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本文试图对王蒙小说《活动变人形》进行解读。小说试图审判反思五四,却沿用了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对立框架与逻辑,并在分裂与冲突中将它们呈现为失效的存在。然而通过将分裂与冲突归绺于文化的下等成分,重又肯定了中西文化的主体部分的价值,于是,小说在审视与批判了五四之后,又表达了对五四的认同,表现出承继的姿态。并且,小说在以五四与80年代现实进行类比与对照之余,以对其间断裂的历史滑稽化、表层化的叙述,补足了历史断层间的空白,在五四与80年代之间成功地实现了对接。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对《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对救亡的意识形态批判所包含的革命话语的解构和试图开启的文化现代化目标进行详细地阐释与解读,进而梳理李泽厚与80年代文化逻辑的关系,同时将这一关系放置于50—80年代的历史逻辑中进一步落实。因而“五四”的文化政治、“救亡”意识形态批判、“五四之争”、80年代文化逻辑的转向等构成本文考察的基本问题域。  相似文献   

3.
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前期的中国文坛上,郁达夫以其独具个性的小说创作在青年读者中引起了一股“郁达夫热”。本文试图返回历史语境,以“郁达夫现象”的生产、传播和接受为支点,来审视五四退潮期在青年一代身上所出现的自我与社会的冲突、欲望与道德的矛盾以及他们颓废的反抗方式等时代症候。  相似文献   

4.
“五四”以后新小说的散文化,从鲁迅开始,经过郁达夫、废名、沈从文、萧红更新变异,逐渐成熟,而后中断,到了80年代汪曾祺又将这条中断已久的线索延续下来。本文试图以萧红、汪曾祺的作品为例来探讨这种文体与作家个性的关系,及这种文体在文学发展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迈向“经典”的途径——“金庸小说热”在大陆:1976-199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通过回返金庸小说自70年代中后期进入大陆的历史现场,试图清理政治经济情势变化之下,不同场域的多重话语、权力脉络如何参与和建构了金庸小说的经典化进程,尤其是学院体制在其中的复杂互动,透露出“五四”以来形成的审美原则和价值判断仍然是经典生成的重要成规。  相似文献   

6.
王玉冰 《现代语文》2006,(10):40-41
就叙事的整体而言,“80后”学基本摒弃了上个世纪80年代小说以伟大想象、宏伟场景见长的叙事方式,而延续了自90年代开始我国小说出现的以日常叙事为主的方式,其中又渗透着叙事的非历史化和影像化,而且这种叙事方式在“80后”学这里有发扬之势,它无疑是在精英理想受阻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过程中产生的,它拥有社会、经济、化的多重支持,依恃着具体而特殊的物质环境与精神背景。  相似文献   

7.
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前期的中国文坛上,郁达夫以其独具个性的小说创作在青年读者中引起了一股"郁达夫热"。本文试图返回历史语境,以"郁达夫现象"的生产、传播和接受为支点,来审视五四退潮期在青年一代身上所出现的自我与社会的冲突、欲望与道德的矛盾以及他们颓废的反抗方式等时代症候。  相似文献   

8.
《公开的情书》是一部被遗忘了的小说,近年又被学者不断重提,分析其被遗忘与重提的原因是论文的主要工作。论文无意将《公开的情书》放入指意不明的“地下文学”中来说明其“异质”的特性,而是试图通过重返历史现场,将它置于其产生和传播的历史语境中来探讨,凭借对其历史命运的分析,理清小说与70、80年代文学成规与时代氛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冯至等人在20世纪60年代的历史小说,路翎、汪曾祺在建国后的小说,可以视为是“五四”文学的价值命脉在十七年小说中的一个侧影。冯至的小说写了对自身力量与自身存在价值的不自信及其因之而来的寻求力量的焦虑。陈翔鹤的小说以“疏离”“孤立”“隐忧”“苦闷”体现了五四文学在十七年的某种境遇。徐懋庸的小说从人与个体视角写重要历史人物。师陀的小说体现了以下层民众为本的情怀。路翎的小说在人的生存论、存在论的层面,突出了个体生命日常生活的意义,揭示了历史进步与个体生命的紧张关系。汪曾祺的小说延续了沈从文“人性的小庙”的香火。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知识分子是五四时期最先觉悟的社会成份。中国的知识女性,在整个妇女界是最先觉悟的阶层。“五四”小说中知识女性形象反映了中国知识女性在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同时,对关系自己切身利益的爱情、婚姻、家庭等问题表现了极大的关注。“五四”落潮后,知识妇女的生活与思想出现了激烈的动荡,她们心灵发展的历程记录着“妇女解放”途中知识女性反抗当时社会、批判自身弱点的艰难曲折的历史,在个人的心理因素同社会环境的不断冲突中,由“个性解放”走向社会革命的路途。性爱与母爱的冲突——知识女性心理的矛盾性“五四”时期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中心冲突是觉醒的个人与整个社会的对立和冲突,反映在“五  相似文献   

11.
五四时期出现了一部分被后来研究者称为的“抒情小说”。这类型小说中的抒情性不是指一般小说广义上的抒情性,而是指小说具有“抒情化”的倾向。这种倾向体现在文本中,打破了传统小说“故事化”的形态,颠覆了故事性小说的叙事模式,还使作家的思维方式和创作视角从对外在生活的关注、表现转化为了对内在心理欲求的倾诉与表达。它的出现发展,是与“五四”时期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人的发现”与“文的自觉”、作家的知识结构与创作心理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2.
顾颉刚是“五四”政治运动的旁观者,1920年代中期,他以在古史辨伪、民俗研究上的突出成绩,却转成新文化运动提交学术成绩单的代表;“五四”前后,既是顾颉刚的蛰伏期、亦是他思想学术成长的关键期。本文通过分析顾颉刚与同学傅斯年同中有异的思想抉择,以及从《诗经》出发进行经学革命与历史重建的学术径路,试图在这个“非典型”的典型个体身上,敞开对“五四”在思想文化上何以成为“五四”的持续思考。顾氏思想“缓进”、学术“激进”,但在行动力的果决及坚韧上,他的学术实践丝毫不亚于参与政治运动的朋侪;将“革命”诉诸于行动,顾颉刚实在深具“五四”的情怀。  相似文献   

13.
鲁迅及其追随奠定了我国现代乡村小说的批判性和乡土性这两大基本特征,因此化批判与乡土化的展示是20年代乡村小说的化意蕴构建的主要方式。在30年代,化批判仍是30年代乡村小说的化内涵构建的主要资源,“乡土情结”也是浇筑乡村小说化内涵的活水。进入40年代之后,侵略的血腥统治和国民党政府的高压政策使沦陷区与国统区的乡村小说的化审视呈现出向“五四”乡村小说“回归”的趋势,而特殊的化背景和化依托使解放区的乡村小说的化内涵显现出独特的格调。  相似文献   

14.
乡土是人类文学史上一个永恒的母题。现代乡土文学作为一个小说流派,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独特的价值。本文以其中的“五四”时期为横断面,试图分析流贯于其创作中价值选择的一显一隐的两重性的纠结,即对乡土进行批判的同时,又呈现出一定的眷恋之情。同时,从社会现实、文化选择的角度,进一步明确其创作风格的内在决定因素。并且在与30年代乡土文学的比较中,加深对“五四”乡土文学鲜明特质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知识女性作为“五四”时期最觉醒的时代女性,最先看清她们赖以存在的社会及自身的处境,开始用自己的言说方式,展开了对“世界秘密”的探索,出现了沅君式的、庐隐式的、丁玲式的女性话语。冯沅君集中表现了女性言说的困苦,她笔下的女性人物很多以死亡结束女性言说。庐隐表现了女性言说的终极方式不可获得的困惑,她笔下的女性在“觉醒——失望——抗争”中彷徨、迷惘,如果不死,则飘泊不知所终。丁玲为我们提供的女性言说方式主要是灵与肉冲突的女性角度,表现言说的困惑与精神的流浪。 五四女作家笔下女性形象言说的痛苦和困惑以及她们的精神流浪,都来源于个人与社会的冲突。冯沅君是站在文化的基点上,以作为传统的价值依托的母爱与具有现世的新的价值冲动的情爱的冲突来表现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庐隐是站在现世的基点上,直接表现个人与社会的冲突,个人本身的矛盾、分裂状况是社会压迫的结果。丁玲是站在人性的基点上,将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内化成个人人格的分裂,将自己撕裂给人看,更能引起读者深思。 五四女作家婚恋小说中的女性世界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学女性形象的画廊,同时,为妇女寻求自身的解放起了言论上的先导作用。中国妇女解放在曲折中前进,五四女作家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6.
“五四”乡土小说自诞生以来,国民性批判就是其最基本的主题。从鲁迅以冷峻犀利的笔锋批判国民劣根性开始,“五四”乡土小说作家就汇聚起全部心智,展开了对乡土大地上老中国儿女们国民性的思考。他们既怀着对乡土深深的眷恋之情抒写国民性中值得肯定的正面成分,又怀着清醒的启蒙意识批判国民的劣根性,从而形成了乡情与理性冲突的创作心理。  相似文献   

17.
1990年代以来叙述“80年代”的小说在“80年代”与文革的关系描述上表现出对历史连续性的尊重,显现了鲜明的当代史意识.“80年代”与文革的连续性在文本中大体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这些作品或多或少地将影响甚至左右80年代的一些思想资源追溯或归因至文革时代;二是这些作品或浅或隐地指出由于思想意识的滞后性,文革期间所形成一系列思想意识与文化观念继续残留到80年代,影响了80年代的社会生活.1990作家对于文革与“80年代”历史连续性的重新认识使其在叙述过程中将历史充分复杂化,在明确特定历史时期主导性特征的同时,获得对历史更为全面多元的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的《五四遗事》完成于新中国文学界逐渐将“五四”新文化和新文学神话化的特殊历史语境,这篇小说以谐仿古典爱情故事的方式,对新知识青年追求爱情的心态和责任能力作了冷峻的审视和批评,提供了一种反思新文化运动的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19.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 3 0年代 ,陈独秀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代人 ,在学术与思想的关系上 ,大致经历了一个由分裂到相对统一的过程。从陈独秀发表的《孔子与中国》一文看 ,其晚年思想发展的大趋势是向“五四”新文化基本理念回归 ,并有所提升与发展变化。他在学术与思想的内在关系上 ,虽不像“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那样对立、分裂 ,却仍未达到事实上的一致  相似文献   

20.
“儿童的发现”是现代小说研究的一个新视点。本篇试图探寻“儿童”命题与五四“人”的总主题之间的共生关系,及其对五四小说创作的影响,进而发掘其超越”妇女”命题、“农民”命题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