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倪娟 《学子》2013,(4):49-51
一、让学生乐于读现在的学生怕作文的原因,往往是平时积累的材料少,到写作时经常是没有什么东西可写,可作文又强调"言之有物"。语文教师应关注学生平时写作素材的积累,只要学生"肚中有货",写作往往就不怕了。为此我想尽办法让学生乐于读,让学生在写作时,真正有材料可写,有"货"可倒。让学生爱上阅读的N招有:  相似文献   

2.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然而,学生在习作过程中要么难以下笔,要不就是千人一面。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的"内存"太少,缺乏习作的素材,没有源泉。那如何开掘学生的写作源泉?我认为,关键之一是要让学生学会"积累"。首先是素材的积累。学生可以通过坚持写日记,收集素材;留心课间,获取素材;结合活动,捕捉素材;偶发事件,拾得素材;节日之际,积累素材;农忙时节,获取素材;放眼自然,获取素材。其次是语言的积累。再次是写作技巧的积累,如修辞手法的积累、写作手法的积累、细节描写方法的积累和谋篇布局的积累。  相似文献   

3.
<正>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鼓励自由表达。"近年来,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笔者采用如下途径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让他们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会说。一、诵读摘抄,积累素材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可见诵读对积累的作用很大。为了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在课堂  相似文献   

4.
<正>"提笔无言"是当今很多学生写作时常见的窘境,究其原因,无非是没有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导致不能准确、恰当地表达自己的心声,尤其是一些农村学生,知识面窄、阅历不深,再加上对日常生活、周边事物缺少观察发现的意识和"眼睛",也不具备广泛、大量阅读的条件和意志,致使他们在写作时经常感觉无话可说。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让学生多积累、多沉淀,获得更丰富的写作素材,农村语文教师该怎样做呢?一、走进日常生活,培养习作兴趣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孕育了十分丰富的写作素材,乃是给作文提供养分的"肥沃土壤",但遗憾的  相似文献   

5.
<正>初中生开展英语写作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在于缺乏素材,很多同学会因为写作过程中没有太多素材而导致"不会写",也有些同学会因为没有素材而导致"写作字数不够"。其实对于初中生学习写作来说,素材量的多少与日常积累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只有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做到"多观察、勤积累",才能在写作实践过程中有更多的素材可以使用。本文以初中用于教学过程中的素材搜集方法作为出发点,探讨如何更好地通过积累素材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作文教学"重技法,轻积累;重模式,轻创新;重范文,轻实践",导致很多学生愁作文、厌作文,学习多年仍不会写作文。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使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应当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自觉积累习作素材。日常教学中,要通过激发兴趣、广积素材、指导构思、由说到写、互动批改等措施,真正让学生放手写作,逐步由"怵写"变成"乐写",让写作天地真正成为儿童的乐园。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写作素材的匮乏是困扰学生的主要原因。因此语文教师要优选有效策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为学生的作文引来"源头活水"。一是阅读熏陶,积累写作素材;二是活动体验,积累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8.
一、感受生活,注重积累素材《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因此,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就应引导学生积累各方面的素材,形成一个"素材库"。这样,学生写作时,就会下笔如泉涌。例如,在进行"一件难忘的事"写作指导时,我组织学生开了一个故事会,要求是讲讲自己经历的一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没有丰富素材源泉的作文,就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笔者认为要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必须首先指导他们大量积累素材,让学生"腹中有物、心中有法、情有所感",而后下笔撰作。一、博览群书,积累写作素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六年制小学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由此可见,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十  相似文献   

10.
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写作习惯,才能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而写作素材的积累是以上所述关键的前提,没有足够的写作素材积累,学生学出的内容就会空洞、索然无味。久而久之,学生缺乏写作热情,习作能力逐渐降低。为此,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通过多元途径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升学生写作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爱好写作,必须先激发他们的兴趣。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参与到写作中来。树立正确的"作文观",使学生"喜说乐写";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多渠道积累写作素材,奠定良好的语言基础;作文命题要开放、灵活;学生自改互改,教师点评,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满足学生自然表现欲,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12.
王剑 《考试周刊》2014,(5):50-50
语文教学离不开作文,作文中如何实践素质教育,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是让学生学会选择,积累素材,二是课堂作文指导由"扶"到"放",三是增强学生写作成就感。  相似文献   

13.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作文难,难作文"一直是困扰广大师生的问题.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无法写出优秀作品来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内容可写.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学生的习作中也是如此,头脑空空,材料匮乏、语言贫乏,没有写作素材,这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好的文章来的.小学阶段是学生写作的起步与启蒙阶段,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搞好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尤为重要.因此,在小学阶段我们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要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让学生"有米下锅",这样学生才能写出内容丰富、情感真挚、形式多样、富有个性与新意的优秀之作.那么在小学阶段如何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呢?  相似文献   

14.
刘冰  梁素红 《语文天地》2013,(19):62-63
说到写作,最冷的一句话莫过于"没兴趣",就是这三个字,一直困扰着我们的写作旅程。但也正是这三个字,告诉我们:唯有兴趣,才会温暖我们的写作旅程。一、让素材成为巧妇手中真正的"米"1.积累与点评相结合无论所积累的素材是人、物,还是景,都要求学生在所摘录素材之后写出自己对这一段文字的感悟。这段感悟必须做到主题明确。如果积累的素材是人——司马迁。你的主题可以是赞其不屈,可以感悟择生的意义,也可论人  相似文献   

15.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学生在写作文时常常无话可说。学生一方面苦于没有良好的生活素材,一方面写作的思路过于混乱,文章过于空洞。要想让学生作文"言之有物",就必须让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中学作文教学需要让学生作文"言之有物",从而写得一手好文章。本文旨在分析中学作文教学的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给学生进行语文写作教学时,一个好的素材的 引用也就相当于让作文有了灵魂。学生只有在平常的时候多 积累素材才能够让写作能力进一步提高。所以,在进行写作教 学时,要引导学生在平常的时候多积累素材,为写作提前做好 充足的准备。因此,本文从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寻找素材;感受自然,在大自然中寻找写作素材;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 践活动中积累素材三方面来阐述。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9,(83):43-44
写作素材是作文的源泉,有了丰富的素材积累才能写出有质量的文章。本文在如何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写起作文有话可说方面做了探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18.
[题目阐述]以"爱在屋檐下"为作文题,基于两条原则:一是"我手写我心",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捕捉生动的故事,表达自己心灵深处的情感,进而积累写作素材:二是"让每一位考生都有话可说",命题表述通俗易懂,能使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挥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9.
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课堂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谈及写作,首先要考虑"写什么"的问题,为此师生都很烦恼,学生长期受应试教育束缚,阅读方面过于单一,使得写作困于"无米之炊"。对此,教师习惯用"从现实生活中挖掘有价值的素材"来应对,缺乏实际的指导,让学生在素材积累上迷失了方向。针对这一问题,我就结合生活与写作谈谈素材积累的具体策略,帮助学生掌握方法,告别无"米"之炊。  相似文献   

20.
农村是一座天然的"素材宝库",如果善于挖掘其中的"宝藏",会使写作轻松自如。本文站在农村生活的角度,从激发写作兴趣、积累生活素材、巧用特色语言和培养发散能力等四方面介绍了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一些体会,旨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于写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