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两行诗,在小学语文第12册《基础训练7》中,参考注释为  相似文献   

2.
在新编“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一册中介绍了两种修辞知识:一为比喻,一为比拟。然而,当讲到比喻和比拟经常结合使用时,教材列举了一个不恰当的例子。在课本第232页中,编写者把“‘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既当作“比喻”又列为“比拟”,这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3.
李白的《赠汪伦》一诗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传诵,堪称赞颂友谊的不朽之作。然而,也就是这首诗,人们对它后两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修辞手法争论不休。笔者在此略陈管见,望  相似文献   

4.
下面是高一语文练习册上请学生完成的一道修辞题。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我不能设想,崛起的建筑里/不溢满普通家庭的笑声/我们的劳动、创造还有什么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道歉,一种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的行为,它也被称作是人与人之间能够进行的最深刻的互动。然而,有些时候,我们明明知道自己错了,可对不起三个字却如鲠在喉,让人感到异常艰难,仿佛被女巫施了魔法,张不开嘴巴。面对关系亲密的人更是如此。最终只能任由空气凝固,尴尬收场……究竟为什么会这样呢?  相似文献   

6.
~~送给你一句——“我能行”~~  相似文献   

7.
杏芙 《成长》2006,(3):53-54
Vlkesh说你既然来荷兰这个国家,就一定要到它的Pub里面去看看。他说这话时的表情,仿佛Pub是他们的国粹,就像茉莉花小调和麻将之于中国、弗来明歌之于西班牙,是民族文化的某种符号与代表。  相似文献   

8.
“小朋友们请坐好,今天中午吃西瓜。”我话音刚落孩子们立刻乖乖地坐在板凳上,几十双小眼睛齐刷刷地看着我。我开始切西瓜,忽然,一个稚嫩的声音急急地喊道:“老师,你切着我的手了!”我连忙停住手,抬头一看,原来  相似文献   

9.
有“人”的句子就是拟人吗?———兼谈比喻和比拟的区别湖南/潘新1997年湖南的中考语文试题中第8小题是这样的:对下面句子所含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就如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A.比喻B.拟人C.排比D.对比。试题中所...  相似文献   

10.
一个成绩优异的硕士研究生,只要听到有人提“出国”二字,便浑身发抖,手脚抽搐,口吐白沫,不省人事。他患的究竟是什么病?  相似文献   

11.
引言现在流行的几部大型辞书均把“麈尾”解释为用麈这种动物的尾巴做成的拂尘。这种解说,并非新见,而是由来已久。就笔者所见,以下文献都曾做过大体相近的解释。《急就篇》颜师古注:“麈,尾大一角。清谈者饰其尾而执之以为仪。”《埤雅》:“麈,似鹿而大,其尾辟尘。”《通鉴》卷89注:“麈,麇属。尾能生风,辟蝇蚋。”《一切经音义》卷8:“麈鹿,似鹿而大,尾可以为拂也。《山海经》云‘荆山多鹿’是也。”《能改斋》卷2引《名苑》:“鹿大者日麈。群鹿随之,皆看麈尾所往,随麈尾所转为准。今讲僧执麈尾拂子,盖象彼有所指麾…  相似文献   

12.
杨中华 《学周刊C版》2014,(8):211-211
我们所说的“除非句”即指用“除非”引导的句子,是一个条件句,与无条件句相对应,表达的是前后两个事件的关系.常常与“否则”“才”连用。但许多语法书对“除非”分别与“否则”“才”的连用条件谈的不多.因而许多学生包括教师在内.在做改错题或平时使用时从根本上难以找出“除非句”的病因。如“除非你离开.我才离开”“除非你离开.我不离开”究竟哪一句更加合乎语言规范呢?笔者就此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见解.以与各位同仁共解.  相似文献   

13.
正张烈鹏的散文《母亲的泪水》震颤心灵,感人肺腑,真可谓一词一句总关"情"。洋溢于整篇散文的浓烈真情,首先体现在贯穿作品始末的"母爱"线索上。母亲以流泪这种独特的方式表达对生活的感受和见解,尤似绵绵细雨般的泪水滋润"我"情感的土地:"我"中考"金榜题名"时,母亲喜极而泣;"我"精神萎靡时,母亲伤心痛哭;"我"生病就医动手术时,母亲痛不欲生;"我"征文获奖时,母亲自豪骄傲得落泪……母亲以泪水见证喜怒哀乐,母亲的泪水饱含苦辣酸甜。正如作者所说,"如果把它们汇集起来,足以形成我心中最长的河流——这条河流淌的全是‘母爱’,河流的名字叫做‘母亲河’"。作者就是以柔指拨响这"母爱"的琴弦,让读者情不自禁地产生强烈的共鸣。  相似文献   

14.
<正>西晋李密的《陈情表》中有这样一句:"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句中"僮"字是什么意思?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等一些选本皆注释云:"僮,童仆。"该注看似可通,其实与语境失协,又与情理相悖,故不能成立。诚然,在汉晋时期的古文献中,"僮"字确有"童仆"之意,且用例颇多。例如贾谊《治安策》:"今民卖僮者,为之……纳之闲中。"《史记·货殖  相似文献   

15.
1994年全国普通高校统考语文试卷第7题是这样的: 下列句子在修辞运用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这几天跟过节一样热闹。 B.那里的蔬菜跟水果一样贵。 C.他的脸色跟纸一样白。 D.这里的老鼠跟猫一样大。 揣测出题者的意图,是要考生区分哪是比喻,哪是比较。而比喻和比较有时是很难分清楚的。“这几天跟过节一样热闹”,“这里的老鼠跟猫一样大”,究竟是比喻还是比较,就会有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6.
一天,在森林里,一只大肥猪和一只小瘦猪遇到了一只大灰狼,你觉得这个故事怎么接下去比较合理呢?1.大肥猪吓唬小瘦猪说:大灰狼要吃掉你了!2.小瘦猪对大灰狼说:我又瘦又小,还是大肥猪能做出更多的肉汤!3.大肥猪对小瘦猪说:别怕,我又大又壮,可以保护你!  相似文献   

17.
戏剧性是戏剧作品最根本的特质,在戏剧创作中戏剧性的呈现方式并无定式,无论是外显的戏剧性抑或是内化的戏剧性,只要能成功地引发观众内心的震荡,就足以成为一部经典作品。  相似文献   

18.
无疑中有疑——“人的全面发展”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倩 《学科教育》2003,42(7):7-10,23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我国多年来的教育目标,然而从这些年的教育实践来看,对“全面发展”的片面理解却广泛存在着。本旨在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为出发点,结合当前的一些教育现象,对四种主要流行的片面理解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19.
新课改提倡,课堂上要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以提高课堂的实效.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谓煞费苦心,从言语表情的转变到身体表情的丰富,花样百出.确实,在教师极大热情的感染下,学生"动起来了"(尽管参差不齐),课堂中的互动加强了,在学习的过程中,师生共同享受了很多精彩.尤其在语文课堂中,有这样的一句提问大受教师欢迎,即:找出你最喜欢的一个人物(或一个情节、一句话、一处描写等),谈谈你喜欢的理由.几乎每课必用,屡试不爽,并且动不动就拿你最喜欢的说事.大家普遍认为,这样的环节设计,以学生意愿为基础,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感受,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并让学生有话可说,收效明显.可是看多了这样的设计,也看多了这种设计下学生的表现,笔者倒生发出些许的忧思.  相似文献   

20.
1 再现与表现做为一对美学范畴,在传统理论中被归结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创作方式,再现的主要对象是客观的外在现实,表现的对象是主观的内在情感。艺术史研究中关于艺术发展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主流的划分,主要是基于这种区别。在比较文学研究中,较为流行的看法是西方艺术重再现,因而创建了“典型”理论;东方艺术重表现,因而发展了“意境”理论。尽管有些同志对此提出异议。但也只是认为东西方各有表现艺术和再现艺术,并不存在以哪一个为主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