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创业自我效能感是创业行为的重要预测变量.基于创业认知理论,以接受过创业课程教育的316名大学生为例,采用De Noble的创业自我效能感量表收集数据,探讨创业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水平较高,在机会识别和人际关系管理两个维度上得分最高,而风险承担维度上得分最低.针对风险承担维度得分最低的情况,创业教育要努力提升大学生风险承担效能感,同时,还要注重构建帮扶机制,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  相似文献   

3.
创业自我效能是指个体能够成功地扮演创业者角色和完成相应创业任务的自信强度,是将美国心理学专家Bandura在1977年首次提出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引入创业领域后产生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拓展了创业研究的领域,丰富了创业理论的框架。同时,对创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为政府创业政策和教育部门开展创业教育提供了新理论支撑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创业自我效能感的维度划分及其与创业之关系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对自我效能感和创业自我效能感做了简要阐述,随后对创业自我效能感的维度划分进行了剖析,并对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意向、创业绩效关系做了探讨,最后指出创业自我效能感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校的逐年扩招,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呈现递增的趋势,2016年高校毕业生749万,据统计2017年毕业生将达到770万。毕业生的增长数量远远高于就业岗位的增长,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国家近年来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业成为了大学生就业的一个崭新的平台。随着自我效能感理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被引入创业研究领域,研究表明创业自我效能感是个体综合各种信息后,在判断和评估自身创业能力的基础上形成的对自身能力的信心与信念。笔者通过对于当前自我效能感的意义以及其作用过程说明研究自我效能感的作用,进而提出一些提高当前大学生创业效能感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创业自我效能感是指对自己完成创业相关任务或行为能力的知觉,是解释大学生创业的原因、动力和过程的关键。高校创业教育要围绕创新、人际交往或管理、机会识别、风险管理这四种能力,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有的放矢地进行。在创业教育的保障机制方面,高校要让创业教育主体参与课程设计,要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践服务平台,要争取政府和社会的支持,要聘请社会人士担任创业指导教师。  相似文献   

7.
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生人数急剧增加,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压力也随之加大。创业作为就业的一种形式,可以有效缓解高职生的就业竞争压力。创业自我效能感的提升是高职生创业的先决条件之一。提升高职生创业自我效能感可以缓解高职生就业压力、实现高职生人生理想、提升高职生整体素质,但高职生创业自我效能感受到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和学校因素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制约。可以从创造成功的积极体验、进行合理的归因训练、确定合理的行为预期入手,提升高职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8.
创业自我效能感是大学生创业研究的重要组成因素。为了解当前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总体水平和现状特点,采用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问卷进行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具有中等水平的创业自我效能感,女大学生的协调管理效能感要显著高于男大学生,二年级学生在创业自我效能感总分及其五个维度上显著高于其他年级,不同专业间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水平没有差异,独生子女大学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没有差异,有创业经验的大学生在创业自我效能感总分及其五个维度显著高于未创业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9.
创业自我效能感作为创业者对于自己是否能够完成创业任务的信念,在大学生创业活动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以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等上海地区的1086位大学生为样本,通过SPSS及AMOS软件,构建大学生创业能力影响因素及中介效应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创业环境、创业教育、创业特质以及创业自我效能感等因素对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均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创业自我效能感分别在创业环境、创业教育、创业特质与创业能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可以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高校开展创业类课程、政府出台相关创业政策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创业是激活社会经济的重要驱动力,特别是在社会现实需求和国家政策导向之下,全民创业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创业行列.借助创业倾向预测大学生创业行为,创业倾向越高,创业的可能性越大.在创业倾向诸多影响因素中,创业自我效能感是现今的研究热点,创业自我效能感正向影响创业倾向.通过厘清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倾向的概念、维度及关系,梳理当前研究的现状与不足,为大学生创业倾向的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意愿及两者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江苏地区五所高校253名大学生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因素和学历因素对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意愿均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家庭因素仅对创业意愿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意愿有显著而直接的积极影响。针对这一结论,开展高校创业教育,应当以面向全体、覆盖全部专业的普适性理论教学与实践体验为主,在此基础上依托各个专业开设与本专业紧密结合的创业教育课程;当创业教育的受众情况不同时,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性别、学历、家庭背景等因素;应更加注重实践,坚持知行合一,将开展创业计划竞赛、组织创业基地实习等作为创业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首先对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内涵与测量作了探讨,分析了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形成途径,并给创业教育带来新的思路,为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提供了建议,这对提高大学生创业意向,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自我效能感与教学效能感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自我效能感理论形成以来,对其作用、影响因素的研究逐步深入,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教学效能感理论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双创"精神,分析创业政策、社会环境和各类创业教育等因素对我国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所产生的主要影响,提出国家政策扶持、完善高校各类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改善社会环境等提升中国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措施和建议,为政府制定创业政策和高校进行创业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鸡西大学学报》2022,(1):62-66
创业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缓解文科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主要渠道。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培育是文科大学生创业的先决条件之一,它有助于增强主体创业自信心、提升主体自我认知水平,提高主体解决实际问题的心理素养。针对目前我国文科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整体处于较低水平的现状,拟围绕个体创业意识、整体创业环境、创业行为动机三因素,提出培育创业意识、积累创业经验、营造积极的创业环境、提升创业能力四条策略。  相似文献   

17.
创业自我效能感时于农村社区教育理论建设与实践指导都起到重要作用.创业自我效能感作为个体研究的心理认知理论时于建设怎么样的农村社区教育模式起到支撑作用.本文中主要就创业自我效能感对于农村社区教育的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创业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在创业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指大学生对自己能够成功完成创业过程中的各项创业任务所具有的信念.本文通过选择、思维、动机和身心反应四个中介过程分析了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主体作用机制,并从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两方面探讨了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9.
王晓红 《教育探索》2011,(10):98-99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强调个体对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我们将其引入高校的创业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学改革、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增强教师自我效能感相结合,以期能够内化教育目标、拓展教育途径、营造教育氛围和深化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任婷 《华章》2010,(23)
自我效能感理论自产生之日起就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在不同领域都有所应用.尤其在教育领域的研究更多.本研究通过对一些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了小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并对形成调查结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