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生活是学习语文的源泉,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注入日常生活的"活水",让语文教学"生活化",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正新课标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这一阐述,明确地要求我们,语文教育的终级目标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宽厚的文化根基。而语文素养的形成,单单靠那几本语文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它缺少有力的支撑。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曾说过:"学习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在日常语文教学时,我们常常感到和学生之间有很多地方无法形成共鸣,感叹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偏低,追寻其因,我们发现,学生所接触的语言材料在总量上其实是差不多的,之所以会产生不同学生语言感受力的不同,是由于学生并未形成完全的"形象思维"能力。"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教会学生如何去思维,才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引导学生关注他们身边正在经历的点点滴滴,会不断提高学生对生命、对生活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语文素养必然会有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4.
法国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学科具有语言美、形象美和意境美的属性特点,因而在学校教育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在于挖掘和激活内在的美育元素,把它渗透到教学活动并进而植入到学生的思想情感之中,有助于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全面发展,逐步转化为学生认知世界、改造世界的精神意识和自觉行动。这是语文教学审美教育功能的应有之义。然而,在语文课程传统教学活动中,应试教育和急功近利等因素蒙蔽了许多教师那"一双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致使语文的美育功能大为淡化或者黯然失色。本文强调语文美育一说,意在突出并渗透其内在的教育功能,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5.
正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又是什么?《课程标准》里有这么一句话说得很好:"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但需要强调的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是基于"适应实际生活需要",脱离了这样的前提条件,语文教学要么进入理想主义而拔高要求,要么误入歧途丢掉本该要抓的东西。从教学的角度说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主要途径是语文  相似文献   

6.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生活教育的理论中指出:"中国的教育太重书本,和生活没有联系。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善于发现生活,善于提炼生活中的语文因素,才能用生活去解决语文课堂上的"疑",才能把语文课堂上的"知"广泛应用到生活中去,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提升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一、语文"生活化",回归本真生活很多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考试技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先生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就是语言,就是平常说的话。嘴里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的叫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由此看来,语文实际上已经包容了"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学"、"语言文化",也就是说,文字、文章、文学、文化都是语文的组成部分。因此语文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和提高。而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外阅读在语文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3,(A1):52-53
<正>《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没有专门提出阅读教学的任务,却在前言中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同时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基本理念中阐明语文素养的基本内涵。于是我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应该怎么上好语文课,如何使学生健康成长?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可以看出童年生活对孩子学习的重要性。下面我谈谈自  相似文献   

9.
中学语文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语文新课程目标>中也明确指出:七至九年级的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之一,是能够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那么,怎样具体落实这一课程目标,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笔者在探究"学用合一,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一课题时发现:组织指导学生编办"班报",是提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所谓"核心素养",是指"一个人在知识社会中自我实现、社会融入以及就业所需要的素养,其中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一文中提出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由此,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理解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逐步积累起来并形成的、生产生活所必备的意志品质和关键能力",包括四个维度:语言理解与运用,主要指向培养学生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对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语文教学如果仅仅停留在字词的记忆或者文章解读上,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言,教育理念明显落后。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容易产生一种课堂的枯燥感,直接导致了学生们对语文学习兴趣的降低。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认识到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其实就是最好的语文教学素材,这也就启示我们应该进行语文生活化教学。一、高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语文,语者,口语表达;文者,书面表达。"这句话就是说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学习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过程。语文教学离不开学生的"说",学生会"说"是语文学习中要求学生必须达到的素养之一。但是在我们的实际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仅仅重视阅读和写作的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队学生"说"的训练。  相似文献   

13.
大家都知道,语文课应着重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通过这四种能力的培养,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聆听了不少语文课,但大多都是注重了"读"而忽略了"写",或者注重了"写"而忽略了"说",无形中给学生学习语文制造了障碍。为此,我们应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课堂,在听、说、读、写上有所创新,让学生听出"音"、说出"话"、读出"味儿"、写出"情"来。  相似文献   

14.
要上好语文课并非易事,因为语文包罗万象,就像一部百科全书,所以语文课一定要有"语文味",没有"语文味"的语文课没有吸引力,很难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味",简单说就是以语言学习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线、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要想语文课上得有"语文味",听、说、读、写定要贯穿其中,教师还应博学多才.  相似文献   

15.
苏慧 《学苑教育》2021,(2):61-62
初中语文新教材注重"语文素养"。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朗读""追问""点评",积极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同时,遵循编写意图,利用教材经典篇目,开展多种读写和系列语文活动,在"听、说、读、写、思、积"中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倡导"发现性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实现全面发展。小学语文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启蒙者,更要重视对学生提问意识的培养。"学贵有疑",提问意识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学生形成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但是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缺少对学生提问意识的培养的这一问题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教师就要通过改变教学观念、营造良好教学氛围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本文以如何更好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为主要内容,进行相应的策略探究。  相似文献   

17.
学生语文素养不佳的症结主要在于思维能力低,这使他们对生活没有敏感的体验,语言表达往往呈现乱"相",灵魂也比较混沌而无法形成清晰的思想。所以,语文教学需要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尽管当下出现了诸多的语文教学探索,但总体上缺少思维训练。而运用最早由西方新批评派提出的、后来经过"中国化"的细读理论,可以激励学生关注语言,引发他们就语言形式及内容进行比较和推理,积极体验生活并产生思想,从而获得思维训练并提升思维能力,最终成就良好的语文素养。这需要语文教学形成如下机制:学生自主体验的机制;师生平等对话的机制;师生共同回忆生活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正>画家罗丹说:"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秉承中华文化的精髓,凝聚观察和理解的智慧,让学生在课文中去发现音韵美,认识人性美、自然美;引领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发现美,学会欣赏美;指导学生在写作中发现美,用美的情感表现多姿多彩的生活,并在写作中掌握创造美的形式,从而培养学生欣赏、热爱自然的美德,提高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身为一名语文教师,就必须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方面寻求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发现"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为了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笔者也做了一些尝试,教给孩子们爱读书、会读书、会积累的方法,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时时学语文,事事用语文,生活就是一本大写的"语文书"。因此,怎样更好的去观察、去思考、去体验、去欣赏,让语文学习和语文教学更有情趣,成为今天大家讨论的热门话题。本文将以此为视角,谈谈笔者的认识与尝试。很久以来,语文课总是让人黯然神伤,遭到学生的普遍冷落。曾有人调查发现:新书发下来时,学生最想翻看的是语文书,上课后不久,学生便说最不喜欢的是语文课。因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活动太缺少情趣了。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