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避免直接将对作品的解读灌输给学生,而要促使学生自主展开多元化赏析.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搜集资料后围绕人物形象展开辩论,并进行隐性控制,要引导学生基于人物特点想象情节发展和人物心理变化,要引导学生通过纵横多元比较的方式理性分析人物形象.通过多元化的分析,学生能更全面地了解人物特点,对小说的解读也更准...  相似文献   

2.
叶凤丹 《当代学生》2015,(Z1):15-16
沪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收录的《二十年后》是由王楫、康明强翻译的版本(下文简称教材)。翻译者在译序中写道:“译者所追求的目标在于紧扣原文,尽量保持原作的语言形象。”此版本语言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感染力强,通俗易懂,但也是在众多译本中,与原版差异较大的一个。我们的教材选择这个译本来作为课文,想必有一定的原因。读毕全文,会让人处于一种讲不清道不明的矛盾情绪之中。威风凛凛、秉公执法,代表着正义  相似文献   

3.
蒋韵的小说,文字缓缓地从笔尖流淌下来,为读者带来一段畅快舒展的精神享受。小说《行走的年代》讲述了梦想、青春、爱情的故事,梦想在其中串联了一切,小说里的人物为梦想而生,也由梦想导致了一切的不幸,那是张扬、激情的岁月。震撼于他人的是,小说里各种各样的形形色色的人物,莽河、陈香、周敬言、马梅龙、洪景天、小船,这些形象都不是拘泥呆板的,他们是鲜活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4.
<正>《将相和》是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战国时期,蔺相如与廉颇由“不和”到“握手言和”的历史故事,充分展现出了蔺相如与廉颇两人以国家为重的深明大义。文章重点在于对人物形象的刻画,看似简单的人物描写,实则背后蕴含了丰富的价值意义。教学中,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其中的实质性内容,了解人物形象,才能让学生全面解读其中的精神价值,从内心产生敬佩之情。《将相和》全文以蔺相如的活动为整个故事线索,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三个故事分别展开叙述,赞扬了蔺相如的机智、重视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5.
《李尔王》作为“所有语言中最伟大的戏剧”,是永恒与普遍的代表,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阐释它的意蕴。在全面把握《李尔王》剧本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刻而入微地剖析剧中的人物形象,对于更好地理解该剧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长篇小说《红岩》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没有采取一个人物的命运贯穿始终的手法,而是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刻画出了许云峰、江姐、齐晓轩、华子良等一个个不同鲜明个性的英雄形象.使我们看到了一代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所作的可歌可泣的斗争。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后的今天.这些爱国先驱们的高大形象更是放射出异常耀眼的光辉。  相似文献   

7.
解读《远大前程》的人物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狄更斯的经典小说《远大前程》的人物形象分析,研究了作品中的3种人物形象塑造,即童话式人物、双重性格人物、内涵丰富的圆形人物的塑造;揭示人物之间的关系;探讨了这部作品的不朽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9.
华老栓的形象具有典型意义,他矛盾、愚昧、冷漠。而他的这些特质是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顽固的封建思想加上并未深入的革命思想,都是酿成其悲剧的主要原因。我们应该看到,社会环境只要不改变,以华老栓为代表的底层劳动人民的悲剧就不会终结。  相似文献   

10.
成晓莉 《文教资料》2010,(32):13-14
本文试图从后殖民主义视角切入来解读麦尔雏尔的力作《比利·巴德》。通过对于造成主人公比利·巴德悲剧命运的社会文化原因的分析,揭示了作者在小说中运用野蛮和文明这两种文化原型的真实意图.同时展示出作家麦尔维尔深刻而强大的社会洞察力和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11.
如果不强硬套上时代环境的因素,只进行文本细读,我们会发现《春蚕》的主旨并不只有以往的“反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一说。通过文本细读,老通宝这个人物的愚昧、顽固形象跃然纸上,如何砸开以老通宝为代表的老一辈中国农民的反理性的经验主义以及迷信思想枷锁,应该是小说《春蚕》的另一重要思想主旨。  相似文献   

12.
如果不强硬套上时代环境的因素,只进行文本细读,我们会发现《春蚕》的主旨并不只有以往的"反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一说。通过文本细读,老通宝这个人物的愚昧、顽固形象跃然纸上,如何砸开以老通宝为代表的老一辈中国农民的反理性的经验主义以及迷信思想枷锁,应该是小说《春蚕》的另一重要思想主旨。  相似文献   

13.
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塑造了无数硬汉形象,他们或者富贵不能淫,或者贫贱不能移,或者威武不能屈,总之是人中龙凤,是令人高山仰止的伟丈夫。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有资格被称为硬汉呢?硬汉的精神内涵又是什么呢?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作家海明威以塑造硬汉形象著称于世,下面,我们就以令他享誉海内外的《老人与海》为例,看看这位大师对硬汉形象的诠释。  相似文献   

14.
《双城记》中刻画了许多极具特色的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马奈特医生、代尔那夫妇和卡尔登,是小说中最为光彩照人的形象。通过塑造这些人物形象,狄更斯表达了自己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憎恶,以及对高尚人性与美好情感的憧憬,带有鲜明的理想主义色彩和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一部浪漫主义长篇小说。作品中通过美与丑的对照塑造了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例如,卡莫西多、爱斯梅拉达、克洛德、弗比斯等,每一个人物形象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体现着真实的人性,散发着时代的气息。这部小说不仅在艺术价值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还在思想上带给读者深深的震撼。  相似文献   

16.
《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的代表作品之一.本文从比较文学跨学科的角度,分析建筑艺术在小说中的表现.从主要人物卡西莫多和孚诺洛的分析中展示建筑艺术对文学的影响.从建筑艺术角度的分析,使《巴黎圣母院》具有了更丰富的文学内涵.  相似文献   

17.
20 0 2年 4月版《语文教学大纲》(高中 )中规定“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能感受形象 ,…… ;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一、三两个单元分别要求 :“要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 ,……”学习重点是鉴赏古代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发现学生只能说出一些零乱的“人物形象” ,而且显得语无伦次。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了一些方法 ,发现“四步法”效果不错 ,具本步骤如下 :第一步 ,“是什么样的形象 ?”这一步需要在整体阅读一篇文章的基础上才能完成 ,只有在此基础上对文章内容及文学形象全面地、立体地把握 ,进而准确概括出某一形象 …  相似文献   

18.
2002年4月版《语文教学大纲》(高中)中规定“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一、三两个单元分别要求:“要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学习重点是鉴赏古代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发现学生只能说出一些零乱的“人物形象”,而且显得语  相似文献   

19.
张洁 《语文学习》2021,(5):17-19
师:《蒲柳人家》(节选)以何满子的一段生活为线索,通过对何满子的不同态度勾勒出一丈青大娘、何大学问两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下面我们通过阅读课文第二部分,制作"小说人物档案卡片",体会"何大学问"生动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20.
唐书哲 《新高考》2015,(2):23-30
欧·亨利(O.Henry,1862~1910),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美国短篇小说家,生于北卡罗来纳州的格林斯博罗(Greensboro,North Carolina),父亲是内科医生,母亲在欧·亨利三岁时因肺结核去世。波特从小便热爱阅读,广泛涉猎各种文学作品,尤其喜欢《一千零一夜》(One Thousand and One Nights)和《忧郁的解剖》(The Anatomy of Melancholy)。欧·亨利先后做过药剂师、农场工人和银行出纳等工作,1898年因挪用公款被捕入狱,在狱中开始以欧·亨利为笔名发表小说,大受欢迎,1901年因表现良好提前获释。1902年,欧·亨利迁往纽约,开始了他一生中最为多产的一段时间,创作了许多优秀的短篇小说,1910年因肝硬化去世,享年48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