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文品读】 《沁园春·长沙》宇词欣赏集句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起句“独立”二字辟空而来,见其笔力的遒劲,而以“寒秋”“橘子洲”点明时地。独立的形象,北去的江流,又有“寒秋”着色,便有了无限的涵泳之味和沉郁豪迈之气。  相似文献   

2.
本篇课文是湖北省中等职业学校试用教材《语文》第一册第十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重点讲读课文。第十二单元是“鉴赏中国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上承第十一单元的中国古代诗歌单元,是诗歌教学的重要单元之一。我认为讲授本单元应处理好与前面单元的联系,使学生能以时间为序将诗歌的有关知识连贯起来,以期条理化、系统化。通过讲授本篇课文,使学生掌握阅读诗歌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授课时间:2014年9月4日下午第四节【启动模式:朗读与议论】师:拿到教材,大家有没有发现书薄薄的,但很好看?先看封面,左上角是什么?生(齐):编钟。师:对,战国编钟。音乐,穿过几千年悠悠传来,涤荡我们的心灵。再看封面下面部分,是一幅书法作品,上面写的是以后要学到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再打开课本的目录,我们以后的大概十个星期时间要学习这样的几个专题——向青春举杯获  相似文献   

4.
“诗中有画”是我国古典诗词描写景物所追求的一种至高境界,能达此境界者,可谓寥寥。在教学毛泽东词《沁园春·长沙》时,我深感其中非但“有画”,并且“有画”之奇妙、令人叹为观止。其表现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历来论者都认为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一词抒发的是革命豪情,体现的是革命乐观主义与革命英雄主义情怀。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包括苏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也沿用了这一传统说法:"不仅抒发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感情,也体现了主宰山河的壮志。"还称诗人的情感是激越的,"词的情调是慷慨激昂,风格是豪迈爽朗"(苏教版教材《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1、百舸:众多的大船。舸,大船。汉扬雄《方言》卷九:“南楚江湖,凡船大者谓之舸。”2、争流:破流争相行驶。三国魏嵇康《琴赋》: “尔乃颠波奔突,狂赴争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卷上《言语》载晋顺恺之赞会嵇山川之美曰: “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本谓群波竞逐而涌流,此处用以形容群舟破流争相行驶。  相似文献   

7.
[教学实录]一、导入新课要点:①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是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的文学。”②毛泽东就是一位古典诗词的爱好者,他的一生,不仅在临窗伏案时,就是在戎马倥偬之间也不断地默诵吟哦、写诗填词。据中南...  相似文献   

8.
9.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职业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七单元的首篇。本单元是一组现代诗词。教学要求是:提高诗歌的阅读欣赏能力,理解诗篇所蕴含的思想内容,欣赏优秀诗篇的意境美、音乐美和语言美。这一要求是教学大纲中“能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具体体现。《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早年创作的一首词。学习这首词首先让学生了解诗歌的特征及词的知识,为阅读欣赏这首词积累感性知识。二、学生情况分析学生特别喜爱一些清新的小诗,但理解肤浅。对于诗歌精品的阅读欣赏更如雾里看花,不能掀起语言的“面纱”,深入领悟内在意蕴。因此学生的欣赏…  相似文献   

10.
张凤琴 《教书育人》2012,(Z2):35-36
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词的有关常识。2.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豪情壮志。3.品味关键词语,把握词作的情感脉络,感受毛泽东博大的情怀。二、能力培养目标1.训练学生的诵读能力。2.体会词的意境,品味词的豪放风格。三、德育渗透目标(一)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情的热爱。感受革命前辈的奋斗情怀,战斗豪情和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二)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变革社会、改造自然的雄心壮志,珍惜今天的一切,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热情。四、教学方法(一)语言品读法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创作的秋景词《沁园春·长沙》,历来备受世人推崇,这是一首别具特色的秋之歌。该词脱尽了古人悲秋的窠臼,一扫衰颓萧瑟之气,以其绚丽多彩的湘江秋景、壮阔高远的深秋境界,引领读者去感受词人毛泽东的博大情怀和革命的豪情壮志,从而独步诗坛。《沁园春·长沙》是一首长调,她以传统的形式反映现代的生活内容,颇有创意,可见词人的匠心独运。词中描绘的“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拼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生动活泼的全景式写意风景画。全词共分上、下两片,上片主要写寒秋景物,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湘江寒秋…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的这首词写于一九二五年,全词以“沁园春”为词牌,以“长沙”为题,壮写祖国辽阔大地之美景,进而引发出感慨,自然而然地提出“谁主沉浮”的没问。紧接着通过回忆“往昔”的“峥嵘岁月”,抒发了报效祖国之豪情。那胸怀、壮志,激荡人心,令人敬佩不已,不愧为一代伟人。 这首词之所以有如此魅力,在于词人高超的表现艺术,更在于他不同于常人的眼光、胸怀、志气。 上阙写景,写的是秋景,但毫无古人那种悲秋之感和凄凉萧索之气,而是充满生机,绚丽蓬勃。请看词人是站在什么地方、怎样来观看秋景的:是站在了橘子洲头“一个词人非…  相似文献   

13.
罗易老师执教《沁园春·长沙》,既开放,又导控。开放见胆略,导控凭智慧。开放即让学生自主探究报告,自由答辩切磋;导控即引导学生逐一落实语文知识,从而准确实现审美判断。开放导控相反相成,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14.
评课看似简单,其实不易。因为评课不是评判,随口说个“好”或“坏”,来几句溢美之词或挑几处小错误,评课是评论,而“教学评论是从一定的教学理念出发,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针对并依托具体的教学进行的教学研讨活动”。对语文老师教学能力的考评,也从以前单一的上公开课,到上世纪末的说课,再到现在的评课,这一变化也有其一定的理据。  相似文献   

15.
诗歌鉴赏历来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也是学生在高考中的薄弱环节。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加强诵读涵咏,在诵读涵咏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而中国的优秀的古典诗歌都是“情动于中而行于言”的产物。情、景是构成诗歌的两个最基本的因素,所以对于高中生来讲,要想让他们走近古典诗歌,不断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就必须理清古典诗歌中景和情的关系,《沁园春·长沙》虽是一首新诗,但是集中体现了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景和情在结构安排和内容选择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语文阅读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塑造学生真、善、美的人格.本文以《沁园春·长沙》一课为例,紧扣美育,采用了思、读、演、创等系列环节,使学生进入情境,"还原"文字,品评课文,体悟语言的情感和韵味,充分感知诗歌的美学价值,提高自我的审美感知力和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最终达到提升审美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正>学习目标:1.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壮阔深沉的意境,学会鉴赏诗词的意象。2.能体会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会鉴赏诗词的情感。3.背诵全词。重点难点:1.分析词中的意象。2.指导学生鉴赏诗词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学法指导:诵读、品析、探究  相似文献   

18.
元文卿 《成才之路》2010,(15):39-40
【设计理念】 本课是高中语文的第一课,对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激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本课设计以朗读贯穿全程,以诗歌的意象为中心组织全文,从诗歌意象的选取、表达、组合三方面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意象美。通过整体感知、研习课文和归纳总结三个过程达到学习目的。  相似文献   

19.
1教材分析从这首词中可以感受到毛泽东诗词博大、生动、雄浑的意境。本课以词的上阕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这部分里,作者将生机勃勃、景色怡人的秋景和昂扬、奋发的革命精神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本课时的教学,力求让学生体会到一个伟大人物的崇高情愫、深广的胸怀和精湛的文  相似文献   

20.
师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 :“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 ,最好是从读诗入手 ,能欣赏诗 ,自然就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的文学。”毛泽东就是一位诗词爱好者。他的一生 ,不仅在临窗伏案时 ,就是在戎马倥偬之间也不断地默诵吟哦 ,写诗填词。据中南海毛泽东图书管理员统计 ,毛泽东生前认真批注、圈画过的诗词总计在1590首以上 ,一般性地翻阅、欣赏至少在2000首以上 ,凭记忆手书的有117首 ,许多是长篇叙事诗。泱泱诗国的文化甘露 ,浸润、哺育了毛泽东这位诗风雄奇的伟大诗人。著名诗人臧克家说 :“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今天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