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我国思品课标和新加坡品格与公民教育课标,在课程内容、教学实施、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具有许多相同点和不同点,因而有必要加以比较和鉴别。一、思品课标课程内容如下表所示,思品课标以表格形式,分课程内容和活动建议两栏,列举了3大模块、9大要点、52个基本知识点,以对应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根据初中学生在生活中将会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学生生活的不同层  相似文献   

2.
<正>一、两个课标在课程实施方面的建议与要求思品课标的第四部分为"实施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四方面。品格与公民教育课标则只设置了教学法和评估两部分内容。1.二者在教学实施方面的共同点(表1)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一名中学政治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因材施教,运用多种手段与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发展潜能,从而提高其道德品质、心理素质、法律意识和劳动素质,使之全面、和谐地发展。要落实《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精神,怎样做才能更有效地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需要"是学生主动求知的不竭动力,是道德认同的内在动因,是良好品德形成的力量源泉。因此,关注学生的需要是我们建构思品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在组织教学活动中值得讨论的重点问题。在教学中,我们应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本,从学生亲历的生活实践入手,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了解、满足、反映  相似文献   

5.
傅俊 《湖北教育》2004,(19):45-46
“需要”是学生主动求知的不竭动力,是道德认同的内在动因,是良好品德形成的力量源泉。因此,关注学生的需要是我们建构思品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在组织教学活动中值得讨论的重点问题。在教学中,我们应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本,从学生亲历的生活实践人手,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了解、满足、反映学生的生活需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相似文献   

6.
王青霄 《文教资料》2011,(21):139-142
教育是完善人本身的一种手段。德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品德是一个人在对待自己、对待他人方面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中增设的面向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德育新课程。本文对新旧思想品德课在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内容取向、学习方式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7.
创新不仅指为整个社会、整个人类文明带来变革的新质因素的产出,也包括对于自我具有提升生命质量的发现和开拓。马斯洛将前者称为“特殊才能的创造性”,将后者称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 也就是说,对于我们许多人来说,创新仅仅意味着对于我们个人自身有一种新的经验或思想的产出和获得。这意味着,创新不只是用于那些社会精英分子的专利,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本身也是值得我们去创造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是自我实现的最高的表现形式。创新教育理所当然应该关注个人生命质量的提升,关注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 许多论者把创新教育理解…  相似文献   

8.
本文包括教学设计及其对相关模块的思考两部分,意在探究如何科学设计综合考试前的练习课。"教学设计"部分力求以《课程标准》和学情为依据,以突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发挥教师课堂主导作用为指导,"一点思考"部分主要是对每一模块设计思路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学家,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我国追求自由、平等的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当代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不喜欢上思想品德课、认为思想品德课枯燥乏味等问题,运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观照以上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联系时政热点,活跃课堂氛围、合理利用学生资源、参与生活实践、深化知识要求、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小故事"。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小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教育,思品教材中编排了不少古今中外名人成名成家的生动故事.这些故事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及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初中思品课是新时期向学生进行廉洁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思品课中的教育资源,以学科统整的方式开展廉洁教育.本文从挖掘教材内容、优化教学过程和实现课后延伸三个方面对廉洁教育与初中思品课的统整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观点再聚焦:新一轮课改中设置的品生、品社、思品三门课程正在有效地改变着我国中小学德育课程面貌,也在影响和推动着我国中小学德育改革。品生、品社、思品是综合性的德育课程,其综合性的特点使德育课程更开放、更开阔,更具活力。品生、品社、思品三门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回归生活,这一核心理念不但不应有丝毫的动摇,还应继续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课改中设置的品生、品社。思品三门课程正在有效地改变着我国中小学德育课程面貌,也在影响和推动着我国中小学德育改革。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日本教育工学会划分的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十大领域为研究领域分类参照,以质化、量化以及是否实证为研究方法分类依据,以是否关注学习系统中的"人"为研究对象划分依据,对比分析了近年日本教育工学和我国教育技术学的研究状况。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提出了三点思考,即要突出教育技术学的方法属性,淡化领域属性;教育技术学研究要进入课堂教学,关注学科差异;教育技术研究要以"人"为中心,以解决实际教育问题为根本。  相似文献   

15.
我国2011年语文课程标准(CCS)注重在整体文化熏陶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澳大利亚英语课程标准(ECS)凸显语言在公民参与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中的工具价值。通过比较中澳语文(英语)课程标准,我们发现我国语文课标存在表述笼统、体系杂乱等问题。澳大利亚英语课程标准为我们构建更加科学的语文课标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马明是南师大附中数学特级教师。他热爱教育并着意追求这门科学。他非常推崇梁启超先生的话:“从事教育职业的人,一面教育,一面学问,两件事完全打成一片,所以别的事业是一重趣味,教育则是两重趣味。”下面刊登的这组教育杂谈是他在四十多年教育生涯中积累起来的真知灼见,不仅对中学数学教师,而且会对所有中小学教师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的教育家们不止一次提出一个问题:教师面对一个在学习和思想上需要帮助的学生,能否像医生面对病人一样,有确定的处方和治疗办法?当然育人和治病有很大的不同,或许育人领域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和隐秘,但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向他们提出这一问题无可非议。难道作为教师,面对各种学生,面对学习成长中的难点和变化,不应心中有数,有自己的有效“处方”吗?尤其初中阶段的少年期,既是身体、知识的激增时期,又是问题多发时期,怎样才能担负起初中教育教学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课时备课,是指教师遵循《大纲》有关精神和学生主体的情况,围绕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分析、组构和加工教学内容,选用教学策略,安排教学流程而进行的统筹和设计。课时备课是将教学准备推向教学实践的关键一环。它比学期备课、单元备课更丰富、更具体、更细腻,更需要教师潜心投入,付出创造性劳动。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师培训均面临着理论如何向课堂实践转移的突出问题。将课堂视为可供“野外”考察的学习生态圈,通过行动研究的方法,构建以课例为载体、理念引领与行为跟进相统整的教师教育模式,为解决转移问题提示了一种有价值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正>课程标准在香港称为"课程指引",承担公民教育的课程标准香港称为"学校公民教育指引"。1985年5月,中英联合声明生效,香港进入回归祖国的过渡期。根据香港政府对教育署提出的通过学校承担公民教育的任务,教育署于1985年8月20日颁布了《学校公民教育指引》(以下简称《85指引》),在全港中小学推行。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香港回归在即,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修订《85指引》,19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