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别了,"不列颠尼亚"》是高中语文必修1第四单元第一篇课文,属于新闻特写,它具有一般新闻的一般特点,同时也有着它独到的一面。它记录了英国撤离香港、香港回归祖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选取了英国撤离香港的一系列场景,并把它们放在历史的背景中,使香港回归这一事件有了一种历史的纵深感,更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2.
《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新闻真实地再现了香港回归祖国怀抱这一历史时刻,作者郑重地记录下这一历史时刻,重温了香港回归那一刻的激动与自豪。本文再现了这篇文章的教学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3.
<正>一众所周知,《别了,"不列颠尼亚"》是获得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新闻佳作。人教版将它编列在高一语文必修教材"新闻和报告文学"单元。其之所以入选,不仅是因为其所报道的"香港回归"事件本身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还因为报道对于事件的历史含蕴的深入挖掘所酿就的意味深醇。这种意味如暗香浮动,幽韵满纸。教参编者闻香辨色,说它有"厚重感""历史的纵深感",说它是关于香港回归的众多报道中"最别致的一篇",并围绕其文味编写设列,其识见与努力俱在。  相似文献   

4.
高庆友 《语文学习》2022,(12):16-18
<正>师:同学们,今天学习《别了,“不列颠尼亚”》。我们先从预习任务说起。一是预习《别了,“不列颠尼亚”》并初步理解记者表现新闻事实的着眼点和侧重点;二是尽量收集1997年7月1日国内各大媒体对香港回归的报道,初步和课文比较记者报道新闻事实的着眼点和侧重点的不同。我们先讨论第二项任务。  相似文献   

5.
<正>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1997年7月1日在香港举行的中英两国政府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为了向世界报道这一盛事,新华社四位记者通力合作,以《别了,不列颠尼亚》为题,写下了真实准确记录这一难忘时刻的新闻稿件。这篇文  相似文献   

6.
《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中国当代新闻名篇,其新颖的选材,独特的视角,蕴藉的情感让它在众多新闻稿件中脱颖而出,获得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回望百余年,屈辱尽得洗,在香港回归的重要历史时刻,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倍感激动与自豪,而此时的香港也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如何客观而恰切地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的情感,这极大地考验着记者的智慧与驾驭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必修一第四单元单元提示中明确提出"学习新闻作品,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学习报告文学,要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别了,"不列颠尼亚"》《包身工》课后分别设置了与背景有关的"研讨与练习",可见背景之于新闻,之于本单元的重要性。一、认识思维过程,提升思维品质《别了,"不列颠尼亚"》课后第一题:报道重大历史  相似文献   

8.
《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人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的《短新闻两篇》中的第一篇,是报道香港回归的优秀新闻作品,它将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9.
<正>被选入人教版教材必修一"新闻和报告文学"单元的《别了,不列颠尼亚》与《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中外新闻史上的经典之作。一般而言,新闻的价值在于时效性,但是经典新闻作品不仅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事件的陈旧被读者遗忘,反而长久地感染着不同时代的读者,产生了类似于文学经典作品的深远的影响力。这种历久弥新的生命力究竟源于哪里?这里以《别了,不列颠尼亚》与《奥斯维辛没有  相似文献   

10.
陈魏俊 《语文学习》2022,(12):14-16
<正>师:各位同学,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这是一个重大的新闻。如果你是记者,你打算设计哪些场景来详细报道?请写出这些报道内容的视角。(教师将学生所报道的内容及视角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在黑板上)板书内容:师:请同学们梳理课文《别了,“不列颠尼亚”》所报道的主要场景。  相似文献   

11.
[单元概说]这个单元的课文都属于广义的“新闻”。这是实用文中的一个类别,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评论等。社会生活丰富多彩,通过“新闻”这种形式,能把国内外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展现在读者面前。学习这些作品,可以了解这些实用文的写作特点,并从中受到思想教育,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本单元五课共六篇文章。从内容上看,有的反映当前发生的重大事件,如《别了,“不列颠尼亚”》;有的反映重大的历史事件,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有的  相似文献   

12.
最近听一位教师讲《短新闻两篇》之一《别了,不列颠尼亚》,其课堂流程和内容大致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迎接香港回归祖国,从理论上阐述这一历史事件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中共河北省委外宣局、省社科联和河北师大于5月29日联合举行了“河北省社科界迎接香港回归理论研讨会”。来自省内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省直部门的专家、学者20多人从不同角度对这一盛事进行了认真深入的研讨。省委宣传部领导同志出席会议并作了讲话。这是我省社会科学界迎接香港回归的一次有代表性、有自己特色的活动。本刊特设专栏选登这次研讨会的学术论文,以志庆贺。  相似文献   

14.
在歌唱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事件时,有无数首诗篇喷薄而出,而李小雨的诗作《最后一分钟》,以其独有的艺术特征,充满激情的诗意,纯净明快的形式, 浅中蕴深的寓意,凝定在这历史事件之中。这是一首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诗篇。诗人抓  相似文献   

15.
喜迎香港回归祖国肇源县茂兴镇中心小学戚善庆崔磊生张宏艳199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的神圣时刻。这将极大地振奋和鼓舞炎黄子孙的民族精神及振兴中华的斗志。这一特殊的历史事件恰是对少先队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时机。为此,少先队组织可围绕“喜迎香港回...  相似文献   

16.
一、说教材 《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的课文,是精读课文《短新闻两篇》中的一篇,另一篇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是新闻和报告文学,还有两篇作品分别是中国报告文学三大里程碑之一的《包身工》和记录中国航天事业辉煌发展的《飞向太空的航程》。  相似文献   

17.
1997年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是世纪之交世界上最令人关注的一件大事,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胜利。毫无疑问,这一历史事件的意义是巨大而深远的。本文仅从经济的角度就香港回归对内地经贸关系的影响作以浅析。  相似文献   

18.
<正>【专题解释】演讲、新闻消息与评论等实用文体,实质是公共话题的交流与对话。在对话、劝服、说理过程中,我们需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激情"是爱,"理性"不仅是明晓事理、辨知是非,而且是在说服别人时,提供敞亮、清晰、恰当的理由。本专题围绕"激情与理性"的主题,精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别了,"不列颠尼亚"》《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以对比阅读、词句欣赏、表格提炼归纳等方式,鉴赏实用文激情与理性兼胜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7月1日,在我国近现代史上是一个不平凡的尊严日子。这一天,既是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又是我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伟大开端。在这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双节”来临之际,应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香港回归祖国这两个有密切联系的历史事件,对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把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结合起来,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相似文献   

20.
《亨利八世》是莎士比亚于英国宗教改革时期创作的一部历史剧,讲述了英国国教在国王的直接领导下,脱离罗马教廷的统治独立发展的重要历史事件。莎翁对亨利八世和伊丽莎白女王这都铎二君治下的英国持肯定态度,该剧对不列颠人民亦产生了巨大的感召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