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志刚同志逝世已快三年了.我和丁志刚同志从1954年相识以来,已有40多年.多年来,在他领导下工作,与他接触的机会较多,从与他接触中,深感他对图书馆事业的热爱.为搞好工作不辞辛劳,呕心沥血,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为北京图书馆和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和建设,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化先驱的孙中山,对中国近代以来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极为关注,对近代环保事业的发展极为重视。他敏锐地认识到环境保护关系到中华民族和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大事,并竭力推动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  相似文献   

3.
傅增湘(1872-1949),字润浣,后改字浣叔,别署双鉴楼主人、藏园居士、书潜、清泉逸叟、长春室主人等,四川泸州江安县人.光绪二十四年(1898)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历任贵州学政,教育总长,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等.他不仅是现代中国公立女学的创办者,著名的教育家,更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与江阴缪荃孙一起并称海内.他关注我国图书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2005年5月27日,突然接到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电告:爱泼斯坦同志于26日上午11时40分在北京去世.随后,爱泼斯坦治丧办公室寄来讣告,真令人震惊悲痛.就在4月17日,央视还播出胡锦涛总书记前往爱老寓所祝贺他90大寿的新闻,我们正为他的健康祝福.毕竟是90高龄的老人了,他一生为支援中国人民的抗战和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直至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完成了他同中国人民结下不解之缘的自传体巨著<见证中国>.他深深热爱中国,于1957年加入中国国籍,正如他在<见证中国>的题词中所述:"我爱中国,爱中国人民,中国就是我的家,是这种爱把我的工作和生活同中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5.
《档案学研究》1991,5(2):10-14
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开拓者与卓越的领导人曾三同志逝世了。曾三同志的逝世,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大损失,也是我国档案事业的重大损失。 曾三同志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从事档案事业的领导工作达40年之久。他担任过国家科学委员会的资料组组长,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地方志领导小组组长和中国档案学会名誉理事长等职务。在40年的档案事业活动中,他团结广大档案工作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拓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档案建设道路,为新中国初步建成了一个门类齐全、管理科学的档案事业体系,使档案工作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各项建设事业中,日益发挥出重要作用。 曾三同志在创建我国档案事业的过程中,随着实践的扩展和深化,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合我国情况的  相似文献   

6.
1988年9月,濮阳市城建档案馆正式建立,45岁的张河坤调任馆长.挑起了开创濮阳市城建档案事业的重担.从此,他的心便和城建档案紧紧地系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7.
梁启超与图书馆事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启超一生与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关系极为密切.他在接受中阿文化及变法维新时期力倡图书馆思想;其后在他人生的最后十年,他退出政坛专治教育学术时期,倡导图书馆事业和目录学思想.前一时期,是梁启超及其他维新人物欲借图书馆及学校、报纸等,达到变法之目的.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上,美国著名建筑师亨利·墨菲(Henry Killam Murphy,1877-1954)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人物.墨菲1899年毕业于耶鲁大学建筑系,后在纽约著名的Beaux-Arts建筑事务所学习建筑.1913年,他接受中国雅礼教会邀请,规划设计长沙雅礼大学,这成为他一生事业的重要转折点.此后长达20多年的岁月里,他一直将事业的重心放在中国.  相似文献   

9.
茅盾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和翻译家,与鲁迅、郭沫若等同属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大师级人物.茅盾的早期文学生涯是从译介外国文学作品开始的,他起先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从事编译工作,随着"五四"运动及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他致力于向中国民众翻译和介绍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并在实践当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学翻译观.茅盾与郑振铎等人一起组织"文学研究会"等文学和翻译专业团体,担任《小说月报》主编,协助鲁迅创办《译文》杂志,为中国翻译事业的蓬勃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绿色、环保的呼声愈来愈高,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媒体与环保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如中国环保事业的创始人曲格平所说:没有大众传媒的推动作用,就没有今天的中国环保事业。亚太环境记协主席冈布隆先生曾说,在各国乃至世界的环保事业中,大众传媒充当着桥梁、监督和发动机的角色。  相似文献   

11.
世纪之交两岸图书馆界交流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图书馆史上发生了令人震惊而又感到十分庆幸的大事,海峡两岸图书馆界在隔绝了40多年后开始了往来.尽管这一互动过程来之不易,艰难曲折,但毕竟坚冰已经打开,海峡两岸图书馆界同仁有机会走到一起.这一过程本身就给人们带来喜悦,带来希望,带来共同推动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无线电通信事业的先驱、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开拓者和杰出领导人曾三同志,因病于1990年11月28日在京逝世,终年85岁。曾三同志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县,1924年参加革命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曾三同志到上海中央特科学习无线电通信技术,1931年被派往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由他做报务员,实现了中央红军与在上海的党中央的第一次无线电联系。从此,在毛泽东、朱德等同志的领导下,曾三同志和其他同志一起,开始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的无线电通信事业。他先后任苏区中央局电台  相似文献   

13.
获悉庄守经同志逝世的消息,我很悲伤.两个多月来,四十年前一起工作的往事不时地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让我情不自禁地一阵阵两眼朦胧、泪目潸然.我深切怀念老庄同志对改革振兴全国高校图书馆事业的突出贡献;我追思他的家国情怀、担当奉献、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人格魅力;我感恩今生有缘,跟他一起为高校图书馆事业做了一些实事,也圆了我对高校图书馆事业的一些梦想.  相似文献   

14.
张志安,曾供职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14年开始,担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成为中国最年轻的传播学院院长之一. 在大家眼中,他的睿智与活力是与生俱来的.作为一位学者,他的身上,除了学识和见地,还有一种难得的精气神.本期专访张志安,一起看看他和他所在的新闻学院.  相似文献   

15.
自上世世纪80年代起.古老的中国档案事业和年轻的信息技术攀亲结缘.度过了跨越世纪的"激情燃烧的岁月"。关于档案信息化,我们曾经有过许多美好的愿景.也曾不遗余力地为之付出。二十年来。档案事业与信息技术一起成长:信息技术——从286到486、从奔腾Ⅰ到奔  相似文献   

16.
1873年2月23日梁启超诞生于广东新会,作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之一,对中国近代史发展颇有影响,他参与了中国从旧社会向现代社会变革的许多重大社会活动,学贯中西,在哲学、史学、法学、文学等很多领域均有建树,同样梁启超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也有着很深的渊源,他不仅是近代图书馆事业的重要探索者,还为图书馆学、文献学的开创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他关于分类、编目、建馆等理论对当代图书馆事业的进步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借此笔者就梁启超先生与近现代图书馆事业的渊源加以梳理.  相似文献   

17.
容闳是近代美国图书馆第一位华人图书管理员,亲身经历过美国近代图书馆工作,并积极利用图书馆向美国传播中国文化;他与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启蒙者交往密切;他的留美幼童学生中有人涉及图书馆事业;他所开创的留学之风波及中国近代图书馆界.  相似文献   

18.
孙冉 《中国新闻周刊》2006,(8):I0009-I0009
1993年6月5日,在北京郊外一座荒废古塔下,40余位知识分子席地而坐,忧患地讨论着中国环境的恶劣现状。这是中国民间首次自发组织的环境研讨会,即“玲珑园聚会”。9个月后,“自然之友”成立。这标志着中国第一个国家民政部注册成立的民间环保团体诞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化书院导师梁从诫教授担任会长,从此开始了他12年之久的环保工作生涯。  相似文献   

19.
胡先骕先生是中国近现代享有国际声誉的植物学家,他与秉志、陈焕镛、钱崇澍、刘慎谔等前辈一起开创了中国生物学研究事业。先生字步曾,号忏庵,江西新建人。出身于士大夫家庭,幼聪颖,有神童之誉,立志功名甚早,成名也甚早。综其一生而言:首先,他是一位植  相似文献   

20.
一提起叶圣陶的名字,人们都会把他和开明书店联系在一起,这不仅是因为他在开明书店工作长达近二十年,更因为他对开明书店事业的发展和成功,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