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高考提出了"命题要把以知识立意转变为能力立意",这一转变遵循了高考改革的"考查目标以考查能力与素质为主,考查内容遵循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大纲,考查试题增加能力型与应用型试题"的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目标.那么,知识立意与能力立意如何界定?数学高考命题以哪些能力进行立意?这一转变对中学数学教学有何启示呢?  相似文献   

2.
生物高考总复习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高考是实施“江苏模式”的第一年。“新一轮改革的重点和焦点是高考内容的改革,内容改革的任务之一就是总体上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因此生物学考试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逐步加强对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按照高考改革应有利于中学教学的原则,生物高考考查的能力应该同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  相似文献   

3.
研究近年来的历史高考不难发现,能力考查的分值大幅度提高,并且注重能力考查仍是今后历史高考发展的总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高三复习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是知识能力层次不断深化的过程。目前历史学科大都安排三轮复习:一轮按单元,二轮...  相似文献   

4.
王钢 《考试》2001,(Z1)
高考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位,《2001年高考说明》重申物理学科要考查的五种能力,当然这五种能力不是相互孤立的,在物理习题中常常能相互融合。高考命题者多次强调,以考查能力为立意,每年高考都会有新颖的题目出现,面对这些“生题”,很多考生由于平时缺乏创新思维训练,致使高考结果很不理想。因此,反映五种能力要求,注重思维创新的题目越来越受到教学的重视。为了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需要精选物理习题,贯穿各种能力培养的主线应是注重思维的创新,思维创新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思考方法新。  相似文献   

5.
由于高考选拔人才的宗旨不变.这决定了高考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命题的核心位置.要通过考查物理知识、规律及其方法运用等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高考物理对五个能力要求描述的非常准确:“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核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为使高考复习和备考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6.
求获而务耕——历史高考能力考查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教委有关部门曾多次强调,高考应“在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和促进中学教学水平的提高。在历史学科的高考中如何体现对能力的考查,始终是一个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以致于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本文想就有关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希望能对历史高考加强能力考查有些益处。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而数据处理能力则是数学思维的基本能力之一.各地高考“考试说明”对数据处理能力做出了具体要求:“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能从大量的数据中抽出对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并作出判断,应用统计或者统计案例中的方法对数据整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1].高考试卷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那么高考试卷中对数据处理能力是如何考查的?是以何种形式考查的?对教学又有何启示?本文结合历年高考试题对上述问题进行一一探析.  相似文献   

8.
高考把能力考查放在首位,通过知识的运用鉴别学生能力的高低,这是高考性质决定的。对于各个学科的能力要求,“考试说明”已经做了比较明确的表述。但是高考所要求的这些学科能力应该怎样培养?什么是形成学科能力的正确途径?从学科能力本质的认识出发,借鉴大量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的经验,我以为培养学科能力应该有以下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命题,首先强调学科内的综合,其次才是跨学科的综合。这两种综合的具体方法如何?其中主要考查了怎样的知识和能力?它对高中的历史教学和高考复习提出了什么新要求?本文以2000年苏、浙、吉文科综合卷中涉及历史学科的试题为例,就这些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或从中选取某些有效信息支持特定观点。”这是高考考试能力的基本要求。根据上述要求,近年来在全国高考各种模式试卷的历史试题中,考查考生信息提取能力的试题频繁出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高考物理对能力方面要求都是:“高考把对能力的考核放在首位,通过考核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因此高考的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命题指导思想不会改变,并将在继承和发展传统命题优势情况下,更加注重对学生各种能力的考查,并真正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位.为此要求我们对高考能力要求进行深入地研究,更好地指导物理复习教学工作,提高复习效率.  相似文献   

12.
高考试题要考查知识,又要考查能力,尤其要重视考查能力。本文拟从能力考查方面作些探讨。十年来的高考物理试题,尽管存在一些有待商讨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对中学物理教学中能力的培养起了积极作用。探讨高考物理试题中能力的考查,也会有助于加强中学物理教学中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或从中选取某些有效信息支持特定观点。”这是高考能力的基本要求。根据上述要求,近年来在全国高考各种历史试卷中,考查考生信息提取能力的试题频繁出现。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2000年首次在江、浙、吉、晋四省试行“3 X”综合高考,测试进一步加大对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特别是综合、创新能力的考查。作为理科综合之一的化学学科,如何面对新的挑战?如何把学科教学与综合能力培养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在这里,本人从化学学科基础知识教学人手,谈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以高考试卷所体现出来的各种学科能力要求为指向,高三历史教学必需具有更强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般性的传统历史教学是很难达到这种要求的。目前高考复习所面对的主要问题是,高考试卷尤其是两套全国新课标卷在很大程度上有超越教材的倾向。学生严格地依照教材知识体系来进行复习是很难击中高考试题所考查的内容的,也很难达到高考试题的能力要求。高考试题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学生做题时的感觉是,所考查的内容似乎与教材有关.但又不能完全依靠教材知识来完整地作答或正确地确立选项。高考历史《考试说明》中把学生的学科能力要求概括为四点,即“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要达成这四点能力要求,仅仅只是依照教材落实知识点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教学中对教材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和拓展。  相似文献   

16.
当今高考历史越来越注重对学科能力的考查,而考试的结果却表明,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与高考的能力要求之间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要想尽快缩小二者之间的差距。适应当今高考注重对学科能力考查的要求,中学历史教学必须要加快改革的步伐,加大改革的力度。努力探索培养学生能力的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我个人认为,采用问题讨论教学,把问题意识引入历史课堂,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高考数学试题“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能力培养日益成为大家的自觉追求.要搞好能力培养,首先必须明确各项能力的构成成分、层次,高考对各项能力的要求,然后细化为一系列子目标,设计相应操作性的教学程序,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  相似文献   

18.
读史斯《求获而务耕——历史高考能力考查刍议》(载《历史教学》91年第4期),颇见功底,很有新意。史文在分析了《大纲》在能力要求上的三点不尽人意之处后,提出了必须建立评价能力的目标,能力考查才不致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耕”和“获”才能统一起来;这个目标应当具备“具  相似文献   

19.
高考命题要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中学历史教学的导向,适应中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同时要与当前中学课程、教材改革的要求接轨。今年的命题在上几年命题改革、遵循原则相对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对“双基”的考查,提高了能力性向鉴别的比重。 (一) 中学历史教学有三大任务,这三大任务是中学历史教育的目标。高考命题以中学历史教育的目标为基础,就会起良好的导向作用。中学历史课程、教材改革,一是要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二是要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三是要加强理解分析和应用能力的培养,高考命题应该充分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20.
1990年度高校招生统考的历史试题引起中学历史教学界的纷纷议论,大多数同志认为“题目过难,过偏、超纲”,有的同志还问:“今后中学历史教学要不要以教科书为依据了?”这种种议论反映出一个近年来存在的矛盾公开化,即:中学历史教学中长期偏重知识记忆,忽视能力培养,与高考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能力考查之间的矛盾。这本来是一个老总问题,教学大纲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每年高考之后各级教研部门的总结中也少不了这个内容,但是都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其原因之一就是1989年前的历届高考题也部侧重于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考试的结果并没有怎样“刺痛”我们。高考主要目的是为了选拔人才,同时对中学教学也有一定指导作用。1990年度的高考历史试题,确实还有一些缺点,但从指导教学的角度考虑,使我们深感到中学历史教学非迅速改革(以前不是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