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国演义》艺术结构的整体系统,是小说家把三国特定的历史生活转换为审美形态的结晶,也是小说家掌握现实世界的一种形式。它最基本的形式是时空形态,研究小说的艺术结构,说到底是研究小说审美形态的时空关系。审美时空结构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性。一方面,它以现实时空关系,为自身的存在方式或表现手段,作为物化审美形态的《三国演义》是在反映历史上的现实时空关系中体现自己的,也就是审美时空形态不能脱离现实时空形态而存在。另一方面它又是精神的,  相似文献   

2.
《女神》研究中对《女神》初版本和《女神》时期郭沫若诗歌创作的多元性的忽略,缘于五四时期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独特的审美经验图式,这一接受心理直接影响到《女神》的风格定位和批评模式。当今,作为历史中的文本,《女神》召唤着多元的解读。  相似文献   

3.
迄今为止,在众多《荷塘月色》的解读文章中,"作者中心论"一直被作为其最重要的理论基础,许多研究者把追寻作者的"原意"作为解读最主要的目标。而事实上,文学文本是开放的,对作者"原意"的追逐是一种典型的"意图谬误"。数十年来,众多研究者之所以热衷于在《荷塘月色》中解读作者的"原意",与这篇散文的结构有很大关系,即整个文本有一个类似"谜语"的结构;文中的写景是"谜面",而作者面对"荷塘月色"的"心情"则构成了某种"谜底";于是很多研究者联系朱自清当时的政治、生活处境给出了多种解释。《荷塘月色》其实就是一篇出色的写景散文,回到对作品的审美欣赏才是文章解读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4.
持续升温的"张爱玲热"引发了对其小说《封锁》的普遍关注。人们已从不同的角度对该文本进行了解读。小说中营造的美学时空是我们解读这篇小说的全新视点。封锁中,常态与非常态时空产生强烈的参差对照,新传奇式的美学时空由此诞生。它无疑是张爱玲式的。只有深入解析张爱玲作品中频繁出现的这种美学时空,才能对她的作品有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初朵的秋天》中,初朵的父亲初文壮、哑巴李一和"死心眼"的"酸老师"在特定时空中的言行充分展示了形象的个性化,物质贫乏背景下乡村素朴的宽容与善良穿越历史时空浸透读者心扉。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鲁迅小说《示众》的被示者 /看客 ;看客 /看客 ;叙述者 /隐含作者之间的多元关系 ,作了审美的解读 ;并对叙述中的时空、空白以及作者的示众情结进行了考释与阐发。  相似文献   

7.
《本命年的回想》是著名作家刘绍棠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叙写了作者家乡火热的春节景象,描绘了一组色彩缤纷的乡村年景图,充满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民俗风情。其主要内容可以借用文中的三个词作关键性的概括:"发烧""乡土风味""返老还童"。通过深入解读与系统设计,可以使学生深入领会该文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8.
以赵季平艺术歌曲《关雎》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关雎》的歌诗意蕴与"水韵"意味的解读入手,揭示其借物寄情、隐喻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与要求。结合自古至今《关雎》歌曲相关传谱情况,解读赵季平艺术歌曲《关雎》音乐本体结构的相关特征以及音乐意蕴的深层表达,探寻歌曲在"水韵"之背景下,化成"歌声"的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9.
孙绍振教授在他的《名作细读》中,多处论及朱自清的经典之作《背影》。主要观点有:"《背影》之所以成为不朽的经典,就在于它写出了亲子之爱的永恒的特点,那就是爱的隔膜";而解读文本的美学角度则是,"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之间的错位,或者说要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也就是艺术性,  相似文献   

10.
在《夜宿寒山寺》这首诗中,视点使用占领了重要位置,诗人通过时空视点的变换展现了自然有序的时空图景,通过观念视点的移动唤起读者强烈的情感体验,同时知觉视点和叙事视点的交叉运用展现了隐喻蕴含的丰富涵义。从认知诗学解读诗歌视点使读者全景式与诗人对话,实现心理认知和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11.
从词心和审美心理两个角度解读《石林词》的独特艺术魅力和作者的心路历程。就词心而言,《石林词》表现出明显的功业思想、落寞况味、厚谊重情和特殊人物崇尚;就审美心理而言,《石林词》则渗透出浓郁的崇大、尚气、醉吟、庄禅意趣等倾向。  相似文献   

12.
刘勰《文心雕龙·养气》篇的解读和探究,既有"气"独立出来进行哲学或是文学创作论上的溯源和分析,又有对文学创作之中养气的方法进行拓展性的挖掘。但从刘勰创作《文心雕龙》的基本价值立场和取向出发,《养气》篇则侧重于从文、赏文和为文的统一性上探讨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即以人为主体的美学意义上的审美意趣,也就是一种"虚实"审美思想上的统一,亦人身体之本器(素心)与文道在审美层面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以《刺青》为代表的谷崎润一郎早期作品中明显带有强烈的视觉审美效果,而中后期他又创作了《盲目物语》《春琴抄》《闻书抄》等一系列屏蔽视觉而强化触觉和听觉的作品,以此实现了对近代西方建立起来的视觉至上的感官秩序的颠覆。谷崎何以要进行这样的颠覆?在这个过程中,触觉是怎样体现其审美意义的呢?《柳汤事件》和《美食俱乐部》是谷崎文学中仅有的直接以触觉感受为对象的作品,并且这两部作品正好处于前期视觉重视阶段和后期视觉弱化阶段的过渡期和转折点上,具有关键意义。本文通过对这两部作品的解读,结合《荫翳礼赞》《恋爱及色情》等随笔作品中的话语,论述了谷崎文学中,触觉是通向"母体回归""极致审美"和"文化乡愁"三个审美境域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薛忆沩小说《空巢》从人性复归的角度,以"一天"的叙事容量包含了对于文革历史的重新解读,在极简洁的笔墨中展现出特定历史下的人性变化。本文试从中国古代小说中"大团圆"的模式反观《空巢》,从而分析薛忆沩笔下历史因素下个人向家的复归、人性的再觉醒以及历史的重构这三个角度,从个人的觉醒表现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  相似文献   

15.
正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文本的解读非常重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课程基本理念"部分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出了如下要求:"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其中,"提高审美情趣"的要求,主要是通过文本的深度解读来实现。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深度契合新课标  相似文献   

16.
天然的物候条件造就了华夏子民的灵秀,屈原则是灵秀中的灵秀,战国的特殊背景、文学弄臣的身份,特定的社会历史诸多因素作用于屈原,汇合成就了《离骚》独特的"女性模式"。笔者从诗歌的物境与情境两个层面观照《离骚》,将"香草美人式的女性化意象组合"及"弃妇式审美心理结构"这两大特质归结为《离骚》的女性意识。本文拟从文本与世界的关系、文本与作者的关系两个维度入手,探求《离骚》女性意识形成的社会文化根源和创作心理动因。  相似文献   

17.
陈莹莹 《中国教师》2009,(Z1):189-190
在中国古代的绘画题材中,描绘神仙鬼怪有着悠久的传统,罗聘的《鬼趣图》就是"康乾盛世"鼎盛时期的画鬼佳作。罗聘通过他的《鬼趣图》以隐晦的艺术语言辛辣无情地、深刻地反映了清朝中叶社会的阴暗,具有现实主义光辉。本文将从罗聘的《鬼趣图》的社会学角度、审美角度、绘画史意义三个方面来解读《鬼趣图》,论证他笔下的"鬼"形式之隐含着深刻地的社会历史原因,所寓意着深刻的审美情趣、特殊的艺术魅力及其在绘画史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说:"颜色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感觉"。高明的艺术大师往往利用这种为人们普遍接受和认知的"大众化感觉"来作文章,而细心的读者则常常通过这种"大众化的感觉"来捕捉文本所透露出来的信息解读文本。本文试从色彩角度来解读《故乡》。鲁迅先生在《故乡》中,用色彩为我们精心描绘了三幅图画:色彩缤纷的记忆中的故乡、灰暗低沉的现实中的故乡和朦朦胧胧的希望中的故乡。  相似文献   

19.
以王阳明对《论语》"孰愈"章的见解为依据,对《论语》"孰愈"章做了新的断句、注释和白话文翻译;认为《论语》"色斯举矣"章应分为二章,分别言孔子"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处世之道和"三嗅而饮"的饮酒方法;认为《论语》"民可使由之"章的意思是"君爱民则民愿效力,君不仁则民不服"。此外,对《论语》解读中之"质疑旧说"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作为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采用四言诗的形式写成,言简义丰。《自然》篇在《二十四诗品》中居于第十篇,它所展示出的"自然"境界,是中国古代文人创作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它以老庄哲学为基础,倡导道法自然,反对人工的雕琢和刻意的营造。本文试图在解读《自然》篇的过程中展现其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