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玉峰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0,(4):91-92
《诗经·周南·卷耳》和《》二诗中的“采采”一词 ,今人多解释为“采了又采”。本文从《诗经》中叠音词的使用情况和该词在二诗中的具体作用这两个方面 ,详细论证了上述说法的错误 ,认为应采用清人戴震和马瑞辰的说法 ,将“采采”一词看作单纯词性质的形容词 ,意为“众多貌”。 相似文献
2.
3.
4.
5.
6.
7.
9.
所suǒ有yǒu的de客kè人rén都dōu称chēn“宾bīn客kè”不bù经jīn常chán来lái的de客kè人rén称chēn“稀xī客kè”ǎndekèrénchēnchánk蔓经jīn常chán来lái访fǎn的de客kè人rén称chēn“常chán客kè”远yuǎn道dào而ér来lái的de客kè人rén称chēn“远yuǎn客kè”陌mò生shēn的de客kè人rén称chēn“生shēn客kè”尊zūn贵uì的de客kè人rén称chēn“贵uì客kè”对duì诗shī人rén的de别bié称chēn为wéi“骚sāo客kè”对duì文wén人rén的de别bié称chēn为wéi“墨mò客kè”到dào寺sì庙m iào烧sh… 相似文献
10.
叶枫宇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70-72
“正始之音”最初是一个玄学概念。但近年来一些文学史常将这借指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正始文学。本文就溯了“正始之音”这一概念的历史源流,并论证了这种借用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11.
12.
然诺,是上古文明积淀下来的一种理念。《史记》把然诺与义相提并论,以"仁"、"义"二字,提炼"然诺"观念以概括游侠特色,其意义在于提倡正直的侠义精神,弘扬天下为公、行仁重义的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13.
朴伯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3)
“兴观群怨”说原是孔子从学《诗》、用《诗》角度对诗三百篇的社会政治和伦理教育作用的全面概括,但内含着孔子对诗乐艺术审美功能、特点的深刻理解和体验。因此,“兴观群怨”之说在后世不仅是“诗教”说和美刺讽谕观念的理论源头,而且它本身及其衍生的概念也成为以审美批评为主的文学理论体系的重要观念和范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 相似文献
14.
李鸿志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1987,(7)
茅,不少成语词典把它解释为“茅草”,如《汉语成语小词典》:“春秋时楚国以茅草作旌旗,行军时旌旗在前,故称‘前茅’。”(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汉语成语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年版)也持此说。其依据是《左传·杜预注》:“时楚以茅为旌识”。似乎持之有据。这种解释是牵强附会的,不准确的。清代学者王引之指出:“茅为草名,旌则旗章之属,二者绝不相涉。”(《经义述闻》卷二十 相似文献
15.
宋昌富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1993,(4)
《殽之战》中“其为死君乎”,课本注为“难道是因为死了国君(就违背他的心愿)吗?”这个注释错解了“死君”之义。在先秦时代,对“死”的称呼是很讲究等级的,不能随便乱称呼,如天子死叫崩,诸侯死叫薨,大夫死称卒,一般平民死才称死。晋文公是诸候王,怎么能称其死为“死”呢?“死君”应解为“忘记先君”。《春秋左传旧注疏证》中 相似文献
16.
“克己复礼”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昌淦 《历史教学(高校版)》1979,(2)
1974年初,"四人帮"抢过批林批孔的旗子,大搞其偷梁换柱、瞒天过海的鬼把戏.开场时,倒也煞有介事似地派出"宣讲员"批了几句林彪,然而他们批林是假的,很快就草草收场了.以"四人帮"当时所控制的《北京大学学报》为证,1974年第一期中,批林的题目有七篇,占一半以上.第二期中,批林的题目只剩一篇半了,而且开宗明义第一篇就抛出了《孔丘其人》这株大毒草,恶毒地影射攻击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第 相似文献
17.
18.
司富珍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424-427
在“词类是什么”这个最根本的问题上,语言学家们远未达成一致,许多关于词类问题的分歧和纷争也都由此开始.因此,厘清内涵含混、指称不一致的术语定义是词类问题讨论前应该具备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许多词类的讨论论而未果的原因之一.从理论上来说,句法、形态和语义这些部门之间分工合作,相互联系,有着一定的成规则成体系的关联或对应关系,因此从任何一个视角出发看待词类划分都可能会有一些有意义的发现.虽然多视角的词类分析并非没有可能,但相形之下,从句法角度来看词类的区分是若干视角中最为稳妥和可靠的一种.这也是西方语言学传统中词源学意义上的“词类”原本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9.
李正华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1985,(1)
“梁苑”,又名“梁园”,亦称“兔园”或“菟园”,汉文帝次子梁孝王刘武所建。向为中州历史名园之一,在一些历史古籍和地方志中有所记载。历代一些文人、名士,或宴游其中,或到此访古作客,对它讴歌吟咏,先后留下一些瑰丽的篇章。但是,它的地理位置在哪里,至今没能统一认识,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