识”、“内隐的知识”),主要是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它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是一种经常使用却又不能通过语言文字符号予以清晰表达或直接传递的知识。波兰尼在研究缄默知识的时候曾注意到它与教学的关系。他一方面认为显性知识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得以传递,另一方面认为这种显性知识的传递只有通过缄默知识的应用才能获得成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学应该追求深度教学。深度教学是旨在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深度理解的教学。深度教学不仅关注外显的“演绎-系统知识”的掌握,也应关注内隐的“经验-缄默”知识的积淀。  相似文献   

9.
内隐学习理论从人的无意识心理层面研究学习现象,从而揭示出人类另外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内隐学习。本文意在探讨语感与内隐学习及缄默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语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是一种典型的内隐学习,而语感的心理表征也就是内隐学习的产物——缄默知识。同时,语感素质的提升和发展也需要外显知识的强化。  相似文献   

10.
内隐学习作为外显学习之外的另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属于无意识认知活动范畴。在某些条件下,内隐学习能够显示外显学习所不具备的优势效应。人们通过内隐学习获得的是一种缄默知识,直觉是内隐学习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本文从道德知识、道德判断、道德智慧的形成三个方面,论述了内隐学习在道德教育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的理论依据,以期通过重视内隐学习方式来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