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数学命题教学的"温故知新"策略是指按照新旧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来进行命题教学的一种策略.实施数学命题教学的"温故知新"策略的有效途径有3个:数学命题的下位学习可用演绎的方式来进行;数学命题的上位学习可用归纳和概括的方式来进行;数学命题的并列学习可用比较和类比的方式来进行.  相似文献   

2.
数学命题是数学问题解决的重要逻辑工具,因此数学命题学习在数学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质疑式学习"思维场"的建构意在利用场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质疑氛围,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本文先对质疑式数学命题学习"思维场"进行解读,进而给出质疑式数学命题学习"思维场"建构的原则,针对命题学习的流程和"思维场"的形成阶段,提出并分析质疑式数学命题学习"思维场"的建构过程及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高三数学复习是一个全面系统的教学活动,要有全局观念,打好整体战。我区学生在理科学习上,尤其是数学学习上普遍存在畏难心理,过于机械的学习方法导致数学成绩普遍较低。针对这一实际,笔者给出了几点建议。一、吃透考试大纲,明确"考什么、怎么考"了解"考什么、怎么考",才能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的开展复习,这需要老师认真研读每年的《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研究近年来的数学高考试卷,把握命题趋势,明确命题重点。  相似文献   

4.
由于数学语言的抽象性、严谨性以及应用的广泛性,使数学语言的教学成为教学难点,本文通过"引趣"使学生产生学习激情,引导学生学会用不同的叙述方式表达命题,手找命题中的关键字句,层层深入分析命题涵义,进行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等等举措,达到帮助学生学会应用数学语言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5.
新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应在充分估计到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独立思考的数学问题情景,促进他们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形成能力……"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这一目标,2004年中考命题专家匠心独运,锐意创新,推出一种以考察自学能力为主要目标的"阅读-理解-创新应用"型的数学命题,成为数学试卷中一个耀眼的亮点.现筛选数例进行评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简单地说,数学观就是对"数学是什么?"的回答.在当前甚至将来一段时期内,中考数学试卷的命题方向,仍将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风向标",中考数学命题中所体现出的数学观,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对新课程的实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试卷,命题者对此进行了认真地思考,注意数学的"返璞归真",打破了传统命题一律古板而严肃的面孔,命题形式生动活泼,让人耳目一新,使人感到数学的真实面貌原来如此.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与数学考试的关系是数学素质教育评价的敏感问题.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评价受到了考试成绩这一现实指标的挑战,素质教育应该正确对待数学考试,在"素质教育-考试成绩-素质教育-考试成绩"这一循环过程中,把握素质教育与数学考试的关系.近几年高考数学命题改革,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数学能力和个性品质,在很大程度上测试了学生的素质水平,因此,考试命题科学化是促进素质教育良性循环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为建构具有学科意蕴、儿童气息的数学学习支持系统,解决"得而不悟""悟而不得""浅悟浅得"等学习问题,提出"儿童悟得数学"这一重要命题。探索指向数学本质领悟与数学智慧积淀的诘问式教学,聚焦思维状态分析与调整的注解式教学,基于数学语言分析和语义转换的理解性教学,旨在培养儿童的数学感受力、理解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9.
张和英 《考试周刊》2009,(12):69-70
数学命题主要包括数学定理和数学公式。“向量的数量积”一课的主要内容是向量的数量积公式。因此这是一节数学命题课。数学命题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数学认知结构再形成、再发展、再完善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直接向学生展示数学命题,然后讲授证明过程,最后进行应用练习,学生能“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导致学生死记硬背和简单模仿,  相似文献   

10.
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命题,是新课标指引下的新的评价方式的体现,怎样的命题就决定怎样的数学学习。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命题评价也随之成为课改中不容忽视的"视点"。为了让命题评价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和生命发展,在命题时关注了学生的数学思考、生活实践、内容整合、情感态度和个别差异,积极改革命题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现行高中数学新教材把排列组合这部分内容安排在高二下半学期学习,这部分内容的一大特征便是逻辑思维要求高,这是许多学生的薄弱环节,因而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畏难情绪,甚至因此对数学学习失去了信心.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将学生作业中的一些常见错误进行整理后发现,在解答排列、组合问题过程中,极易把排列与组合问题错位或出现"重复"、"遗漏"的错误,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2.
<正>小学数学乘除法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数学素养形成的基石。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乘除法"学习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乘法和除法是互为逆向的过程,在对乘除法的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逆向反思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从而找出解题的规律和技巧,提升教学效果。一、数学命题中的逆向思维与叙述数学命题是对某个问题的阐述,包括前提和结论两个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根据知识结构特点,我们可将数学教学分为复习课、命题课、概念课等课型。不同的课型,其教学任务、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是不尽相同的。对此,笔者主要对初中数学命题课与概念课进行分析,提出如下教学策略。一、强化实践探究,有效组织命题课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命题课就是数学定理与数学公式的教学,这需要突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使其通过学习活动,展开命  相似文献   

14.
论数学命题学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结合数学命题特征,从心理学角度对数学命题学习进行了探讨,指出:个体形成命题域和命题系是数学命题学习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5.
高中的数学教学活动,基本目标是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能力,这其中就包括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如果命题设计者在命题的设计中,能够以“培养核心素养”为命题的指导方向,精准把握其内涵,精细而谨慎地设计命题,就能为学生的学习和教育者的教学指引方向,引导他们加强数学能力的培养.而在高中数学现有的命题中,存在过于直白化、区分度和难度不够科学、不重视知识网络形成过程等情况,本文就这些现有的命题情况进行讨论,并基于核心素养对命题设计提出几点建议,从而通过数学命题设计培养学生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16.
小学阶段的复习与命题考试是一个旧话题,之所以重提这个话题,其目的是要给"复习与命题考试"注入新的活力。关于"复习与命题考试"的意义无需赘述,但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如何进行复习与命题考试确实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与实践。习作测试是语文考试的一项内容,是评价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习作测试的命题方式及考核方法既影响着学生写作能力的正常发挥,又影响着教师对学生作文水平发展状况的正确评价,本期发表两篇文章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探索。本期数学复习与命题考试的多篇文章,站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的高度,从"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出发,用课例具体地展现了在复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复习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觉系统梳理知识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关于"命题考试"也明确提出了检测命题的"四个关注"及在命题中要突显"五性",内容具体、翔实,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值得一读。——编者  相似文献   

17.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评价既要关注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后的结果与成效,更要关注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那么,作为在数学评价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数学命题,该作出怎样的创新变革呢?笔者认为,新理念支撑下的小学数学命题,至少应体现以下"四性"。一、返璞归真,凸显"生活性"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知识只有放置在学生自己的生活世界中,才会变得有血有肉、富有生气,才能激活学生的学习经验,才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基于数学课标理念,高考数学坚持"两个有利于"(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推进素质教育)的命题导向,确定以能力立意,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学生的数学素养.因此,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的"下靠与上联"成为了高考数学命题的一个新"结点"一考查中学数学知识和方法,又考查考生进入大学学习的潜能.各地的高考模拟充分学习和借鉴,并设计了一些高等数学背景试题.一、试题呈现  相似文献   

19.
"数学难学"是高中学生普遍反映的问题.一些在初中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经过高中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数学成绩却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这其中缘由,不少高中数学教师认为主要是中考命题没有体  相似文献   

20.
1.数学命题转换的心理机制命题转换,简单地说就是把一个命题转换为另一个命题.布鲁纳曾经将转换看作是学习的三个重要过程之一(这三个过程依次为获得、转换与评价);著名数学家波利亚在介绍解题方法时曾有一句名言:"不断地变换你的问题".命题转换本质上就是变换问题,通过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