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针对性地对高职贫困生进行心理调适,是帮助他们走出学习困境的重要途径,就如何调适高职贫困生的心理困扰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提高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有利于贫困生的身心健康,提高贫困生的综合素质。当前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自卑、孤僻、焦虑等方面,其成因是多方面的。今后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应对高职院校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学校勤工助学的平台、充分发挥学校社团的作用,提高贫困生的心理素质,并完善贷款资助体系,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相似文献   

3.
石静 《科教文汇》2024,(8):184-188
该文以心理资本为理论基础,探讨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包括形式化问题、心理资本培养不足、未关注学生心理需求、缺乏策略整合和评估等;强调了提升心理资本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策略,其中着重强调了转变观念、开发课程和活动、整合资源、强调职业教育特色以及建立持续性心理评估体系等措施。旨在不断优化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全面促进学生的心理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科学,应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思想开展高职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现实意义。通过树立积极合理信念,强化激励教育,提升自我效能感,增强挫折承受力,培育和提高心理自助能力,构建积极社会支持系统,学会寻求他助,激发积极体验,努力塑造健全人格等一系列有效策略,对于进一步促进高职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钟慧琼 《科教文汇》2010,(28):151-151,15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飞速发展,高职院校也顺应时代的潮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贫困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高职院校的贫困生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高校院校在贫困生助学工作上存在一些问题,应该不断探索相应的解决途径,解决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6.
裴丽敏 《百科知识》2023,(30):48-50
<正>作为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如何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了解和分析学生原生家庭显得尤为重要。要掌握学生原生家庭影响下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对其行为的影响,关心爱护学生,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和心理健康调适,做学生成长道路的指明灯和引路人,让学生拥有积极乐观的健康心理,进行心理修塑,使其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家对高职院校家庭贫困大学生资助力度不断加强,如何能使国家的资助政策落实到位是当前教育工作者不断思考的问题。研究发现:贫困生认定工作是高职院校开展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基础,目前存在贫困证明不客观,认定程序不完善,监督管理不到位等问题;通过政府各部门齐抓共管完善制度建设,高等学校依据事实优化认定程序,建立动态平衡的管理机制;可以有效提高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贫困生资助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8.
对高职生心理调适能力现状进行调查,结合班杜拉自我调节理论,探讨自我与社会相适应的心理调适能力培养策略。自我调节策略是高职生心理调适能力培养的主要模式,社会支持策略是高职生心理调适能力培养的必然模式,就业指导策略是高职生心理调适能力培养的关怀模式。  相似文献   

9.
陆正英 《大众科技》2008,(9):171-172
在关注职校生心理健康的同时,更应提高对其中贫困生的重视。贫困生由于受家境和教育现状的影响,出现自卑感、焦虑、冷漠、自我封闭等不健康的心理特征。为解决贫困生的这些问题,必须从产生的原因入手,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健全他们的人格、增强他们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构建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优化和完善教育环节,帮教结合,才能使他们摆脱心理困境,恢复心理平衡。  相似文献   

10.
贫困生是高职院校的弱势群体,对他们的评定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本文从高职院校贫困生贫困的原因、贫困生资助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贫困生资助系统的对策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来完善高职院校贫困生评定体系。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校心理问题的学生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心理教育专家认识到仅仅把问题学生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不够的,特别是高职院校中的学生,由于高职学生生源分数较低,文化底蕴较薄弱等先天条件的不足,导致了学生在校学习压力过大,心理承受能力差,出现自卑、焦虑、抑郁、自我否定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肯定自我、接纳自我,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心智得到全面发展,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只重视诊断和矫正出现问题后的学生的心理疏导和教育,这种教育模式比较消极和被动,没有充分的考虑预防体系和前瞻性的教育的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创新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重要意义,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教育开拓了新的模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张亚丽 《科教文汇》2010,(16):172-173
目前,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问题。辅导员作为高校的一线工作者,应该发挥自己在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提高自身素质建设,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开展“朋辈教育”,加强贫困生心理指导,使贫困生走出心理困境,健康地完成学业,走向社会。  相似文献   

14.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现状,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及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采取的对策.健全贫困生的资助体系、加强贫困生自我心理脱贫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是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刘安华 《今日科苑》2009,(14):218-218
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贫困生在经济、心理、就业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理顺高职院校贫困生存在的问题与学业、就业的发展关系,并提出通过建立功能完善的多元化资助体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三级管理机制等措施来解决这一关系的方案,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广西四所高职院校的部分贫困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资料,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高职院校贫困生的消费心理方面的基本特点,并对贫困生消费心理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凸现,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不能满足高职学生的心理需求,利用网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新思路、新途径和新课题。针对如何利用网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和方法进行了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18.
胡春香 《科教文汇》2014,(4):191-192
随着我国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肥胖已经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中小学生也不例外。肥胖除了会给我们的生理健康产生危害之外,还会对我们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如产生抑郁和焦虑的情绪、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及较低的自我评价和自尊水平。但是,现有的关于青少年的肥胖问题主要是从生理方面进行研究,对心理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笔者拟从肥胖对青少年造成的心理压力的角度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心理调适策略,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刘慧玲 《科教文汇》2012,(6):178-179
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取得一定进步与发展,能够帮助高职大学生积极评估自我,准确自我定位,能切实提高高职大学生元认知就业能力,是健全高职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量身定做、拓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要寓教于乐,有效提升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要循序渐进,长期坚持,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提高高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上的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肥胖已经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中小学生也不例外。肥胖除了会给我们的生理健康产生危害之外,还会对我们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如产生抑郁和焦虑的情绪、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及较低的自我评价和自尊水平。但是,现有的关于青少年的肥胖问题主要是从生理方面进行研究,对心理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笔者拟从肥胖对青少年造成的心理压力的角度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心理调适策略,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