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凉山彝族地区在1956年民主改革后,从奴隶社会过渡到新民主主义社会又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社会、政治、经济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凉山彝族习惯法对凉山彝族现实社会生活仍存诸多影响。1956年民主改革前的凉山彝族习惯法与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及等级制度、家支紧密相连,严格维护着等级秩序、奴隶主的财产权利及家支组织,体现出自身鲜明的特点。对民主改革前的凉山彝族习惯法有所认知,一方面可以了解现今少数民族群体内部关系形成的历史原因和基础,积极去保留符合时代需求、有利于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的习惯法;另一方面又可以为国家法律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进行有益地变通提供参考,从而实现国家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
四川凉山彝族传统教育模式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在广泛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进行的非正规社会教育模式,即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二是在专门的教育设施中进行的专门教育模式,即学校教育。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凉山彝族学校教育发展缓慢,直到1956年民主改革前,还徘徊于现代教育的门槛外。因此,在民主改革前,非正规的  相似文献   

3.
凉山彝族地区男尊女卑思想观念的根深蒂固,彝族女性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没有话语权,只能扮演家庭主妇的角色。民主改革之前,凉山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彝族女性接受学校教育的机会甚少,只有通过家庭代际教育,代代相传。近年来,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彝族女性的代际教育状况有所转变,但也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4.
彝族是我国西南各兄弟民族中一个约有两、三百万人口的民族。在四川省西南部的大小凉山地区,东起西昌,西至雷波,北起大渡河,南至金沙江,是彝族现在仅存的一个最大的集居区。这个地区的面积约有十万平方公里,人口约有76万左右(内彝族63万多,汉族十万多)。作为这个地区彝族的社会经济制度最显著的特征是还保留着奴隶制度。一、凉山地理环境与人口对彝族社会性质的研究中很容易产生这样一个问题:凉山彝族在过去长时期内处于汉族封建社会的包围圈中,为什么在这种长时期的包围中还能保存这种落后的经济制度?汉族封建制度对彝族社会的发展曾  相似文献   

5.
论彝族旧婚姻伦理以及对青年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论述了凉山彝族地区等级内婚、民族内婚、家支外婚和买卖婚姻等民主改革前旧有婚姻伦理形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宣传与教育下,虽进行了婚姻改革,但等级观念、婚姻伦理观念不同程度影响着青年教育,早婚多育现象时有发生,女童接受教育机会少  相似文献   

6.
<正>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四川民族类别、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面积6万多平方公里,辖15县2市,境内有彝族、汉族、藏族、蒙古族等14个世居民族,总人口530万,其中彝族占53.6%。截至2022年底,全州共有各类学校1726所,在校学生125.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91.2万人,占72.5%。从2015年起,特别是2018年以来,凉山教育系统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我对凉山寄予厚望”的殷殷嘱托,始终心系百万学生家庭的殷切期盼,在教育部、省教育厅的关心支持和全国各地各界的倾情支援下,坚定自觉地把“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作为改变彝区孩子未来的命运之战、格局之变,作为教育扶贫的先导工程、脱贫攻坚的希望工程、民族未来的奠基工程,攻坚克难、探路前行、全力推进,“学前学普”行动取得显著成效,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创新内容写入《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  相似文献   

7.
随着凉山彝族地区社会的发展,可以把凉山彝族社会分为三个不同地理空间对应下的三种不同的经济文化类型。教育发展如何适应这些变化,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现在实施的凉山彝族地区教育发展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不同经济文化类型的凉山彝族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不同的经济文化类型实施不同的教育发展方向是凉山彝族地区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凉山彝族的生活条件和过去相比是提高了不少,但是要完全脱贫和走向小康之路还需要改变一些盲目的消费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彝族传统习俗不断演化,这些传统习俗的变化已经影响和制约着彝族地区生活质量。特别是当前正在如火如荼地发展的各种人情消费的变迁让人担忧,从凉山彝族地区当前的人情消费现状进行阐述,以揭示诸多的人情消费出现和变迁对目前凉山彝族同胞们自身生活和扶贫工作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凉山州分校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州府所在地西昌市。凉山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区,总面积6万余平方公里,境内居住着彝、汉、藏、回、蒙古、苗、傈僳、纳西、布依、傣、壮、白等十多种民族,总人口371万,其中少数民族172万,占46.36%;彝族160万,占总人口的43.13%。境内地表起伏甚大,高差极为悬殊。 自古以来,凉山就是四川通住西南边陲的重要通道,是攀西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州内矿产、水能、光热生物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全国的“金三角”、长江上游的“聚宝盆”、世界水能的“大宝库”、中国的“乌拉尔”,是一个极有价值、亟待开发的地区。  相似文献   

10.
美姑彝族女童入学难之我见□沙正荣美姑位于大小凉山交界处,是凉山彝族聚居的腹心地区,自1956年开办学校教育以来,从纵向看,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但横向比差距甚远。女儿童入学率仅为33.3%,农村女儿童入学率只有28.6%,农村女儿童辍学率达17.3%...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阐述和分析了当今凉山彝族地区多元文化并存及其相互关系的状况,认为当今凉山彝族人正处在多元文化交融与碰撞的现实环境里,提出凉山彝族地区现代学校教育中受教育主体的彝族青少年学生的教育需求应该是多元文化教育、彝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现代科学技术技能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马德清的长篇小说《厚墙裂痕》从凉山彝族地区天然景观和凉山彝族民间婚姻、丧葬、礼仪等习俗两个方面再现了凉山彝人生存的真实世界,具有民族志的书写特征。  相似文献   

13.
对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凉山彝族地区的学生学习数学的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学生数学学习困难明显大于城市地区,出现这个问题的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凉山彝族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正确。调查结果显示,凉山彝族小学低年级学生在预习、课堂、练习、方法以及认知的习惯上存在明显的问题。文章结合凉山彝族地区背景原因以及普遍原因分析了对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凉山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自治州,有六万多平方公里土地、辖16个县、一个市、总人口365万多人,少数民族167万多人,占45.69%。解放前的凉山民族教育几乎是一张白纸。解放三十多年来,凉山民族教育虽然几经波折,但仍然获得了巨大进步。目前,全州有幼儿园87所,600个班,在园幼儿19,800人。有小学3,565所,在校生318,99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72.4%。德昌县、西昌市和139个乡的120多万人口基本普及了初等教育。全州有初中134所,1,546班,在校生69,419人;有高中53所,356班、在校生15,433人。有教师进修学校17所;  相似文献   

15.
漫山遍野索玛花开的昭觉县,位于大凉山的腹地,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县,全县户籍人口30.83万人,彝族人口占比达97.94%。昭觉县按学校分布划分为县城学区和7个乡镇教学片区。受历史发展和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昭觉的教育发展水平与平原地区相比差距很大,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等问题是制约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宣威、会泽彝族历史上的教育状况简析张大群地处滇东北乌蒙山系南延部分的宣威、会泽一带,是古代彝族聚居生息地域之一。现两地共同生活着汉、彝、回、苗、壮等各族人民200万余人,其中彝族人口约7万人,分布在各个乡镇,宣威市24个乡镇342个行政村、办事处中,...  相似文献   

17.
凉山彝族地区的基础教育薄弱 ,既有历史原因 ,又有现实原因。本文主要分析凉山彝族地区基础教育落后的几个影响因素 ,并对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力求弄清凉山彝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缓慢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8.
门巴族教育刍议陈理明门巴族是生活在我国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总人口约4万人,在我国实际控制区内的人口为7475人(1990年普查),其余的居住在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以南印度占领下的门隅地区。酉藏民主改革前,门巴族尚处在封建农奴制与原始村社制并存...  相似文献   

19.
凉山是彝族最为聚居的地方,凉山本土彝族传统的丧葬习俗以火葬为主。居住在都市的凉山彝族即“都市凉山彝族”虽传承了凉山本土彝族的丧葬习俗,但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对凉山本土彝族和“都市凉山彝族”的丧葬习俗进行比较研究,是全面认识凉山彝族丧葬习俗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在凉山彝族地区,改革开放以后,法治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由于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与传统文化,与其他地区相比,很多法治方面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流传于彝族民间的习惯法就是例子,它在凉山彝区地区直到今天都发挥着重要的秩序功能。通过对凉山彝族特殊案例"死给"现象的法社会学分析,探讨国家制定法与彝族习惯法的冲突及调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