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艳云 《教师》2011,(7):44-44
文本是最基本的教学资源,研读文本是教师的基本功。《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新课改倡导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模式,其教学过程是教师带着学生走进文本,经过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深化对文本的理解,达到情感的共鸣,内化为学生个人的态度、价值观等。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文本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也是师生的中介。课堂要达到有效对话,教师首先要加强与文本的对话,取得亲身体验,然后才能依据文本与学生对话,并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何为精彩的语文课堂,传统的评价标准和现在的评价标准肯定是有所不同的。传统的语文课堂更多的强调的是语文知识的传授,而《语文课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很难走进文本,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因此,学生的阅读活动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如何引导?怎样点拨?关键在于教师要准确理解自己的角色定位。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呢?我认为,教师就像一个搭桥牵线的人,其任务是把文本介绍给学生,  相似文献   

5.
语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这种对话的基础应是阅读对本的感受和理解,同时这也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培养目标之一。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本、更好地理解课并促进理解能力的发展呢?笔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种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新课改后,教师更注重课堂中的生成,上课前除了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外,还要好好地把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偏离预设的教案。如何正确对待课堂中生成,把握现成的教学资源,成了教师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不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而且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对话”的目标,如“乐于与人交流”“就不同意见与人商讨”“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等。这些目标,既有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又有过程与方法的指引,还包含着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取向,可以说是目的与手段、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文本是信息载体的重要形式。文本阅读自然也就成为学习者获取信息的基本途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师传生受式教学模式逐渐被学生自主探究模式所取代。语文是一门语言类学科,文本阅读在教学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活动中走进文本深处,解读更多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内涵和时代精神是当代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笔者以文学类作品为例,谈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9.
我们知道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走进文本是相当重要的。但是走进文本并不仅仅着眼于对文本的深刻理解,更应该与写作相关联,但这并不是从文本中找到几条纯理论的条条框框来概括文本的写作特点就可以了。在文本教学中要想做到关注写作,就必须从文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避免为文造情。”如何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让学生不怕作文进而喜欢作文,是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师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应该在作文教学中着力解决的难点问题。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针对高中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我觉得以下几种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1.
《四川教育》2006,(2):42-42
教材是主要的教学资源.钻研教材是教师最不可或缺的教学基本功。通过钻研.既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丰富教学行为手段,同时,也可以拓宽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因此。我们提倡认真研究教材。只有研究,才能深入理解;只有深入理解,才能正确运用;只有正确运用,才能实现教学目标。研究教材对教师来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相似文献   

12.
学生活动和教师活动是课堂教学这一流程的两个方面,二者不可或缺。课堂教学应该重视学生活动的资源生成性,学生应该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以使作为潜在的教学资源的学生活动能够以较为积极的姿态呈现出来,成为师生共同开发的基础平台;学生需要配合教师共同创设情境,以使自己能够顺此情境或受此情境激发,充分调动知识和文本的储备,积极思考。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学生不仅要有昕、说、读、写的能力。还要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对学生必须具备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最好诠释。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近年来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要达成这样的目标,我们一定要处理好文本、教师、学生三个主体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位置和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任莉 《师道》2013,(2):28-29
对照新旧版《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建议都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因此,教师不可忽视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发展,忽略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教学时,我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依照语文自身的特点,抓  相似文献   

15.
何伟俊 《云南教育》2008,(11):20-2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学生、教师、文本这三者中,教师应先有自己和文本对话的心得和收获,才能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并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提供必要的帮助。当然,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学生也会有自己和文本对话的独特理解,这样的理解也会给教师以启发。但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  相似文献   

16.
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为演奏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文本解读就是谱曲。课堂教学能否完成预定的任务,能否收到预期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文本的解读。解读清晰到什么程度,决定着课教到什么程度。如果说文本解读是个储能阶段,储备了多少能量,上课就会释放出多少能量;如果文本解读是个导向阶段,准备朝哪个方向,课堂教学就会朝哪个方向发展。因此,谱好文本解读这首曲是课堂教学实现有效的基础,它指挥和制约着全部教学活动的过程和归宿。  相似文献   

17.
本在语阅读教学中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情感的源头在本之中,对学生最具诱惑力的应该是语言字,本的价值取向应该是学生在阅读中重点探究的问题。因此,教师要立足本,激发学生与本对话的兴趣,创设互动对话的多种途径,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充分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走进本,与作、编及中的主人公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与碰撞,与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让学生的心灵走进文本,与文本直接对话,就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  相似文献   

19.
在现行的公开课中,老师们都喜欢选择文学作品进行教学,一些公认的优秀的课例,无不是情蕴丰富的文学作品,但是对关于文学作品怎样教学是好课的争论一直是个热点。案例一:孙老师的困惑在江苏省新教材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孙老师上孙犁的《黄鹂》一文,在这堂课上,他用近三十分钟时间让学生走进文本,解读文本。在学生初步理解了文本的内  相似文献   

20.
文本细读,是语文教师深入解读文本的一项基本功。只有掌握了文本细读的基本功,才能正确、全面、深入地处理教材,游刃有余地应对课堂生成资源。只有掌握了文本细读的技术,才能落实语文课程目标的达成,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什么是文本细读?朱光潜先生说:"慢慢走,欣赏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