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双杠教材的动作主要是低杠的动作,包括各种上法、支撑、滚翻、摆动、屈伸、回环、转体、腾越、倒立和下法等。单杠动作的技术特点大多是在混合悬垂、混合支撑下多以身体绕杠旋转的形式完成的,并以摆动、回环动作为主。而双杠的技术特点主要是学生在负担自身体重情况下,发展支撑、倒立(静力性动作)和摆动、屈伸(动力性动作)的动作为主。  相似文献   

2.
以运动生物力学对双杠屈体后空翻(超E组的高难度动作)进行研究和技术分析,总结动作的技术规律和先进的教学方法。以此指导我国优秀运动员黄旭在短时间内高标准地掌握这一动作,于国内、外比赛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3.
<正>重视教材资源交流教学技巧(常用教材的教学技巧系列之十六:双杠)挂臂摆动屈伸上是双杠典型的屈伸类动作。其技术特点主要是依靠摆动、屈伸和制动技术的协调配合来完成动作。表现出明显的技术性、力量性和协调性的特点。从技术原理分析,该动作技术的主要环节在身体的屈伸阶段,此阶段的关键技术是通过髋关节的屈伸,并充分运用"制动技术",使身体由屈体挂臂撑成杠上支撑,从而完成动作。动作技术可分为屈、伸  相似文献   

4.
<正>"屈膝滑杠"是指学生在练习双杠"分腿坐前进"技术时,在换手握杠身体前倒后,不是直腿滑杠靠拢进杠,而是屈腿勾杠进杠。"屈膝滑杠"后接下来的"支撑摆动成分腿坐"只能是屈膝摆动而不是直腿摆动,这样完全破坏了整个动作结构,如果严格按照体操考试的规定属于动作错误,不予评分。  相似文献   

5.
<正>在双杠支撑后摆转体180°成分腿坐练习中,受生理、心理、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影响,学生往往容易出现各种错误动作,给学习造成心理障碍,影响到练习兴趣和技术动作的正常学习。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双杠支撑后摆转体180°成分腿坐教学中易犯的错  相似文献   

6.
<正>在双杠教学中,设计合适的辅助练习不但能更好地提高练习效果,而且能降低学生对双杠的恐惧感。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双杠支撑摆动"后摆下"辅助练习三方法,在教学中较为实用,且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的认知学习规律。一、杠端小幅摆动推撑换握主要解决问题:推撑换握。具体做法:此练习分为两步,先在杠端放置适宜高度的跳箱,让学生站在跳箱上俯撑杠端做推撑换握后顺势跳下;然后在这一  相似文献   

7.
双杠跳上成分腿骑坐——前滚翻成分腿骑坐的教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杠上的跳上成分腿骑坐—前滚翻成分腿骑坐。这套动作并不复杂 ,难度也不大。但是由于学生基础较差 ,有的甚至连双杠课都没上过。因此 ,对这套动作掌握得很不好。如何使学生尽快的、较好地掌握这套动作呢?笔者经过实践 ,总结了一些教法 ,现介绍给大家本套动作可分解成两个技术动作练习 :一、分腿坐慢起肩倒立(一)技术动作 :由分腿坐开始 ,两手于腿前撑杠 ,上体前倒 ,屈臂、提臀 ,两肩在手前顶枉 ,两肘外展 ,当臀部提至垂直部位时 ,伸髋、并腿 ,成肩倒立。(二)技术要点 :1 两手靠近大腿根内侧握杠 ,用力撑杠同时含胸收腹提臀 ;2 成肩…  相似文献   

8.
重视教材资源交流教学技巧(常用教材的教学技巧系列之十六:双杠)一、教师在保护与帮助时的站位中小学双杠教材的动作主要是低杠的动作,包括各种上法、支撑、滚翻、摆动、屈伸、回环、转体、腾越、倒立和下法等。根据双杠动作的技术特点,主要分为以支撑、倒立为主的静力性动作和以摆动、屈伸为主的动力性动作,因此,教师保护与帮助时的站位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9.
<正>双杠"杠端跳上分腿坐接前滚翻分腿坐"是男生双杠教学中比较难掌握的动作之一。笔者认为,双杠分腿骑坐前滚翻成分腿骑坐的教学难点有三个:第一,上体前倒和双手用力撑杠并做提臀动作的紧密结合;第二,双肘及时外展,用两上臂触杠完成滚翻;第三,克服在离地面1.2米以上的双杠上完成头朝下的滚翻动作时所产生的恐惧心理。  相似文献   

10.
<正>在体育教学中,讲解和示范的效果对学生学习、掌握体育知识、运动技术与技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讲解示范是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活动,但并非完全是教师的专利,我们在看课的时候既看到了教师独立所做的讲解示  相似文献   

11.
篮球运动常见损伤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篮球运动是深受学生喜爱的运动之一,由于学生技术动作不规范、准备活动不充分等原因致使受伤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如果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将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及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损伤急救知识就成为上好体育课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健美课教学 ,受场地、器材条件的限制 ,特别是受到时间的制约 ,使教师在安排练习内容和训练量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堂教学课最多90分钟 ,除去准备活动、结束部分的时间 ,一堂教学课实际的练习时间也就是60 -70分钟时间 ,这还包括教师讲解动作技术要领所占的时间 ,因此如何合理安排健美课的内容和运动负荷 ,是每位教师的教学难点 ,“量”小 ,练习效果不佳 ;“量”大 ,时间不够 ,学生难以完成。本人总结多年健美教学实践经验 ,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当代大学生健美课运动负荷的安排方法 ,供大家参考。将一学期的键美选修课(一般为16周)均分…  相似文献   

13.
抓好了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就是抓到了跳远技术的关键,而起跳过程中臂、腿的摆动是重要的技术细节。跳远起跳的臂、腿摆动动作是在起跳时,两臂摆动动作配合做急速的突停制动,同时摆动腿一侧髋带动大腿向前上方快速摆动。但在跳远教学和训练中,我  相似文献   

14.
体育课准备部分的任务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运用多种方法,尽快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上来。调动学生精神振奋、情绪饱满地开始一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活动,使学生由安静状态向兴奋状态逐渐过渡,使身体各器官、系统功能迅速有效地进入工作状态,提高大脑皮层对运动的分析、判断、综合能力,使技术动作完成得更加准确、协调、优美。既要为基本部分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又要使学生身体得到均衡发展。 学生在放假期间,正规有序的体育活动明显减少,关节、肌肉的活动能力普遍下降,肌腱、韧带伸展性和弹性水平普遍下降,身体的柔韧、…  相似文献   

15.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支撑后摆转体180&#176;成分腿坐”这一动作时,大脑里虽然已建立起了完整的动作概念,但由于学生支撑摆动的能力较差,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几种情况:双腿后摆后分腿过早、屈膝塌腰用脚尖勾杠进行转体,不能在杠面上完成转体动作;甚至不敢向后摆腿,出现了紧张、恐惧的心理。为了改变这些现象,笔者根据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采用以下四个步骤进行教学,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增强练习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6.
设疑,是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其重在引导,贵在善问和会问。通常在备课时,我们既要备体育动作的技术讲解、示范、练习方法,同时为了使学生加深对技术动作的理解,形成巩固的动作定型,就必须进行巧妙的设疑,也就是恰到好处的提问。通过疑问,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凭借已知探索未知。在设置具体问题时应讲究技巧,从难点、角度、衔接、广度等方面去考虑学生已知和未知的关联及两者之间的过渡,  相似文献   

17.
韩永元 《体育教学》2008,(11):46-46
前几周学校组织了体育公开课评选活动,我听了一节“弯道跑,耐力跑”教学公开课。课的开头是贴膏药游戏和徒手操。准备活动结束后,安排了一个半经为10米的圆圈跑,体验弯道跑脚着地、摆臂、克服离心力动作技术。练习是80米弯道跑,目的是巩固提高弯道跑的动作技术。耐力跑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教师讲解了耐力跑技术、呼吸规律等技术特点后,鼓励学生以顽强拼搏的竞争意识主动参与,要求学生用中速跑完全程。当时学生热情还是很高,都跃跃欲试。可学生一上跑道却始料不及,有的刚跑出200米就走起来,教师虽采用了激励、表扬的方法调控教学,但学生还是跑跑停停,有的甚至退了下来,大多数勉强跑完全程。我觉得整节课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18.
随着竞走规则的改变以及训练方法的引进和创新,使得竞走技术日益完善,竞走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由于对竞走技术有独特的要求,即前脚着地以后,后脚方能离地,支撑腿在垂直部位时要有瞬间的伸直。因此要想在竞走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必须掌握合理的技战术。现代竞走技术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身体重心的直线性移动,脚着地的柔和滚动,动作舒展、节奏感强,步长与步频的协调一致。青少年进行竞走训练时,应该严格按照竞走规则加强技术训练,只有扎实地掌握竞走的基本技术动作,才能在高速竞争中控制技术,取得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19.
<正>当我走到田径场的时候,体委已经整好队带学生做徒手操啦。我很高兴:一段时间的整顿有了效果,学生听到预备铃就开始排队,上课铃一响体育委员就带领学生做准备活动,课前常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学会了自我管理时间,同时也是师生共同遵守时间。形成自  相似文献   

20.
对上肢、膝、踝等关节伤害较多,所以,在做好准备活动的基础上,要着重进行上肢、膝、踝等关节和韧带的专门练习,对预防运动损伤至关重要。二、基本功训练要扎实。比赛中常出现“抢位”现象,造成本方队员相撞,这就需要重点加强视觉基本功训练,要求队员具有良好的判断力,及时取位,或一名队员及时发出有效的信号,如“我的!”等等。三、技术动作要细腻。使学生明确技术动作的重要性,如传球时,手指要外展,有力量,富有弹性,否则手指易被戳伤;垫球时,尽量用小臂平面垫球,如用手腕处垫球,手腕处会起“金包”等等,这就要求技术动作一定要“细腻”。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