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我的叔叔于勒》通过对菲利普夫妇因于勒的贫富而前后变化的态度的生动描写,刻画了菲利普夫妇虚伪、自私、贪婪、冷酷的人物形象,揭示并讽刺了在阶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1))。这是运用传统的小说解读方式——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解读法解读出来的小说主题,这种解读方法自然是可以的。但是,这种解读方法导致的问题也很明显,一是解读出来的人物形象比较单  相似文献   

2.
《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大家大都认为以“我”的父母对于勒的大起大落的态度,揭露了菲利普夫妇六亲不认,嗜财如命的丑恶嘴脸,讽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自私、冷酷、无情。但我认为这对菲利普夫妇有失公允。首先,菲利普夫妇并不是那么冷酷的人。于勒把自己应得的遗产吃得一干二净后,还大大占用了菲利普夫妇应得的那一部分。菲利普夫妇一家的生活本来就很拮据,买日用品通常是买减价的,买拍卖的底货……于勒的所做所为无疑是给这个贫穷的家庭雪上加霜。因此,从这点看,菲利普夫妇并不是冷酷自私的,他们对弟弟还是宽容的。其次,生活迫使…  相似文献   

3.
《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菲利普夫妇对弟弟于勒的前后态度的显著变化,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情淡薄、金钱第一的本质。当于勒穷时,菲利普夫妇骂他是个“花花公子”、“无赖”、“流氓”;当于勒来信说要赔偿菲利普夫妇时,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马上发生变化,认为于勒是个“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整天盼着他早点回来,使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可是菲利普夫妇带着女儿、儿子和女婿到哲尔塞岛去游玩,恰巧遇到于勒,发现他又破产了,这时他们又像躲瘟疫一样躲开了。从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  相似文献   

4.
初中语文第六册(洪宗礼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中的《我的叔叔于勒》是一篇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描写惟妙惟肖,人物语言精彩生动。故事结尾耐人寻味的人情世态小说。如何解读好这篇课文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编者在预习提示说:“作者让于勒经历了挥霍、发财、潦倒三种经济状况,菲利普夫妇则是一撵、二盼、三躲……”从而刻画了菲利普夫妇“爱慕虚荣”、“自私、虚伪、冷酷、惟利是图”的性格。  相似文献   

5.
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被选入很多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对它的解读也算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多教学是通过对菲利普夫妇的解读来剖析法国资本主义初期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近些年有些教师要为菲利普夫妇平反了,就如对《项链》中的玛蒂尔德的解读一样,从生活的角度给予菲利普夫妇很大的理解,使其行为合理化,应该从人性的角度去品悟,最起码摆脱了写、读时代贴在人物额头上的标签。然而站在时代的角度再读此文,似乎仍旧有很多值得读者品悟和反思的地方,比如钱对于勒意味着什么?是否该为菲利普夫妇平反?当下学此文的意义何在?  相似文献   

6.
《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大家大都认为以“我”的父母对于勒的大起大落的态度,揭露了菲利普夫妇六亲不认,嗜财如命的丑恶嘴脸,讽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自私、冷酷,无情。但我认为这对菲利普夫妇有失公允。  相似文献   

7.
再读于勒     
解读《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的时候,一般通过研究菲利普夫妇的行为表现来探求文章的主题。其实,这篇文章也可以经由另一角度来解读,那就是通过对着墨不多又时隐时现的于勒来挖掘主题,这就是我在本文中要解决的问题,即:于勒到底是怎样的人,他的生活经历怎样,是什么造成他的悲剧命运等。  相似文献   

8.
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正如一台台神奇的机器主要是以那些具有艺术打击力的有关金钱的文字作为“零件”构成的。一、金钱能作为情节的有机组成部分,直接为主题服务。在《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妇之所以对于勒有莫大的希望,之所以有朝思暮盼、望眼欲穿、赞词满口、计划千般的戏剧性表演,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菲利普夫妇听说于勒去美洲赚了钱,可以把他们一家人从贫穷的境遇中拯救出来。这就直接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金钱至上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我解读】 一、小中见大的主题 《我的叔叔于勒》取材于家庭生活。主要讲述菲利普夫妇和“我”的叔叔于勒由于遗产分割问题而产生的家庭矛盾。以及菲利普夫妇随着于勒经济状况的变化而对他的态度也发生不断变化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菲利普夫妇长期以来被解读为经典的“恶人”形象.这种简单粗暴的解读影响了学生对作品的深度理解,把学生与真实的文学、真实的人、真实的生活隔离开来.深度的文本解读,就是要打破这种“标签化”的理解套路,尝试还原真实而复杂的“人性”.文章试图通过文本细读,体会菲利普夫妇真实的人性,并运用对比阅读和格式塔心理学相关原理,尝试打开“我”的视角,体会人性温度,全面解析小说主题.  相似文献   

11.
历来的论者,都把《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菲利普夫妇定性为“自私、冷酷、刻薄、虚荣、势利、无情”的典型。其实,仔细分析文本,可以看出,菲利普夫妇性格中也有比较懦弱,甚至比较宽容的一面。在这篇小说的插叙中,作者明确交代于勒“行为很不端正”,“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试想,如果菲利普夫妇也像于勒一样是“坏蛋”、“流氓”、“无赖”,自己应得的那一部分财产,能被于勒一次次侵占、一次次挥霍吗?如果菲利普夫妇不顾及兄弟情感,不是乱棒把于勒赶出家门,就是把于勒告上法庭,断…  相似文献   

12.
罗兴萍 《学语文》2008,(1):19-19
《我的叔叔于勒》是一篇经典作品,选入中学课本许多年了。对它的解读也是经典性的,认为“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的描绘,艺术地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张斗和《语文教学通讯》2002年4期)。这样的理解也是紧扣文本,从阶级分析的角度出发,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现象。但面对在市场经济中成长起来的当今中学生,  相似文献   

13.
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第五册),与当代法国著名小说家亨·特罗亚的短篇小说《最好的顾客》(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第三册),是两篇脍灸人口的作品。这两篇小说在许多方面既有相似之(?)有相异之点,确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此不妨拿来做一比较。 首先,从题材选择方面来看,这两篇小说都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描写,勾勒出现实生活中的人情世态,从而显示出人物灵魂的美丑,揭示出社会中的重大问题。《我的叔叔于勒》主要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亲兄弟于勒从海外归来由盼望到逃避的态度变化,描绘出一幅资本主义社会世态炎凉的生活画卷;《最好的顾客》则主要通过花圈店厄泰尔普夫妇对老年顾客一下子买去所有男性花圈由怀疑到同情的言行转变,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老年人的凄凉晚景和部分下层人民的道德风貌。这两篇小说设置的主要人物都是一对夫妻与一个第三者:菲利普夫妇与于勒,厄泰尔普夫妇与巴罗丹。在人物自然关系中,一个是具有手足之情的兄弟关系,一个是素不相识的卖主与顾客的关系;而在故事发展和结局中,一个是从盼望到逃避、由亲人变为陌路,一个却是从怀疑到同情,  相似文献   

14.
[案例 ]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是一篇揭露资本主义金钱罪恶的力作。作品通过菲利普夫妇前后对于勒不同态度的对比 ,揭示金钱对人的腐蚀。金钱使主人公菲利普夫妇人伦丧尽 ,视骨肉兄弟如路人 ,真是躲之唯恐不及 ,避之唯恐不远。作品淋漓尽致地描写了菲利普夫妇贪婪、自私、冷酷、虚伪的嘴脸。某教师执教过程中 ,课文分析透彻、生动。讨论气氛热烈。(一 )当教者极力引导学生分析女主人公克拉丽丝虚伪性格时 ,学生质疑 :克拉丽丝怕花钱不明说 ,委婉地编了三个理由 :(1 )“我”怕伤胃 ;(2 )只领女儿女婿 ;(3)若瑟夫不必去 ,…  相似文献   

15.
《我的叔叔于勒》的主题,书本上冠之以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我总觉得有些牵强,甚至有点上纲上线之嫌。在我看来,它不就是批判了菲利普夫妇嫌贫爱富的思想吗? 于勒贫困潦倒时,菲利普夫妇撵之,躲之,他是祸害,是灾星,是路人。当得知于勒发迹时盼之,赞之,他是希望,是福星,是亲人。小说中通过菲利普夫妇的一言一行把其嫌贫爱富的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菲利普夫妇言行过分了点,但生活中真正能超脱嫌贫爱富思想的人又有几个?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此乃人固有的劣根性,与社会制度无关。中国有句俗  相似文献   

16.
《我的叔叔于勒》的主题,书本上冠之以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我总觉得有些牵强,甚至有点上纲上线之嫌。在我看来,它不就是批判了菲利普夫妇嫌贫爱富的思想吗? 于勒贫困潦倒时,菲利普夫妇撵之,躲之,他是祸害,是灾星,是路人。当得知于勒发迹时盼之,赞之,他是希望,是福星,是亲人。小说中通过菲利普夫妇的一言一行把其嫌贫爱富的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菲利普夫妇言行过分了点,但生活中真正能超脱嫌贫爱富思想的人又有几个?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此乃人固有的劣根性,与社会制度无关。中国有句俗  相似文献   

17.
《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描述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弟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画出了一幅资本主义社会里.贫穷则兄不认弟的悲惨的景象.艺术地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而不是人与人相互帮助、共度美好生活的一种人际关系。小说的最大成就是塑造了菲利普夫妇这一对生动深刻的城市小市民的典型形象。从他们独特的鲜明的个性中深刻地反映出一定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在小说中,我们首先必须面对菲利普夫妇,他们给人印象最深,似乎也令人鄙薄。但是他们真的只是虚荣、贪鄙、冷酷,甚至唯利是图、人见人恨吗?还是瞧瞧作品中的实际人物形象罢,而不是纯粹的政治解读。首先,他们很实在而节俭。菲利普夫妇小职员而已,"刚刚够生活罢了"。面对这种生活状况,该夫妇既有切肤之痛,又只能节俭,甚至吝啬,故"家里样样都要节省",不敢答应人家的宴请,日用品是减价的甚至旧货,长裙自己做,布料讨价还价。丈夫请吃牡蛎,妻子甚至阻挠,虽然理由冠冕可笑,其实完全可以理解,可谓当家方知油盐贵。有人以此评论妻子爱慕虚荣、吝啬赌钱,也许是饱汉不知饿汉饥,  相似文献   

19.
《印度洋上生死夜》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的一篇课文。我们且看对这篇文童的不同解读: 解读一:来自课文内容细节上的困扰:第一,文章结尾说地震发生的确切时间是晚11时57分,但文章开头交代皮埃尔夫妇是在傍晚驾驶高速快艇出发的,按照前后文章,似乎是皮埃尔夫妇出海不久就出事了。第二,皮埃尔夫妇租的是一条高速快艇,正常时速可以达到120海里/小时。[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我的叔叔于勒》的情节可以归纳为两个字:盼、躲。当于勒有钱时,菲利普夫妇急切地盼望于勒归来。并不断地念叨他、赞美他;然而,当于勒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却大骂于勒,并生怕于勒认出他们来,慌慌张张躲开了于勒——因为于勒成了穷光蛋,他们怕他回来拖累自己。这样,“盼”与“躲”相映成趣,使菲利普夫妇的丑恶灵魂完全暴露出来。下面,我们具体地分析一下这篇小说的情节安排。于勒年轻时行为不正,很糟塌钱。家里将他打发到了美洲。不久,他便写信回来,说他赚了钱,希望能够赔偿给家里造成的损失。这封信,使菲利普全家深切感动,都认为于勒这个分文不值的人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接着,又写来第二封信,说他买卖很好,等发财之后便要回来,跟家里人一起快活地过日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