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随着学生评价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评价素养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角形在几何图形中是最为稳定的结构,评价态度、评价知识、评价技能构成了教师评价素养体系的三角形架构,这三者缺一不可,从这一视角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该如何发展教师的评价素养,为教师评价素养的提升谏言献策。  相似文献   

2.
教师评价素养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通过对国外相关专题文献梳理,分析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教师评价素养标准和评价工具的主要特点及其发展脉络,其中:评价标准包括美国1990年标准、美国InTASC标准和欧洲AEA标准;评价工具包括TALQ和ALI等客观知识测试工具、API和CoA等自我诊断工具及ACAI等评价工具。借鉴国际经验,我国应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总体框架下,深入挖掘教师评价素养内涵,加强教师评价素养标准建设,注重开发原创性评价工具,尽快转变教师评价素养研究薄弱状况。  相似文献   

3.
对学生的学业表现做出评价是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重要内容。教师评价素养的高低关系到影响教与学的效果。本文采用定量分析方法调查了173名中国某省高校外语教师的评价素养。研究发现被调查教师评价素养整体水平不高;其评价素养对评价实践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对评价素养水平起影响作用的因素主要有与测试相关的职前学习,在职科研和参与命题经历。  相似文献   

4.
异质性在教育系统中普遍存在,是教育多样性和差异性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国际大规模教育评价逐渐关注到所参与国家教育体制、文化等的差异性,即教育的异质性问题。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客观现实也要求评价关注异质性。教师的评价素养直接影响评价的质量,观照异质性的评价改革呼唤教师评价素养的适应或转换。观照异质性的教师评价素养有利于评价趋向更有效、更公平的方向发展,其价值体现在明确差异,彰显评价对象的主体性;尊重差异,提升评价过程的公平性;弥补差异,实现评价功能的发展性。教师评价素养的更新需要教师形成差异化评价的基本理念、基于共性的评价标准适应性建构、回应学习发生过程的评价过程调适和提升可用性的精准评价结果解释。  相似文献   

5.
评价素养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重要的专业性素养。评价素养是农村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基石,具有促进教师反思课堂教学、提高教育能力和改善教育效果的功能。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农村学生素质教育、教育评价改革等内外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发展农村教师评价素养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6.
教学型大学教师评价素养是高校教师教育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高校办学质量、影响学生学业水平的重要因素,教师评价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对此,本文试图针对教学型大学的特殊定位,分析教师评价素养的内涵、现状,探讨教师评价素养的新构成。  相似文献   

7.
教师是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实施主体之一,教师的评价素养直接影响了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与成效。当前教师综合素质评价素养普遍存在缺失与不足,主要表现在评价理念存在偏差、评价知识短板明显、评价能力多有不足等,原因在于教师自身缺乏对综合素质评价素养的内在需求,学校层面忽视专业的教师评价队伍建设,区域层面缺少教师综合素质评价素养提升相关体制机制,传统教师教育忽视师范生专业评价素养的培养。为有效提升教师综合素质评价素养,应以知识聚焦,引领职前教师评价素养课程与教学改革;以理念导向,完善职后教师专业评价素养的培训;以实践推进,唤醒教师综合素质评价角色意识;以合作联盟,助推区域教师专业评价素养提升制度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评价素养是国际中文教师基本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采用扎根理论及方法,构建了由评价知识、评价观念、评价技术与评价元认知力构成的评价素养概念模型。对352名国际中文教师进行了调查,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检验与调整。研究提出,国际中文教师评价素 养概念模型包括四个维度,共18项指标。《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中的相关内容可据此进行调整充实。研究发现:专业背景与培训经历对评价素养影响显著,评价观念与评价技术是构成评价素养的关键因素,应成为培养教师评价素养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美国教师评价素养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围绕"评价素养是什么"、"教师需要怎样的评价素养"、"如何发展教师评价素养"等基本问题,梳理、评论美国有关教师评价素养研究方面的成果。在此基础上,为我国开启这方面的研究提供建议,一是处理好三对关系,即评价素养与专业素养的关系、评价与教学的关系以及教师评价素养与学生学业成就的关系;二是建构本土化的教师评价素养框架;三是调查与分析教师评价素养状况。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有关教师或管理者评价素养发展的项目愈来愈多.当前教育者将评价测量分为课堂评价和能力测评,但在这两个评价领域中所欠缺的评价素养知识却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教育质量.而评价素养是作为一名合格的教育者所必不可缺的条件,也成为现在和将来教师职业发展所努力的关键领域.因此,评价素养项目的提出者和设计者详细地列出教师必懂的十一条素养论题,以此来阐明教师评价素养的新发展、新趋势.  相似文献   

11.
教师专业发展处于标准化运动阶段,需要用评价素养来衡量教师学科素养。比较教师专业标准发现,职前教师评价实践有专业支撑,评价素养主要依靠知识学习和参与观察;职后教师评价实践指向学科课程,移植与再创职前实践,评价素养得以提升与完善。教师在评价实践中的个体学习和组织学习,是教师学科素养培育没有终结的表征。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因此不断强化教育体制和教师自身素养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该深入探讨自身、课堂质量以及学生课堂效率的提高问题。继而,构建出专业强、素质好、知识广并具有强实践性的教师专业素养结构。故从学习性评价中进行教师专业素养研究,以学习性评价理念为核心,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政策,构建出新的教学实践体系,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13.
评价素养是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发展育人思想对评价素养提出更新的内涵要求,有利于立足教育现实完善教师素养,促进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人才发展质量,构建新时代的高校教育体系。立足全面发展育人导向,深入分析高校教师评价素养的新内涵与当前面临的素养缺失困境,进而提出系统化的培育路径,以期促进高校教师评价素养的成长完善,适应全面发展的育人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4.
王飞  江玲 《教育技术导刊》2014,13(1):199-201
教师专业评价素养日益引起社会关注。教师评价素养主要由知识与技能、评价意识、评价交流、评价应用、评价人文精神构成。根据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和需求,结合我国评价素养发展现状,针对当前评价素养缺乏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因此不断强化教育体制和教师自身素养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该深入探讨自身、课堂质量以及学生课堂效率的提高问题。继而,构建出专业强、素质好、知识广并具有强实践性的教师专业素养结构。故从学习性评价中进行教师专业素养研究,以学习性评价理念为核心,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政策,构建出新的教学实践体系,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16.
开展高师教师信息素养评价研究对于加快建设"引领型、创新型、学习型、专家型"教师队伍具有重要意义,而拥有一套操作性强、符合当代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方案是有效测评高师教师信息素养的前提.首先通过专家咨询确定高师教师信息素养的评价指标,然后结合结构方程模型计算各项指标的权重;接着调查山东、陕西、四川、重庆地区的高师教师,采用独...  相似文献   

17.
评价素养是教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介绍了教师评价素养以及语言评价素养,并且在分析了2019年全国高等学校外语学科中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外语教学中的测试与评价)教师反思日志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外语教师评价素养构建和提升途径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8.
学业评价政策通过利益分配功能、自身的规范性和强制性影响教师评价素养的养成与发展。考察现有的学业评价政策及其执行,发现政策不利于教师评价素养的发展与提升。从支持教师评价素养发展的视角出发,改善现有的学业评价政策,需要建立和执行权力分享的评价政策,即合理分配学业评价权力、培育学业评价中介组织、加大对课堂评价的资源投入等。  相似文献   

19.
课堂评价是教师调控、改进、引导教学工作的重要工具,对小学教师课堂评价素养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以吉林省长春市L小学为例,对小学教师课堂评价素养进行分析,发现小学教师课堂评价素养总体情况较好,但仍有部分教师对课堂评价的态度不明确、对课堂评价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还发现教师对课堂评价技能的掌握不均衡。对此,从完善相关政策制度、营造校园评价氛围、提升教师评价素养三个层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少非 《宁夏教育》2008,(11):78-78
教师的评价素养就是指教师所拥有的关于评价活动诸领域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相关的理念。首先,教师既需要有关外部评价的专业素养,特别重要的是对外部评价结果的理解、解释和运用;更需要关于课堂教学层面评价的专业素养,因为相对于外部评价的检测、甄别和选拔功能而言,课堂教学层面的评价着眼于教学的改善。其次,教师的评价素养不是基于心理测量学的评价素养,而是关于教育评价的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