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本细读是还原文本语境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一种艺术。文章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语境生处细细寻""语言亮点细细读""情理悖处细细品""语意空白细细钻"等文本细读策略,目的是使阅读成为学生快乐的心灵之旅,让学生读出"味道",获得丰厚的人生滋养。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就应该确立"读为主线"的基本理念,通过读,能让学生"读入"(将文本语言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语言),又让学生"读出"(读出意、读出形、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阅读活动不能只追求整体化一的教学效果,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心智活动,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  相似文献   

3.
<正>一、激发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1.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阅读课上教师的讲解不能完全代替学生的自主活动,教师应千方百计地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用心读课文,调动各种感官,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因为,学生只有在良好的个性化阅读氛围中,才会有"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感觉,才能积极地思考,去把握、分析和赏析课文,  相似文献   

4.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可见,阅读教学中的阅读感悟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社会阅历浅,要想理解一些文本中蕴含的"成人化"情感难度较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慢慢品读重要句段,有效地指导展开阅读训练,不但要让学生读出形、读出意,更要让学生读出味、读出  相似文献   

5.
依托文本,还原对话,能让学生去积极体验文本所表达的意义,并能鼓励学生以灵活多样的阅读方法去阅读,不仅读出文本中隐含的深刻意义,甚至读出更丰富、多元的含义。与作者、作品进行心灵交流,在交流中迸发创造的火花,凭借文本而又超越文本。阅读成了教师和学生共同交流,共享经验,共享思想,共享创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读出作者的思想情感、读出文本的丰富内涵、读出创造性的感受,从而充分地体验阅读的乐趣。  相似文献   

7.
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能读出对文本的独特理解.能在读的过程中发展思维.但是,让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并不是"放羊式"地让学生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导"非常重要.只有教师正确地"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才会有目的,才会有方向.  相似文献   

8.
正真正的课堂应该是在学生的"需要"里生成的精彩;真正的诗歌阅读教学更需要读出现场感,从而与诗人对话,收获隐藏在文字背后的真理趣。笔者以《观刈麦》为例,围绕三个方面着重谈谈在诗歌教学中,怎样读出现场感,怎样收获真理趣。一、读出现场感,需要结合文本进行广泛阅读,深度阅读课堂上不仅需要教师掌握文本知识,更需要教师围绕文本进行广泛阅读,从而真正理解文本,能够在课堂教学上进行深入浅出,读出现场感。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中的文本阅读要在师生"抛"与"接"的互动中见"真义"。要让学生在"读"中赏景、体情、悟理。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的曹华老师正是以这种理念来设计、教学《鼎湖山听泉》一课的,这节课在教师自己"读"好的基础上,让学生读出了音乐美、读出了散文美、读出了核心素养,让学生真正地"读"进了语文世界,促进了语文学习的真正发生。  相似文献   

10.
吴丽贤 《成才之路》2013,(20):28-29
语文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通过文本的解读,可以实现情感的升华,这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应该以"趣"入文,让学生走进文本;以"情"入文,让学生解读文本;以"疑"入文,让学生挖掘文本;以"写"入文,让学生超越文本。  相似文献   

11.
<正>古人云:"学贵有疑。"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能够做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提高学生主动学习与思考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抓好文本的"落点"是关键。如何有效地抓住学生文本质疑的"落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课堂上,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通过巧抓课题、巧抓文本脉络、巧抓文本重点,让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一、引入文本时——巧抓文本题目,引导设置疑问一篇课文的课题是全文的点睛之笔,通过课题我们能快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大力提倡主观式阅读,主张阅读要读,要学生直面作品,用自己的眼睛去触及,用自己的心灵去抚摩作品。阅读教学的理想状态是让学生带着课文和自己的初步理解、感受走向教师,向教师求教。而不是教师带着已经准备好的对课文的理解走向学生,把结果讲解给学生听。因此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是阅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教师要引领学生充分阅读文本,读出自己,读出问题,读出富有个性的新颖见解。  相似文献   

13.
阅读的过程充满了发现、质疑、思考和探究。作为不成熟的阅读者,小学生受自身认识水平、生活阅历等的局限,与文本的"对话"并非完全自能。教师只有在细品文本、把持课堂核心目标的基础上做到精问、巧追、智点,让学生在问题深处畅游,才能让这种对话更为深入生动、富有成效。一、精问——激疑引思,启自主探索之行精问,就是以精当的"主问题"引领学生的阅读,增强其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效益。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想让小学生的阅读达到上述要求,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让学生能够在兴趣的指引下快乐的阅读,让学生"读出声、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读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相似文献   

15.
深入理解文本是读出感情的前提。学生只有走进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朗读时才能"情动而辞发"。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体验文本,读出感情?一、有效对话让学生轻松走进文本,读出感情课堂上,教师要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激起学生读书的欲望,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用心去感受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感觉、感情和感动,获得自己真实的体验和情感,做到"情动而辞发","读出感情"也就水到渠成了。  相似文献   

16.
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让学生在学习语文中找到快乐,在快乐中满载收获,这正是我们追求的最高教学境界:享受阅读,享受快乐。一、巧妙引导,让阅读"和谐共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很重要。课堂上巧提问,妙设疑,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添课堂的情趣,而且能  相似文献   

17.
"补白"是文本解读一个独特的视野,是文本解读一个永不枯竭的源泉。国标本苏教版十一册语文教材中,留有大量的补白空间,引导学生读出文章背后隐含的东西,挖掘出文章背后的教育价值,结合作者的情感,适时地引导学生猜测、构思,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放飞学生的想象,让学生深入作者所描写的意境之中,去补白、延伸、创造……让想象的翅膀任意飞翔,以一种开放的形式展现一种流动的美。一、巧抓词句补"空白",启迪  相似文献   

18.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让中学生阅读文本,走进文本,让他们能够在阅读中对文本进行感知,并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使得他们能够真正地走进文本,并通过阅读获得感悟,进而获得情感上的熏陶和精神上的享受。主要从设疑激趣、创设情境、品读句段三个方面来谈如何让学生走进文本,进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继而激起学生与文本的情感共鸣,让学生爱上阅读,享受阅读。  相似文献   

19.
创意阅读指的是学生在阅读时能够真正深入文本,读出疑问,读出自己的个性,读出新意。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放权,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创新,在思考中不断发表自己的独特看法,在猜想中发挥自己的无限创意,进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中通常会遇到一些题材、体裁相近的阅读文本。教学时,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通过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对比阅读,让学生理解文本特点、巧解文本难点,掌握阅读的规律,运用阅读的技巧方法,这样就能够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