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国维《人间词话》之"境界说",是对中国古代文论的继承和发扬,又是对西方美学哲学思想的批判吸收,其标举的"境界说"所体现的基本情致在于"真"之表达。凡"有境界"之词,在于境界之"真",带有赤子之天然本真,其景其情真切直观,不为雕琢,浑然天成。"境界"之所谓真景真情,是能够令人有"不隔"无碍之感,直至其中景而能深感其中情,故言真贵于美。因此,"真"作为王国维"境界说"的内核质,乃是王氏《人间词话》的中心要义。  相似文献   

2.
凡事都有境界之分,为人、为事、为学问均不例外.著名学者冯友兰曾经将人生划分为四种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近代学者王国维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境界."并以三句诗加以形容:"昨夜西风凋敝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为第一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为第二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为最终境界.依此观照,境界倒确乎为华夏文化的精髓之一了.其主张对宇宙、对人生、对事物 须人乎其内,出乎其外,所见、所思、所为应达到超越,必然走向自由的地步.  相似文献   

3.
正王国维先生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人生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据此,我以为,语文教学也存在三重境界:"教之以句读"的授业境界、"明之以疑窦"的解惑境界、"传之以大道"的养心境界。教"句读"只能知事理,解"疑窦"方可明是非,而传"大道"才能善德行。故而,我们的教学不仅要教学问,更要塑学养。何为学养?辞典释义为"学问和修养",于治学可显,后者为递进、为侧重。故此,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是于  相似文献   

4.
<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了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须经历的三种境界问题。"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做学问需要经历三种境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也应该有自己追求的境界。一、大道至简,返璞归真大道至简是中国传统思想,指真  相似文献   

5.
近代博学通儒王国维在其名著<人问词话>中写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第一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是"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相似文献   

6.
<正>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感受到了的东西不一定能深刻地理解,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受。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三种境界之所以能跨越时空,被人们所推崇和传诵,原因在于其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洞察世事的旷达之境;  相似文献   

7.
中国前圣先哲,多有关于为人、处世、做学问的境界之说。晚清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做学问的三重境界进行了高度概括:"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审视政治课有效教学,前两重境界是政治教师行走在术、法的"必然王国",第三重境界则是进入了教学之道的"自由王国"。相信杨伟东老师关于政治课有效教学三重境界的阐述会对广大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凡事都有境界之分,为人、为事、为学问均不例外.著名学者冯友兰曾经将人生划分为四种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近代学者王国维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境界.”并以三句诗加以形容:“昨夜西风凋敝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为第一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为第二境界;  相似文献   

9.
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三重境界常被用之于形容读书做学问的程度,即评价学术研究之过程。但评价学术研究之结果,则应是另外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乃求真,代表的是科学性;第二重境界乃求善,代表的是人文性;第三重  相似文献   

10.
李志进 《广西教育》2015,(5):120-121
纵观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但凡学有所成者,大都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笔者经过十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感慨此三种境界应用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确有异曲同工之妙。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妙析】概括了以西风刮得绿树落叶  相似文献   

11.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若以此三重境界来看,我们会发现,教育家型校长的成长历程与古今之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在某些方面有着共通之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喻为一种"执著的教育追求和质朴的教育情怀"。大音  相似文献   

12.
我国近代享有国际盛誉的著名学者王国维(字静安)说过:"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的这种说法透析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对成就学问、发展事业有很大的导向作用。其实我觉得我们班主任工作中也存在"三种境界"。  相似文献   

13.
崔洪 《内蒙古教育》2012,(18):16-17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班主任指导班级工作也应有"三种境界"。  相似文献   

14.
王国维最广为人知的自然是他的"三境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由论词而生的"三境界"早已超越了学术,成为激励人生事业成功的座右铭。由于太过关注王国维的学术成就,不少人忽视了王国维其实和近代中  相似文献   

15.
电话     
写"牵挂"的情感,能用一个载体出之,实属不易。更加难 能可贵的是,选择"电话"作载体十分贴切--座机有电话线;即使手机没 有电话线,也有电波--由实到虚,将"牵挂"之情提升到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作文构思也有规可依,即王国维的"三境界"。构思时应有新意,注重立意的标杆,立意的高远境界。一个人思维品质的高下决定了他作文境界的高低。好的构思能使作文脱颖而出,从而进入最高境界,即王国维所说的"第三境界":"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从立意的角度,基本能定位出作文质量的优劣高下,依据就是作文立意境界的高低。立意是作文之魂,立意低了,即使结构再精巧,语言再漂亮,也难以掩盖其思想的贫弱与苍白。审题立意,努力提高立意境界,是写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7.
教学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电脑辅助教学就是一个新的境界1."乐学"的境界--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有趣,学习更愉快;2.博大丰厚的境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容量和节奏;3."逸而功倍"的境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4.信息时代任驰骋的境界--不仅交给学生一张毕业证,更是交给他们一张21世纪的通行证.达到这种境界,得先经过王国维的"三境界"1.认识它的价值和意义,"独上高楼",能忍受得了孤独,"弃俗尚而从于寂寞之道",在没有什么名和利的情况下"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2.有巨大的投入,包括资金的投入和时间、精力上投入.3."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相似文献   

18.
正在"智慧·互动·成长"第五届全国青年教师风采展示活动上,我执教文言文《学弈》。执教前的磨课,恰能借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提及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的三种境界来比拟。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接到观摩课任务后,我们加强了文言文学习。  相似文献   

19.
一、激发兴趣,点燃习作的热情兴趣是习作的动力,它促进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正可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是学生习作的最佳境界,只要学生达到了乐写的境界,就能以写为乐,苦中作乐。1.不做限制,敞开心扉,培养习作的兴趣。学生  相似文献   

20.
我国近代享有国际盛誉的著名学者王国维(字静安)说过:"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的这种说法透析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对成就学问、发展事业有很大的导向作用.其实我觉得我们班主任工作中也存在"三种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