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正>[教学过程]一、欣赏漫画,导入新课师:让我们欣赏一组漫画——师:看完这组漫画有何感想?生:要学会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师:是的!发脾气是本能,控制脾气是本领。我们正处于青春期,更要理智地控制冲动。为什么要控制冲动?怎样才能控制好冲动呢?让我们学习"理智的青春更美丽"。  相似文献   

2.
教学片断1师:今天我们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关于这个内容,你想知道什么或者想探究什么?生1:我想知道这是一种什么策略?师:好,我们已经学习过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了,比如画图、列表、一一列举等,这又是一种什么策略呢?(板书:什么策略?)生2:怎么用这种策略?师:我们能不能把这个问题理解成"运用这种策略的依  相似文献   

3.
学写故事     
课堂回放 一、研读故事,探寻情节曲折的奥秘 师:今天作文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学写故事".说到故事,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小时候大家都读过哪些故事?还记得吗? 生:小红帽. 生:卖火柴的小女孩…… 师:看来大家读的都是经典故事呀.这些经典故事,不仅情节曲折,而且人物形象鲜明,想象丰富生动.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向经典故事学习...  相似文献   

4.
师:同学们怎么看待孔融让梨呢?生1: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从他让梨,我们看到他身上有一种谦让的品质.生2:我们应该从小就要学习好的品质.师:生活中你会这样做吗?会这样做的同学请举手.(教师开始拓展文本)(大多数同学举手)师:我们请没有举手的同学谈谈好吗?生1:我不会让!如果我很想吃那个大的梨,不可以吗?我最小,哥哥们不应该让着我吗?  相似文献   

5.
一借助词语,回顾内容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金子》一课.课文都预习了吗?(生:预习了)课文生字新词都会写了吗?(生:会了)请同学们拿出听写本,我们来听默几个词语.注意每个词语老师只读两遍:蜂拥而至、扫兴离去、不甘落空、实现梦想. (生默写) 师:(出示词语)看屏幕,你都默写对了吗?"蜂"左边是虫字部."蜂"在文中指的是—— 生:人. 师:"蜂拥而至"就是说—— 生:来的人很多. 师:"甘"和"实"是本课的生字.注意"甘"第一笔"横"要长一些;"实"字的"点"比较多,注意最后一笔是个"长点".把这两个字认认真真地重写一遍,看谁写得美观. (生写) 师:一齐来读这几个词语. (生读) 师:想一想,在文中,前面两个词语是写—— 生:淘金者. 师:后面两个词语是写—— 生:彼得. 师:谁能用上这些词语,简要回顾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有人在萨文河畔无意中发现了金子,(师插话:最好在前面加上"听说"一词)淘金者便蜂拥而至.  相似文献   

6.
导语:从"爱国"谈起师:(板书两个大字:爱国)同学们,"爱国"这个词,你们早就熟悉了,老师要给你们提个问题:一个人,做了什么事才算爱国?生:死!师:所有人的死都是爱国行为吗?生:不!应该是为祖国而死!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3页。【教学过程】一、数学味导入师:(在黑板上板书"2")它可以表示什么意思?生:2个苹果,2本书。师:(接着板书"3")看到2、3这两个数除了表示数量还可以表示什么意思?生:第2小组第3个人。师:对,还可以表示位置(板书"确定位置"),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确定位置"。二、引导式探究1.规范。师:我们班的第2小组第3个同学是谁?生1:李君生2:王铭。师:为什么是两个人?生:因为有的同学是从教室左边开始数的,而有些同学是从教室右边开始数的。师:那我们这样从左往右  相似文献   

8.
一、背景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应让学生"经历、体验、探索"学习数学的过程。让学生不断地产生矛盾、揭露矛盾、解决矛盾,不但能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更能体现学习的主动性,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二、案例片断一:充分感知,引导建构1.通过物体的表面感知面积师:(出示两片树叶)老师这有两片叶子,哪片大?生:右手的叶子大。师:这片叶子的什么大?(让学生用手摸)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说是这片叶子的表面大。现在我们知道了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我们就把物体  相似文献   

9.
一、导入新课 (师多媒体配图讲解《愚公移山》的故事.) 师:同学们看完这段视频后有什么感想呢? 生:生活中遇到困难不应该消极退缩,而是要迎难而上. 生:生活中遇到困难,应该想办法去克服,化大困难为小困难就能解决. 师:很好!同学们,面对困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去看一看“我”面对困难时父亲是如何帮助“我”解决问题的,以及“我”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相似文献   

10.
<正>课堂实录:师:今天学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本单元是新闻和报告文学单元,一共四篇课文。我打算只讲前面两篇短新闻,后面两篇报告文学一带而过。知道为什么吗?生(齐):后面两篇太长了。师:不是太长了。(稍作停顿)是又臭又长。(生笑,且面露惊诧)师:我们只学经典。前面两篇短新闻可谓新闻作品中的精品。所以,要好好欣赏。先看作者:(点击PPT)罗森塔尔,美国《纽约时报》记者。《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获普利策新闻奖,被誉  相似文献   

11.
正【教学实录】一、学抓文路,初感索溪峪的"野"1.揭示文题。师: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略读课文——(生齐读课题)师:课题中有一个双引号,能理解吗?(出示双引号的用法)生:在这里是特定称谓或着重指出。师:到底是特定称谓,还是着重指出呢?生:(齐)着重指出。师:我们再读课题,让我们听出这儿双引号的存在,读——(生齐读课题)2.练习浏览。师:让我们走进索溪峪,谁来读一读学习要求。  相似文献   

12.
【教学片断】苏教版(新版)三(下)第四单元《混合运算》例1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生:混合运算。师: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习过哪些运算?生:乘法、加法。生:减法。生:除法。师:谁再来说一说?生:加法、减法和除法、乘法四则混合运算。师:真好。现在来看这一道算式:20+5×3;观察一下,这里面有哪几种运算?生:加法和乘法。师:在这个混合运算里,应该先算什么?为什么?  相似文献   

13.
一 师:同学们,谁能替孙老师请两位听课的老师加入到我们的团队一起来上课?(生纷纷举手)至于你怎么邀请,就看你的现场交际能力了. (生现场邀请听课老师中的两位上台) 师:帅气男生看上了靓女老师.(笑声)欢迎两位老师加入到我们的团队里来一起学习.同学们怎么表示? 生:老师,欢迎你们两个加入我们的团队. 师:听听被邀请的老师怎么说. (被邀请上课的老师甲、乙表示感谢) 师:这就是融入.融入需要语言沟通.被邀请的老师坐在台下是老师,坐在我们的群体当中就是—— 生:朋友. 师:朋友见朋友,首先握握手. (师生与甲、乙握手) 师:请看屏幕,齐读课题! 生:今生与你相遇. 师:"今生与你相遇"的关键词是什么? 生:相遇.  相似文献   

14.
正一、说说主要人物和大概内容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螳螂捕蝉》一文,谁来告诉我们,课文主要讲了哪两个人之间的故事?生:吴王和少年。师:对。这两个人谁为主?生:少年。师:我把"少年"写得高一些。现在黑板上有三个词:少年、吴王和螳螂捕蝉。谁能用上这三个词,把课文的大概内容给大家讲一下呢?  相似文献   

15.
一、引趣质疑课件出示情景图,先让学生猜一猜,周长相同的长方形、正方形、圆,谁的面积大?生1:长方形面积大。生2:正方形面积大。生3:圆面积大。生4:我还不会求圆的面积呢。师:看了课题,同学们想知道哪些知识?生1:什么是圆的面积?生2:怎样求圆的面积?生3:怎样用圆的面积?生4:谁发现了圆的面积?……师:根据你们的提问,知道你们最想知道的是怎样求圆的面积?怎样应用圆的面积?那么下面我们主要就这两个问题进行研究、学习。(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就有了一种学习的欲望,一种主动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通过自己的探索活动获…  相似文献   

16.
一、温故知新,解破课题师:今天我们将首次接触到文言文,齐读课题。(学生齐读课题。)师:应该说,这几个字我们都是很熟悉的,就以“日”字为例吧,它已经在学过的诗词中多次“露面”了。古人云:温故而知新。还记得含有“日”字的诗句吗?生1: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生2: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师:这两首诗中“日”字的意思是———生:太阳师:两小儿辩日”是什么意思?生:两个小孩儿辩论太阳……师:那他们在辩论太阳的什么呢?生:大小、冷热、远近……师:先不忙。常言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相信通过逐渐深入地学习课文,你们一定会…  相似文献   

17.
师:同学们,下面我们先做一个小游戏。伸直左臂,掌心向上,右手把文具盒放在左手上,放一会儿,你有什么感觉? 生:我觉得有一个力在压向左手。 师:这是一种什么力呢? 生:是物体的重量,也就是文具盒对手的压力。 师:对,任何事物都有重量,水也不例外,它也存在类似文具盒对手那样的压力,我们把它叫做“外部压力”。那么水的内部有没有压力呢?下面我们用一个实验来研究一下:在铁架台上固定一个“U”形管  相似文献   

18.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大家乘坐的公共汽车是属于哪类财物吗? 生:属于国家财物。师:除此之外,还有哪些也是国家财物呢? 生:有山林、路灯、学校里的一切设备。师:对。另外,有的财物既不属于国家所有,也不属于私人所有,叫集体财物。想想:国家财物和集体财物都统称什么财物呢? 生:公共财物。师:既然是公共财物,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呢? 生:应该像对待自己的东西一样,爱护它而不该损坏它。师:好极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课《不该损坏公共财物》(板书)。师: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要懂得为什么不该损坏公共财物。现在请一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一开始介绍了一件什么事?在全  相似文献   

19.
田贺书  杨慧莹 《新作文》2021,(1):106-111
课堂回放 一、认识"有创意地表达" (一)"是什么"一一理解"有创意地表达" 师:这节课是一节写作指导课,我们要学习"有创意地表达".要想做到"有创意地表达",咱们就得先知道什么是"创意". 生:"创意"就是"不走寻常路",与众不同. 生:和别人想得不一样,不老套,别人看起来有新鲜感. 师:大家的想法有共同之处,"创意...  相似文献   

20.
<正>一、梳理采访过程,提取新闻价值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一起读题。(生读)师:可以读得再精神一点。(生再读课题)师:(出示作者梁衡简介,生快速浏览)一眼就能发现,梁衡曾经是一名记者。记者是干什么的?生:我觉得记者应该是专门采访一些新闻事件的人。生:如果发生一些比较重要的事,记者会去拍摄,会去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