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博 《兰台世界》2006,(12X):53-54
中国图书馆和藏书事业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由远古的藏书楼,到近代的图书馆,再到现代图书馆,其发展过程是一个从以“藏”为本到以“用”为本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2.
《全国新书目》2013,(10):13-16
内容简介:本书以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为背景,梳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从历史的事实中揭示“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红绿”融合发展,既“以红色精神引领绿色发展”,又“以绿色发展传承并弘扬红色精神”,“红绿”相辅相成,具有多层次的立体内涵,并与中国特色新闻学形成多层面的互构关系。在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时代语境中,“红绿”融合发展这一具象性的核心议题,对传统农耕文明的复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的倡导和实践,为中国特色新闻学实现积极的视域融合,实现具有主体性的理论构建和话语构建提供了内生的实践动力和历史契机。同时,中国特色新闻学对“红绿”融合发展相关新闻传播舆论框架的构建,也应蕴涵在其重新阐扬中国文明传统视域,并把新闻传播融入中国社会主义历史发展逻辑的理论构建思维中。  相似文献   

4.
肖舟 《档案天地》2011,(7):24-28
拂去岁月的尘埃,打开历史的篇章。90年弹指过去,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耄耋之年。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是产业工人最集中的城市。由于其地理上的优越位置,开埠不久就形成为近代中国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成为马克思主义学说传入中国的最早窗口。从这里,我开始了——  相似文献   

5.
《中国博物馆》2009,(3):110-110
2008年11月15日,“海南历史陈列”在海南省博物馆开展。该陈列主题为全面、系统地展示海南40~60万年史前时期直至1950年海南岛解放的漫长历史发展阶段中的重要事件、卓越人物以及精美文物,以时间演进为主线,分“拓荒大洲”、“迁徙融合”、“奇甸文明”、“近代琼崖”、“琼崖丰碑”五个板块层层推进,展示孤悬海外的海南独特的历史发展概貌,勾勒海南历史发展的精彩轮廓。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早期,商务人中有一个关注、介绍、引进、撰写有关近代图书馆理论的群体。在中国图书馆界“以日为师”的阶段中,这一群体对中国近代图书馆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主要特征是:偶尔涉足,重点在外;掌握外语,引进理论;切身体会图书馆的重要;求生存为吸引新读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古代,历史只称“史”。记载史的人称“史官”,是朝廷的官员,其职责除了记录本朝的天文、地理、人事、灾祸及研究前朝历史外,还为朝廷掌管“典籍”。可见,古代的“史”的范围比现在更广泛。“历史”一词于近代才出现。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在学堂里开设“史学”课,第二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15世纪之前,但为什么近代工业和科技革命却没有发生在中国?这一问题被称为“李约瑟之谜”。要破解至今依然困扰中国人的“李约瑟之谜”,着眼点在哪儿呢?  相似文献   

9.
赵依凡 《中国博物馆》2022,(2):121-128+136
中国近代的博物馆与图书馆同在教育救国的思潮下被引入中国,并逐渐成长为社会教育的“双翼”。由于其密切联系,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常常出现“图博合一”等相互“共生”的现象,并逐渐形成三种“共生”模式:“附设模式”“图书博物馆模式”和“并立模式”。其中附设模式始终为主流,又以博物馆附设于图书馆为主。近代博物馆与图书馆的“共生”关系实际可追溯至二者的古代形态。“共生”与互动关系中可见明显不平衡性,博物馆常处于附属位置。这种不平衡的共生关系深刻影响了中国早期博物馆的发展,也对近代图书馆、近代社会教育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张弼士作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先驱,推动了近代中国铁路、矿山、现代农业及金融业的发展。同时,在国内兴办实业过程中,张弼士为中国近代实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他的许多投资管理经验值得后人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回顾中国受日本侵略者欺辱的历史,不能不涉及近代日本的“大陆政策”.本文结合近代日本“大陆政策”的形成过程、内容演变及其施行过程中的投机性,对其做以再度评述.  相似文献   

12.
“崇洋”是近代中国消费的主旋律,对近代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社会经济变迁产生过重要影响,以至于有人误认为“崇洋”是近代特有的经济文化现象,其实“崇洋”思想于清朝中期就已经在江南等地出现。  相似文献   

13.
1874-1875年发生的“海防”与“塞防”之争,是晚清政府在已变化了的地缘政治环境下,面对西北和东南两大边疆危机而进行的一次国家大战略探索,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范围内关于国家大战略发展方向的辩论,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4.
如何来看“现代”和“当代”中国文学的共通性?80年代学人打通“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努力,为何虽卓有成效地通向了“晚清”,却不容易通向迄今已经双倍于“现代”文学时长的“当代”?“当下”“当代”与“现代”文学构成怎样的历史连续线条?能否用比较贯通的专业话语来描述和整合自近代中国以来的文学经验?  相似文献   

15.
杨浦区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曾是上海大型工厂和产业工人集中的区域,也是高等学府、科研机构云集的地方,有闻名遐迩的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十多所高等院校。进入新世纪.杨浦的新目标就是建设一个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和公共社区融为一体的“三区融合”的知识创新区。围绕这个新目标.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在“工业杨浦”向“知识杨浦”进发途中,杨浦档案事业同样能够体现其特有价值。近年来,通过开展“杨浦文化寻根”活动,对区域内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梳理、保护.深化了档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了档案编研工作实现根本性转变,从而拓展档案编研的新路。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诗词及其相关理论是探索与实践“两个结合”方法的美学范例,它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触媒,聚焦同近代中国密切相关的“实际”,扎根传统文化遗产与民族形式,创生出崭新的文学图景与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程锡勇 《湖北档案》2023,(10):31-34
<正>炎炎七月,宜昌二马路片区城市更新项目(一期)下辖的平和里改造工程接近尾声,这里是宜昌近代开埠印记最为集中的地方。“宜昌关”(1876-1949)就设立在这一区域,它是宜昌近代开埠的标志,是一度享誉中外的历史名词,它的发展变迁使宜昌有了世界级影响的历史资源。  相似文献   

18.
《中国博物馆》2009,(3):47-47
“中国历代钱币陈列”是中国钱币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于2002年10月正式对外展出。分为“中国古代钱币陈列”和“中国近代钱币陈列”两部分,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货币四千年的发展全貌。  相似文献   

19.
近代以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只有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解决这一历史任务的途径,即通过中国式现代化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在谋求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斗争中,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影响广泛的主流话语,并运用国家组织的力量将“中华民族复兴”确立为战略目标。在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并由此而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鲜明特点。历史和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式现代化才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20.
“西学东渐”对中国近代图书馆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西学”对中国近代图书馆文化研究的影响,认为“西学”是中国近代图书馆文化发展的外因,它对中国现代图书馆的文化建设 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提出中国应不断地学习西方先进的图书馆理论,以实现中国图书馆文化的再度复兴和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