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制度变迁是一种新的有效率的制度对原有的低效率的制度的替代,是由制度的非均衡状态达到新的均衡状态的过程。我国制度转型取得重大进展,但还需强化市场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产权制度,实现劳动就业制度的创新,加快公共服务制度建设,改变政府制度建设滞后的局面,充实和完善法制制度。  相似文献   

2.
制度变迁是一种新的有效率的制度对原有的低效率的制度的替代,是由制度的非均衡状态达到新的均衡状态的过程。我国制度转型取得重大进展,但还需强化市场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产权制度,实现劳动就业制度的创新,加快公共服务制度建设,改变政府制度建设滞后的局面,充实和完善法制制度。  相似文献   

3.
区域经济理论有两种:均衡增长理论和非均衡增长理论,后者是多数国家制定区域政策的理论基础,其主要内容包括增长极理论、不平衡及展理论和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论。该理论曾成功地指导许多国家区域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发展中西部地区经济、缩小区域经济差距也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4.
佚名 《科技文萃》2005,(10):103-104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四五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已连续两个月环比下跌,增幅仅为1.8%,但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仍然走高,5月份达到5.9%.这种"剪刀差"表明,价格链条似乎断裂,生产过剩隐忧初现,再考虑到投资增长速度下跌,显示出中国经济有可能面临通货紧缩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模型主要有:佩鲁的增长极模型,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模型,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理论,威廉姆森的倒“U”字理论模型等。本文拟通过其理论回顾,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非均衡的区域经济增长战略,就是借鉴西方经济学中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成果,顺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充分发挥新疆不同地区资源优势和经济要素优势,以地区分工为基础,以经济较发达的大城市为中心,沿着第二条亚欧大陆桥为轴线,通过经济幅射和经济吸引,带动周围城市和农村,从而形成统一的生产流通网络,推动新疆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8.
信息化是工业化后的社会发展新阶段,它将对传统工业经济产生深刻影响.经济增长转型就是经济增长方式由以粗放型增长为主转变为以集约型增长为主.文章简要分析了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原因并着重探讨信息化对促进经济增长转型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权力、制度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权力是经济运行的重要变量,它是主体对资源的控制力;权力结构可分为正式权力和非正式权力。权力作为一种资本,它具有“服从性”、“乘数效应”、“稀缺性和刚性”的特征。市场本身并不配置资源,资源配置是在市场背后由权力主休进行的,市场失灵的根源是权力边界的破坏和结构的失衡。权力决定着制度的形成,并因此而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10.
经济转型包括以现代化为目标的社会转型,以市场化为方向的体制改革,以集约化为方向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依据新时期改革和发展的新问题赋予了经济转型以新的内容。将小康社会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具体阶段来推进,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确认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赋予了体制转型新的内容;新型工业化则可以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一直存在区际贸易差额,并且有些地区贸易差额较大。区际贸易差额过大会拉大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谋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大力提高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技术水平,在相同水平技术矩阵基础上拓展区域分工,构筑市场互补关系,促使区际贸易差额缩小。  相似文献   

12.
结构变动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面对区域间的产业结构扭曲,只有以制度创新为基础,产业结构调整为核心,积极培育多元化的投资主体,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大力发展本地的教育事业,加强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我国国民经济才能克服区域产业结构失调的现象,使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尽快起飞,缩小与东部地区经济差距。  相似文献   

13.
制度选择的可能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的选择不是人为的,它有一定的历史和现实背景条件。经济的增长自然离不开制度的安排,但是,经济增长与制度的选择必须是互动的。一定的经济增长必然和相应的制度安排相配套,才能形成持续的经济增长。因此,制度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影响经济增长有四个因素:资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技术进步。但分析它们是假定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已经符合了经济增长的要求这一前提之下的。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是把制度因素撇开来的。但是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经济增长不能忽视制度的因素。制度创新能让技术进步更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使劳动力和资本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实现高经济增长。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制度创新始终贯穿其中,起到重要作用。随着改革的深化,其难度也愈来愈大,制度的创新已成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尽管在现代社会中,诸如技术、资本、劳动力等经济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举足轻重,但我们却有理由认为经济增长更有赖于制度的变革与创新。制度创新是经济增长需求的结果,但它并不消极地反应于经济的动态变化,而是积极作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影响经济增长有四个因素:资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技术进步。但分析它们是假定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已经符合了经济增长的要求这一前提之下的要求这一前提之下的。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把因素撇开来的。但是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经济增长不能忽视制度的因素。制度创新能让技术进步更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使劳动力和资本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实现高经济增长。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制度创新始终贯穿其中,起到重要作用。随着改革的深化,其难度也愈来愈大,制度的已成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创新、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是一个互相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系统。创新是经济增长和制度变迁的源来,也是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首要动力;而创新必须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保证下进行,制度安排和经济增长为创新提供了制度支持和经济支持。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制度非均衡,从而为制度变迁提供了动力和压力。制度变迁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结果,同时它也成为创新和新的经济增长的起点。  相似文献   

18.
从总体上讲,我国近些年来的经济增长应是制度转轨、对外开放与二元经济转型等因素相互作用与协同发展的结果;在我国的经济增长过程中,制度一一经济增长论与二元经济发展论可以同时成立;不过,从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总量贡献上看,二元经济转型的贡献要远大于其他因素。这也即说明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享受了渐进式的制度变迁的好处,而且也享受到了转轨的“后发优势”。当然,从各种因素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发展趋势与作用的空间性上看,制约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核心经济因素将会从以往的经济制度瓶颈转向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进步上。  相似文献   

19.
1994年我国分税制改革,实现了中央与地方财政“分灶吃饭”的重大变化,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突破的分水岭。然而分税制形成了现行不合理的税收制度,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基础性原因之一,从多个方面导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梯度发展,区域差距进一步拉大。因此,探究分税制改革以来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原因,并尝试提出解决措施,有利于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我国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日益深化,随着制度的不断变迁和利益结构的不断调整,各种原来潜在的矛盾和冲突也日益暴露。道格拉斯·诺斯制度变迁理论中的“非正式规则”概念和“路径依赖”思想对于我们理性分析今天的改革有很大借鉴意义。该思想强调“今天的选择受历史因素的影响”,因此针对目前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和其中的问题,进一步反思历史与现代、人文传统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深层关系变得非常迫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