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在的不少高中语文观摩课和比赛课,把语文教学固定成了"快速浏览——小组讨论——学生评价——拓展练习"的简单模式,没有了语言文字的感知、积累,这显然是语文教学的一个误区。"语文这一门课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本领的。"(叶圣陶)没有对语言的学习,怎么谈"运用语言"?  相似文献   

2.
教课,有两个重要的关注点:一是教案,二是学生。既关注教案,又关注学生,这是我们的追求。一心想着教案,能把课教好吗?我们先来看一个教学片断。一位教师教《白杨》一课,师生之间有这样一段对话。师:爸爸"在表白自己的心",爸爸的"心"指什么?  相似文献   

3.
每日三问     
曾子曾育"吾日三省吾身",做一个好的老师,也需"每日三问"。一问今天我的课学生喜欢了没有把课上好,是教师最主要的事情。什么叫"好",我的理解很简单,就是学生喜欢。我总觉得,学生喜欢一堂课,不见得是从开头一直爱到结束的。对学生来说,你这堂课只要有一个地方激起了他的好奇心,或激活了他探索的欲望,或拨动了他的"情"弦,这课便成功了。  相似文献   

4.
刘英 《教育》2012,(33):41-42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长期的话题。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非返古教学,而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更新教育观念,改变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课堂上,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这一群体,以学生的发展为己任,以学生的发展来检验课堂是否有效。如  相似文献   

5.
张玉珍 《中国教师》2013,(Z2):114-115
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人类活动,让学生学得更有成效是所有老师的共同愿望,所以教育的改革重点就是要强调有效的教学。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若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很小的一步,那对这个学生来说,这就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一个老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有效的课堂"是作为教育实践者的不懈追求。近些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有效教学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笔者现通过这学年在教学  相似文献   

6.
《明天,我们毕业》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最后一课,也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最后一课,可谓意义非凡。教材编辑没有推荐名家名篇,因为大多名家的小学时光与当下孩子的童年时光已有了"代沟",而是以学生"我"的口吻量身定做这表达"深深眷恋之情"的"最后一课",又可谓匠心独运。是故,这"最后一课"的教学既要言意兼得,又要关注习惯,着眼未来。一、在回忆中感恩每一位孩子的小学六年的生活,都如文中所说"像  相似文献   

7.
一位年轻的思政课教师,虔诚地读着这本书。"不少孩子在学习这门课的时候感到无比痛苦,最关键的是痛苦后留下的多是反感外,没有太大收获"。书中这句实话吸引了我。记得多少年前教育主管部门的官员就不允许学校把这课排在垃圾时间,上午第四节甚至第五节,学生饥肠辘辘地挂记着食堂的饭菜,一片茫然和神不守舍间看老师如何奢谈信仰。我至今仍在关注怎样帮助学生建立信仰的问题,所以特意读《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本书。  相似文献   

8.
近日,笔者细细品味了徐斌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一课。这节课,真实、自然,没有多余的"包装",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问题都在启迪着学生的思维,如"春雨般润物无声"。这节课,徐斌老师追求的是"无痕的教育",留给我们的却是"有痕"的精彩。  相似文献   

9.
去年我参加了全县青年数学教师会课。面对着才见过一面的学生,面对着一个个强手,面对着行家们一双双关注的眼睛,我,这个农村普通中学的教师,没有感到畏惧和胆怯,课上得轻松自在,我得了一等奖。好多人都没有想到,这“第一”会属于一  相似文献   

10.
<正>"大气压强"是以初中物理压强的应用为主题一个教学内容。由于这节课内容难度大,但内容不多,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在教学内容上进行适当的拓展。在一次学习"大气压强"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引入新课时,给学生演示一种"神奇茶壶"的使用方法。我从一个精致的瓷质茶壶(从同一壶嘴)往两个透明的杯子中分别倒出了两种不同的颜色的液体。这一演示实验引起了学生们的广泛关注,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使这节课  相似文献   

11.
正雅斯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如此,磨课也是如此。教师如果能蹲下身来教学和研磨,以学生的视角,思考学生愿意学什么、不乐意学什么,学习中的困惑是什么,学习中的状态怎样;在课堂中关注学生的眼睛,关注其求知的渴望,生成学生有效的体验,那么必定能打磨出"好"课,而且能打磨出一堂又一堂的平民课、亲民课。那么如何在磨课过程中走向学生呢?一、磨掉学生的"抵触",磨出学生的"热情"提起学生对思想政治学科的第一印象,许多学生认为思想政治学科是不太容易学习、内容偏多、实用性比较差、  相似文献   

12.
"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一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当把目光再一次投注到课堂上时,我们明确了  相似文献   

13.
<正>"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是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提出的理念。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体育教师应充分关注这一问题,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提高教学效果,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进步与发展。体育后进生在体育课堂中是弱势群体,如何让"后进"转化为"前进"不容忽视。健康的身体是学习和生活的基础,体育与健康课的开设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身体,改善学生的健康状况,并促进学生身体机能、  相似文献   

14.
"常态课"是教师和学生在原生态的状况下上的课,今天这节原汁原味的"常态课",没有听课老师,没有公开课之前细致入微的磨课,更没有精彩绝伦的课件,但师生气氛之融洽、学生思维之活跃,让我在心里暗暗叫好.  相似文献   

15.
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语交际课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阵地.但是,令人忧心的是现在的口语交际课上,很多学生不敢说或者不想说,渐渐对口语交际课失去了兴趣,仔细分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老师没有关注到学生的心理,没有使口语交际课成为一个充满快乐的、能让学生展现自我的课堂.  相似文献   

16.
<正>"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复习是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古人把经常复习当作是一种乐趣。当下,许多农村学生反而对复习课产生畏惧情绪。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是授课教师没有抓住复习课的特点进行教学,热衷于"大炼钢铁",把复习课上成了练习课、讲评课,结果是高投入、低产出,适得其反。效果良好的复习课就像一块经过雕琢的美玉,除了提高自身的"含金量"——帮助学生提炼、掌握知识,同时也得到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新课改下的复习课,教师应当对其用心雕琢,通过复习教方法、抓规律,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巩  相似文献   

17.
"概论"课是对高职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和载体。在"概论"课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和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掌握的局限性,导致"概论"课实效性不强。本文将理顺"原理"课和"概论"课之间的关系,挖掘没有开设"原理"课情况下开展"概论"课教学存在的基本矛盾和问题,探索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现在很多老师为了上一节精彩的课会花去很多时间备课,磨课。但是再怎么雕琢过的课往往还是因为听课学生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效果,甚至跟上课老师的预设有很大的差距。这是因为我们在备课时只是关注于这节课的内容,而没有很好的把学生的因素考虑进去。换句话也就是没有备学生。而学生的各种因素往往会影响课堂生成。因此我们在备课前应该先备学生。  相似文献   

19.
[起因: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 1998年底,一美国科学教育代表团到上海市访问,听了一堂公开课.课上完后近百名听课教师掌声雷动,可是5名美国客人却反问接待者:这堂课老师问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既然老师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这堂课还上它干什么? 2010年师陶杯颁奖活动中有一节课,至今不能忘却,这是由江苏省连云港市孙焱老师上的《百分数的意义》,上半节课讲,下半节课让学生提问,留白很多,学生发现问题一起解决,解决不了的课后再解决.课后作业不是题目,而是学案,要求学生写出发现的问题和存在的问题.孙老师自己是这样评价的:宁可上一堂有争议的研讨课,也不上一节四平八稳的展示课.她的设计理念是:立足民族文化,改变中国学生不善于提问,变中国学生"学会答"为"学会问",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  相似文献   

20.
常态课简言之就是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的平常课,常态课全面、真实地体现教师平时的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学生在每一堂常态课中真真实实地感受与学习;需要日常点点滴滴的积累。然而常态课不是随随便便的课,常态课不是“脚踏西瓜皮”的课,这就要求我们更多地关注平时、关注常态、关注学生的探究活动和真实感受,提高常态课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