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惯是人的非意识行为,也可以说是人的不自觉的行为。它是在人的生存和生活实践中经多次重复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固的动力定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使它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内部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2.
张魁 《甘肃教育》2011,(5):73-73
习惯是非意识行为,也可以说是不自觉的行为,它是人的思想意识、行为动作中经多次重复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固的心理倾向。能有一个好习惯会终身受益,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能够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内部动力因素。笔者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进行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3.
学习习惯,是指学习活动中形成的固定态度和行为。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影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促进学生取得较好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俄国作家托尔斯泰曾说过"好的习惯使人成为天才,坏的习惯能使人成为囚徒。"可见,有一个好习惯能使人终身受益。因此,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能够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内部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4.
行为科学研究: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的,而剩下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按时上课,勤学好问,作业认真及时总结等,对学生的学业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科学研究表明:个性决定人的一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水平的关键。对于中学生而言,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我们教学的重要一环。那么如何来培养呢?  相似文献   

5.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人受益终身。在语文学习中要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品尝到语文学习的快乐,从而强化他们的自主学习行为。教师要将教育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上,让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学生一生获益的良好品质。  相似文献   

6.
习惯是一种长期训练而慢慢形成的良好行为,好的习惯使人受益终身。习惯不是某种知识,也不是什么超强能力,是一种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它具有永久性的推动力。能使人变得越来越具有内涵修养,如果要衡量一个学生的知识文化素养怎样,就看他是否有良好的听、读、记、写和自觉参与语文活动的良好习惯。学生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而在一年级,教师除了要教学生学会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孩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7.
<正>小学阶段的教学是对学生的启蒙教育,此阶段的学生刚开始系统学习语文知识,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可见,良好的习惯在学生的个人成长以及语文学习过程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很多老师以及小学生的家长都还比较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却没有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给予充分的重视,这对学生日后更深入地学习是非常不利的。本文中简要分析如何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1.小学阶段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不良习惯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比较明显,认知  相似文献   

8.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我认为良好的数学素养应从培养学习习惯开始.学习习惯是一种自觉的、主动的、持久的学习行为方式,是一种学习动力的定型.  相似文献   

9.
习惯是一种有规律的行为模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益于学生终生发展和成长。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0.
阅读习惯是指一个人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是良好的学习品质的有机组成部分。一种好的或者不好的阅读习惯,不但直接影响学生学好各门功课,而且也会影响今后的学习、工作。在教学实践中,重能力培养,轻习惯养成的做法还相当普遍,这既妨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又对学生品德素质的熏陶带来不良后果。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强调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把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要求之一,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良好习惯的培养。”我觉得小学阶段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给儿童的心理与行为都带来了重要影响。而农村小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都比较差,它不仅对学习的本身,而且对学生道德以及心理的和谐发展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习惯,是非意识行为,也可以说是不自觉的行为,它是在人的生存,生活实践中经多次重复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固的动力定型。能有一个好习惯终身受益,因此培养农村小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成为学生学习和行为的一种内部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12.
杨彦军 《成才之路》2014,(17):71-71
正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阶段,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许多农村一、二年级的学生读书时没有语言的连贯性,更不用说长句的断句和感情色彩了。怎样提高他们的基本语文素养呢?下面结合自己在农村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意识,就是要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教师要告诉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促进一个人全面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使人受益终身。要让  相似文献   

13.
根据语文教学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朗读是学习语言的一种很好的方式,通过朗读,学生既可以学习汉字的拼读,也可以通过朗读,提升学生对课程中文章的情感的体验。文章通过分析朗读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从培养朗读习惯,培养学生的发音,流畅朗读以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等角度,阐述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朗读习惯的重要性及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语文素养是一个人基本素养的主要表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是新课标基本理念之一。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建构起高质量的语文素养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尝试: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5.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谆谆告诫我们:"学语文,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所谓习惯,简单地说,就是一种经过长期坚持而最终自动化了的行为。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学习效率自然能够提高,并且繁重的学习将会成为一种内在的需要,有利于自身语文素质的提高。所以加强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我们初中语文教师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该怎样培养  相似文献   

16.
宋秋梅 《新疆教育》2013,(3):112-112
“语文真难教,怎么努力都难出成绩;学生不会学语文,缺乏自觉性,等等”。其实,当静心思考这一问题时,可以发现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习惯”。习惯是行为的自动化,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别人的监控。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的一种力量。《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强调,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的丰收,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那么,高中阶段要培养学生哪些习惯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教育不能只是知识的灌输,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一种学习能力。这种学习能力,说到底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应该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下面,结合自身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就此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习惯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说话、行为、生活方式,是个性心理特征,是一种稳固的动力定型。它具有支配一个人行为的力量。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从单方面讲,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解决小学应用题教学这个老大难问题中,教师应有计划地从简单应用题教学开始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一、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题意清是正确解答应用题的前提。从简单应用题教学开始,教师就要注意教给学生正确读题、认真审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对低年级学生审题时要求一要把题目读正确,不读破…  相似文献   

19.
培根曾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培养良好的习惯可以使人凭借习惯的力量更好的工作、学习。就教学而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是教师必须着手去做的,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面对刚刚开始接触语文学习的小学生,必须要培养其良好的语文习惯,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语文学习受益,更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20.
<正>叶圣陶先生说,教育简单而言,就是要养成习惯。好的习惯会让学生静心思考,更能集中精力学习,在学习上少走弯路。大凡有成就的人都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人生至关重要。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着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低年级,我觉得至少要培养学生以下几个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一、专心听讲的好习惯会倾听、专心听是每个学生必备的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