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易高胜 《高中生》2012,(30):10-11
比喻论证,简称喻证法,是一种用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抽象道理的论证方法。喻证法能够让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形象,深奥的道理变得通俗浅显,使严肃的议论生动活泼起来,给议论文增添不少风采。充分发挥喻证法的说理功能,提高它的艺术品位,是写好议论文的最佳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易高胜 《高中生》2012,(10):10-11
比喻论证,简称喻证法,是一种用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抽象道理的论证方法。喻证法能够让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形象,深奥的道理变得通俗浅显.使严肃的议论生动活泼起来,给议论文增添不少风采。  相似文献   

3.
黑子 《同学少年》2009,(11):9-9
写议论文时,干巴巴地说理会使文章显得严肃有余而生动不足,读来感觉枯燥无味。有时,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说理,不仅使文章显得有情趣,也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喻证法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可以通过比喻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使论更为亲切自然。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的: 指导学生运用比喻:以浅显的事例为喻,说明深刻的道理的写作方法。使学生懂得只有经过直接体验,才能获得完全的知识;只有通过具体锻炼,才能获得实际的经验的道理。教材教法: 《日喻》是一篇说服力很强的议论文。全文分两段。第一段,以“眇者不识日”为喻,说明自己对客观事物没有实际接触,只是从人们那里听来一些说明或解释,是不可能获得真知的。如果就凭着这样的一知半解去认识事物,就难免要闹出盲人识日那样的笑话来。  相似文献   

5.
喻证法是运用打比方来说明道理的方法,即用具体事物“形象化”地证明抽象的道理。“喻巧而理至”,恰当而巧妙的比喻往往能把深奥复杂的道理说得清楚明白,深入浅出。比如《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中引述管仲  相似文献   

6.
虚喻     
比喻,是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具体化,将深奥的道理通俗化、明白化。它的喻体通常是实在的、易于捉摸的东西。但有时我们可以大胆地突破它,把喻体虚化.使构成的比喻呈现出一种虚无、空漾、奇幻的意象美。这种变具体为抽象的比喻手法我们称之为虚喻。  相似文献   

7.
修辞是给语言增色添彩的催化剂。有些同学写议论文 ,或不喜欢用修辞 ,或不善于用修辞 ,所以写出来的文章要么干瘪晦涩 ,要么矫揉造作 ,达不到说理的目的。以下谈谈议论文语言的几种修辞的运用及效果 ,以期引起同学们的重视。一、巧用比喻 ,增强语言的形象美我们知道 ,议论的目的是宣传一种观点 ,讲清一种道理 ,而有些观点与道理 ,其本身就很抽象 ,很深奥。比喻的作用就在于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 ,使深奥的道理明白化。好的比喻往往能以简约的文辞、生动的形象引起读者的兴趣 ,唤起读者的联想 ,使读者获得深刻的印象 ,甚至铭记终生。高尔基形容…  相似文献   

8.
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法,其特点是利用事物或道理之间的相似点来描绘事物、说明道理、刻画形象、抒发感情,或用具体的事物喻抽象的事物,或用特殊的事物来比一般的事物,使抽象的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的形象充满情趣,从而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如果将这种修辞方法运用于写作中,就能增加文章的意趣美、语言美,让读者过目不忘。一、比喻为题,使平白的语言情趣化。一个立意高、选词新、炼字响的标题,如同一个强大的磁场,紧紧吸引着读者。写文章如果能以比喻为题,再以简洁的语言传达出丰富的信息,就不仅能立意高远,而且符合选词新、炼…  相似文献   

9.
比喻的修辞功能,概括地讲,有两个方面:一是描绘形象,一是说明道理。比喻,它是用具体、熟知的事物或浅显的事理来比方,以描写、说明那些抽象、陌生的事物或深奥的道理。  相似文献   

10.
正作文开篇,如果能够石破天惊,"以奇句夺目",则必使人"一见惊目,不愿弃去"。因为人们首先看到的是开头.开头怎样,对作文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作文要想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就要重视文章的开头。在众多的开头技法之中,比喻生辉法是经常运用的手法之一,可谓在议论文写作中永不"褪色"。议论文开篇运用比喻手法可以在文章一开始就将抽象化为形象,将深奥化为浅显,将复杂化为简明,将平淡化为神奇……所谓比喻生辉法,就是使用比喻的手法开篇。在文章中恰当地运用比喻,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能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具体来说不妨做到以下几点:1.阐释抽象词语。在议论文开头中,经常要阐释一些抽  相似文献   

11.
<正>开头是作文的第一步,好的开头应能给人眼前一亮之感。议论文开篇巧妙设喻,能够变抽象为形象、改枯燥为生动、化平淡为神奇,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议论文开头运用比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明确想表现本体的什么特点,然后根据这一特点展开联想和想象,寻找恰当的喻体;二是喻体应选择熟悉的事物,以引起读者的想象与共鸣;三是比喻要讲究创新,缺  相似文献   

12.
<正>古典诗歌中"反"手法的运用,使诗歌别具魅力。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反比喻比喻靠抓住两种不同性质事物的相似点,用一种事物来比喻另一种事物。喻体为生动、浅显、具体、简洁之物,以达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之效。但古典诗歌中常用抽象的事物作喻体,来描摹具体形象。例如秦观的《浣溪沙》中有:"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诗人以无形无态的"梦"来比喻  相似文献   

13.
一、比喻和比拟比喻即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比喻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  相似文献   

14.
张彪 《快乐阅读》2011,(26):135-136
比喻是用具体、通俗、浅显的事物或道理说明抽象、深奥难懂的事物或道理的一种方法。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运用比喻,是用一些形象或易理解的事物或道理来说明某些抽象的概念,从而使学生感到鲜明、生动且有实感的一种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5.
古人曰:"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为增强语言的力量,提高表达的效果,便产生了各种修辞方法.比喻是广泛运用的一种.它以具体、浅显、熟悉的甲事物说明抽象、深奥、陌生的乙事物.甲乙既有某些相似--故可"比",又有本质区别--故称"喻".不论明喻、暗喻、借喻,巧在洞察出本体和喻体的相似处.  相似文献   

16.
作文范围这一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议论文,尽管论点不同,论据各异,但是它们的论证方法却不外乎四种:一是例证法,二是引证法,三是喻证法,四是对比法。例证法,就是运用典型事实证明论点。《作家要铸炼语言》一文用王安石、宋祁炼字的例子证明“形象的突出要靠语言的渲染”这个道理,《如何  相似文献   

17.
<正>人们的认知遵循这样一个规律:先占有大量感性材料,再经过概括、加工、分析,就变成道理。所以,我们想要在议论文中讲透某个道理,就要借助一些具体的感性事物,借助一些形象的思维。在议论文中,比喻论证就是一种形象生动的说理方式。比喻论证是设置比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用人们容易理解的事物或道理来说明不容易理解和深奥的道理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是议论文中常见的论证方法之一,这些论证方法能帮我们写出逻辑严密、说理深刻的议论文。另外,比喻论证法,归纳论证法和演绎论证法又各有千  相似文献   

18.
<正>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借代。修辞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一、比喻即打比方,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作用: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比喻的组成:本体、喻体和喻词。  相似文献   

19.
比喻是最基本、最常见的语言手段,是“语言艺术中的艺术”。比喻是根据类似的联想和想象对事物关系的新认识,以彼物来揭示此物的内在本质特征。在科学语体中,若能恰当地使用比喻,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使枯燥乏味的专业术语通俗化。本文从言语交际的角度分析了比喻在科技俄语中修辞特点及其功能。  相似文献   

20.
<正>写作文的时候,许多同学都会引用高尔基的一句话:“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使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比喻,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处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使用比喻,可以让语言生动形象,还可以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大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