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6 毫秒
1.
<正>地方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它"面向本土、来自本土、服务本土",充分反映地方特色。我们要从丰富的地方资源中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东西,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平台,扩大学生的学习空间,满足学生亲近自然、了解社会的需求,充分利用具体、可感的乡土资源,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地方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材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的"生活范例"。在研究活动中,我们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对乡土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引导学生从"教材"走向"生活",实现教材与生活的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2.
杨芳 《甘肃教育》2014,(16):122-122
正《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充分开发利用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裨益。"因此,历史教师要善于搜集和挖掘地方乡土资源,把乡土资料恰当补充运用到历史课堂教学中,努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下面谈谈笔者的一些实践体会。一、利用乡土资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材上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内容在时空上  相似文献   

3.
《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认识乡土文化是学习艺术、认识艺术的基础.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乡土文化,从学生熟悉的周围环境出发,挖掘生活的美术学习资源,感受乡土文化的美."淮安既是风景秀丽的苏北明珠,又是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教学中,我们应该结合地域特点,充分挖掘乡土美术资源,让它变成教学资源来激活高中美术课堂.  相似文献   

4.
正高中新课程改革在江苏实施已经有八年了,新课程纲要提出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这就要求我们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做到充分利用教材,又要开发更多的课程资源,做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教材。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地都有自己的一方水土和优势,有着自己特色的乡土文化。挖掘乡土历史人文资源,让学生去领略地方经济、文化、政治生活的美景,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资源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5.
《文化生活》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新增设的必修模块,承担着重要的文化教育职能。由于条件所限,教材不可能对各地的乡土文化资源面面俱到地挖掘展示,这就需要我们一线高中政治教师对本地的乡土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整理,并以合适的途径呈现给学生,从而进一步增强他们对家乡的了解、认同和热爱,更好地彰显文化生活的教育功能。让本地资源走进学生、走进课堂,根据实际需要,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话题,把生活融入课堂,让课堂更加生活化,增强文化生活教学的 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乡土课程资源是指学校及所在社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等。本土化是乡土课程资源最重要的特点之一。乡土课程资源在课程建设中所处的地位非常突出。海南拥有丰富的乡土课程资源,教师也在不同程度地开发利用,但以“学校”为主体的开发还没有上升到意识层面;开发方式单一、制约条件较多;利用乡土课程资源建设富有特色的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还停留在低水平阶段。因此,大力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挖掘海南乡土课程资源的教育和教学价值,不仅是创建本土化的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所必需的,而且还能加快海南基础课程改革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高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高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重视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践活动中做到知行合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对家乡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在开发的过程中遵循:以生为本原则、综合优势原则、因实制宜原则、与时俱进原则。并通过:立足课内学习,引导学生融会贯通;跨学科交流,整合专题型资源;实地参观学习,挖掘课外实践资源;利用互联网技术,共享乡土资源等途径开发乡土资源,充分挖掘乡土资源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8.
新颁布的《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实施建议"就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学校要积极主动开放,走进社区,挖掘多种课程资源,丰富课堂教学,满足学生需要,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长汀,被尊为世界客家首府,被誉为"红军的故乡"。充分挖掘整合长汀乡土人文资源,在历史教学中渗透乡土史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探究能力,增强历史教学的实效性。本文重点阐述如何运用乡土人文资源开展历史教学。  相似文献   

9.
乡土资源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高实效性和感染力的重要途径。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合理地开发利用地方乡土资源,有利于拓展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通过挖掘梳理青海地方乡土资源,对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进行了应用探索。  相似文献   

10.
大力开发和挖掘乡土音乐课程资源,是音乐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只要教师思想重视,措施得当,途径科学,就能活跃中小学音乐教学,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促进乡土音乐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挖掘乡土资源进行课程改革成为热门话题,并且给学校基础教育带来了新生命,我们学校试图结合当地资源情况,根据学生兴趣和发展需求,探寻适合自身的校本课程。本文通过阐述挖掘乡土文化在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的意义,并通过校本课程乡土资源应用中遇到的问题,继而提出挖掘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合理性建议,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这样一段话:"生活即教育……没有生活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的书本是死书本……"因此,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应以生活为中心,重视对乡土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有机整合乡土文化资源,从而优化美术课堂教学,促进师生的共同可持续发展。一、通过美术教学与乡土文化资源的整合促进学生吸取传统文化精华法国的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唤醒、  相似文献   

13.
乡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乡土气息、意蕴和内涵,是当地中学语文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把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融入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之中,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和学生语文素养,更为重要的是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激发初中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和思想情感。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更要不断深入挖掘本地区的乡土文化资源,积极探究各种融合策略,把乡土文化资源与校木课程开发、综合性学习和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以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4.
新课改实施以来,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得到了各方重视,2011年新修订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树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观,整合并优化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各种课程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使之为课程实施和教学服务。"韶关作为粤北地区最大的地级市,拥有丰富的人文、地理、旅游、道德榜样等乡土资源,但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课程资源意识淡薄,没有把贴近学生生活的具有本土特色的资源应用到课堂中,这不仅造成乡土资源的浪费,也使课堂失去生机和活力。因此,思想品德教师  相似文献   

15.
依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规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应提高培养学生参与现代生活的能力。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应结合乡土的课程资源,这不仅有利于乡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也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课程资源,有利于培养高中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与思想品德的形成。本文试就如何结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与生活实际,阐述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乡土课程资源应注意选材的适时性、德育性、适度性和经济性等应用原则,并遵循教师在乡土课程资源应用中的主导地位和调动学生参与乡土课程资源应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策略。以期达到抛砖引玉活化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说:“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裨益。”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环境中从近到远地了解历史,能缩短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时空距离,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中的活生生的例子,符合学生的社会认知水平,能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历史。实践表明,根据教学实际有意识挖掘和利用乡土历史资源,能帮助学生体味历史、感受历史,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7.
课程资源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教学效果的重要支撑,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乡土课程资源对于教学具有较高价值。在教学中开发利用乡土资源,可从精选乡土课程资源创设情境、深剖乡土课程资源突破重难点、升华乡土课程资源激发情感等维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8.
乡土情怀是爱国情怀的基础,语文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就要从开发乡土课程资源入手。为此,我们组织了"挖掘本土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乡土情怀"课题组并积极开展了初期活动。以湖南新宁为基地,分别在高中、初中安排了实验班,并发放了《传统文化调查表》《本土传统文化习俗调查表》和《本土传统文化调查表》。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优秀的乡土传统文化已经消失或者正在走向消失;由于现代文明的发展,许多本土优秀传统习俗找不到皈依;中考、高考的功利影响,更使许多学生和家长没有探讨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这一切都导致了学生乡土情怀的严重缺失,因此,语文教师要担负起历史的责任,挖掘本土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为学生的成长培养"根"基。  相似文献   

19.
小学品德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教师应通过善于捕捉、善于挖掘、善于采撷、善于张扬等途径,使本地的人文、生活、自然、物产等资源成为品德教学的丰富"资源",实现品德教育与"乡土"文化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20.
中高年级都有着以"家乡"为题材的习作要求,但学生的习作往往不尽如人意。在习作实践探索中,作为语文教师,努力挖掘和利用乡土语文资源,创设情境,开展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深化感受并搜集自己身边的乡土资源,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丰富他们的习作素材,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